这是一个关于耐心和抉择的故事。
这是孟子第一次见到梁襄王,也是最后一次。这次见面促使他最终离开了魏国,离开的原因不是利益冲突,只是无法交流。
无法有效交流,并不是没有交流。
孟子缓缓走进朝堂,梁襄王一直在注视着他,也许他早已从父亲那里听说孟子的大名,心里想着:这个迂腐的老夫子,今天又是来兜售什么的?且来考考他。于是,梁襄王“猝然”问到,天下怎样才能安定?
孟子说:“天下统一就能安定。”
“谁能统一呢?”
“不嗜杀的人就能统一天下。”
梁襄王不禁心里暗笑,又来了,又是老一套,不杀人不足以服天下,没有权势怎么会有人追随。
心里想着,嘴里便说出来:“谁会追随他?”
孟子打了个比方,说人心就像干旱的禾苗,只要有雨水,禾苗必然生长旺盛,只要不嗜杀,人心必然归附。
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没有记录下梁襄王的回应,但是记录了孟子如何在出来后如何背后议论别人(看来孟子也有背后论人是非的恶习),他这样描述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看上去不像君主的样子,没有君主的威严。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无效交流,交流的双方在心里都向着对方说“呵呵”。
一场好的交流应该是“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的交流,双方有着基本的诚意,进而发现有相似的兴趣,观点也许有分歧,也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使最终不能达成一致,也对对方葆有敬意。那种感觉类似于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的酣畅淋漓。
但拥有这样的交流需要福气,也需要运气。这次交流后没多久,孟子便收拾行囊离开了魏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仍然要继续这样的交流:要不是你“呵呵”,要不是我“呵呵”,要不是互相“呵呵”。
�
(六)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