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有些愤青,喜欢观点明确据理力争。那时候总有一种自己是社会法官的感觉。就是现在跟我妈看《家有好大事》这一类的节目都会跟我妈讨论并评判起来。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看柴静主持的《看见》,也喜欢看她的文章。听着她柔软的声线却又铿锵有力条理分明,娓娓道来事实或者感受。总是沉迷于此,并且喜欢讨论。
我很喜欢卢安克,这个长得很像《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的人有一颗柔软的心。09年之前他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在乡村中与大山河流和当地的人融为一体,三年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要面对新的生活转折,他要在转折之中做出选择。卢安克引起注意是因为他在板烈这个小山村支教了十年,没有工资没有身份,他给自己的定义就是陪伴。大家对他的好奇在于:“是什么让这个德国人默默在中国边远山村坚守了十年?”在我看来用了“坚守”这个词,就没有办法懂他。
如果是“坚守”,就有不情愿和感觉痛苦,并与这些做抗争。与其说他是坚守不如说那些志愿者在做坚守。而他说:“我的命在这里,如果离开了命就没有了。”他觉得在那个地方愉快有生命价值,所以他自然而然就那么做了,反而后来他的妻子让他离开使他痛苦。卢安克最后选择了做一个丈夫,他说:男人想要自己的事业,女人想要自己的家庭。虽然他痛苦但是他理解妻子的想法。最后他承担自己的责任。
卢安克每一句话都极有逻辑,他静静地体会和思考,体会和思考并行。他说:“孩子先行动后思考,从行动的中体会感受而后思考。”所以和孩子多谈理论没有太大的作用。这让我想起最近看到钧钧总是喜欢弄垃圾袋,每次看他拎袋子我们都头痛不已。怕他不卫生也怕家里不卫生。昨天我去参加客栈活动,临走之前把垃圾带走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垃圾桶。后来他特别高兴,立刻拿到我买苹果的袋子放在垃圾桶里。原来,他平常看我们把袋子放在垃圾桶里,他也想放一下,只是每次垃圾桶里都有一个袋子,所以他想把袋子拿出来自己放一个新的。钧钧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想做并认真思考的心已经开始运转起来。他不会说话我们不理解他,他特立独行的逻辑也会让我们误解他。
卢安克对自己的学生都很理解,不用说他就知道背后他们的想法。他深知行动的力量强大,所以用自己的行为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并不过多的强调道理。他说如果没有人理解这些孩子,他们以后出门打工会去参加社会团体,他也是理解的因为大社会容不下他们,他们就去创造和建立适合自己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给他们安全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12年之后卢安克听从妻子的安排去了杭州一家外企打工,一周后他离开那里。家人不同意他再回山区所以他去到越南,在那里等待新的契机。我想这种契机就是他自己能找到价值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