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有写文章了,最近的一篇2021年... 是什么改变了什么?
曾经的阅读是功利的吧,总想读过之后改变些什么,但回头再看,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知易行难,没有践行,哪里算知?
后来干脆就不读了...
前一段,又看了一遍《活着》,现实的情绪没法用语言表达,看过之后,似乎找到了一条路,就是那种,怎么着都得活着...
余华在某国出版前言里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本身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 想要变得更好,彻底看一看最坏的情形 ” 哈代这么说,也在写;余华也在写。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共鸣;虚构的生活之所以令我们感动,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欧文.亚隆,我的偶像作家之一,趁着春节假期,希望能把这本书认真看完...
曾经,我是那么不喜欢弗洛伊德的精分,他把所有人类的行为追溯到少数几个基本本能,认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由已经存在的,可确定的因素造成的...
他探究生命最早期的心理事件,他认为“根本的”“原始的”都是时间顺序上的。他告诉我们,我们是以何种方式成为现今的样子,而不是思考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过去作为我们当前存在的一部分的确很重要,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未来变成现在”...
但,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功能的动力性模型似乎是后面很多理论的基础,我不是专业人事,也不想用专业晦涩的语言去解释什么是心理学动力学;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甭管你自己是否有意识,也甭管为啥打,反正就总是在打。而这个较量的过程,就是成长、融合,你之所以成为你自己的过程。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现实世界阻碍着与生俱来的攻击欲望和性欲望的满足,所以会产生冲突,会打。
人际关系学派就认为,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气质等内在的中性品质外,完全受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儿童的基本需求是寻求安全,寻求人际接纳和赞许;但儿童有自然成长的规律,过程中的某些品质不总与周围成人的要求相一致,由此就产生了核心冲突。
家长,你如果不能提供保护和支持,孩子就被你毁了(这是不是亲子关系鸡汤的理论基础)
而,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就有点哲学的高度(这里没有贬低心理学的意思),它认为,个体与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 (称生命的真相,终极问题都行)的正面交锋,构成了存在主义动力性冲突的内容。
往远看,眼前即无苟且。
整本书应该就是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的 ...
私下认为,研究 “人” 的学科是最难的,是没有统一的 “标准答案” 的;那些经济模型也只是把人当了机器人...
而心理学的精分和行为主义,也排除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重要特征 - 价值、爱、创造力、选择、自我觉察、人类潜能... 但,人,不止是个旁观者,而且是参与建构现实的觉察者。 人既赋予事物意义,又同时感知这个意义。
从这个层面来看,后来人本主义的五大基本假设,还是很有里程碑意义的:
- 人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不能通过对人部分功能的研究来了解人)
- 人存在于人文环境中(抛开人际体验,只研究部分功能不能了解人)
- 人具有觉察性(人具有连贯且多层次的自我觉察)
- 人具有选择力(人不是其存在的旁观者,他能创造自己的经验)
- 人具有意向性(人指向未来,有目的,有价值,有意义)
到了存在主义,是不是人更像一个人!
这本书应该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不知道我为啥要读,读着玩吧。
这句话应该也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但我想,适合我们所有人 - 想要了解另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正确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直接去看现象本身,而不以“标准化”工具和前提去臆断。尽可能关闭自己的世界观,进入他人的经验世界 – 共情、在场、真诚倾听、不带评判地接纳。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心理学选了去爬那座最高的山峰,起步晚困难大... 但谁能阻止人的好奇心呢...
爬吧,到不了顶,但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