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作者简介:
约瑟夫·海勒(1923一),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此后即离开学校,到《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部任职。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一举成名,当年即放弃职务,专门从事写作。
除《第二十二条军规》外,海勒还发表过长篇小说两部:《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前者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经理人员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他们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后者用诙谐嘲讽的笔法,通过一个试图涉足官场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幅有关美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讽刺画。海勒也曾写过剧本,如《我们轰炸了纽黑文》等,但影响不大。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一些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精彩书评:
壹:
Joseph Heller最好的作品有三部,按出版顺序:
1. Catch-22 (第二十二条军规)
2. Something Happened (出事了)
3. God Knows (上帝知道)
这三部都有中文译本,而且豆瓣中都有。三部书都是黑色幽默,风格一致,分别拿战争、亲情和宗教三个及其严肃的话题开涮,这也是他的成功之处,他后期几部作品就很平常了,我想也许是他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母题了。
三部书中最有名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写得最好的是出事了。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喷薄的天才之作;出事了是琢磨的大师之作。两部书各有千秋,最好都要读一下。至于上帝知道,如果没有读过圣经的话,则比较难以理解。
读Heller的书,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任何一句话开始,精彩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那些幽默而智慧的言辞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独特思想--引人入胜的笑声中的绝望。
如果查一下AMAZON,就会发现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评论,不是认为它极好,就是极坏,但没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平庸之作。
如果你懂得英文的话,最好要看英文原版,才能够领会Heller独特的文字魅力。想想一下,王朔的小说如果翻译成英文,将会失色多少呢?
贰: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听说过它大名鼎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理论——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那时听着,只当是一种思维陷阱和逻辑游戏,聊以消遣,所以当我真的面对厚厚一本《第二十二条军规》时,心里还很不情愿,纳闷这么厚一本书不过是表达这么一个简单的悖论,多半冗长无趣。
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自以为是。
“飞行”“不断增加飞行任务”“战争”……这些词的意义指向固然准确,却也充分暴露了语言的虚弱无力,如果我没有经历过,我就无法想象这些冰冷的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才需要这一部厚达五百多页的书,一页一页在眼前构建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说它熟悉,是因为那些我们对于战争的漫不经心和自以为是,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们始料不及的冰冷和残酷,我们才能清楚意识到——“飞行任务”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它意味一次一次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失望,直到最后永恒的绝望;意味着血雨腥风里的穿梭,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相继阵亡却无能为力,意味着每一个深夜被噩梦惊醒,歇斯底里的尖叫,依然冲不破军营上空浓重的黑暗;意味着人性和良知在强权逻辑面前的粉身碎骨,正义和坚守被打压被扭曲直到消失殆尽,一个永远永远不会终止的死亡怪圈。
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军规,它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更像一条拖着黑色尾巴的魔鬼,总在矛盾最紧张的时候出现,只需要长官轻描淡写说一句:“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平息了士兵们的反抗,它诡笑着让士兵证明自己是疯子了,迫使士兵继续执行飞行任务,不择手段只为实现更多的军功,士兵的生命不过是升官发财的工具……它可以随时增加内容,随时修改条列,丧失了军规的严肃性,却又添了一层狰狞,它的存在是如此荒诞可笑,却让人无可奈何,甚至让人害怕恐惧。说到这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已经浮出水面,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代表着专制和残暴,代表人性的丑恶和愚昧,官僚政治的荒诞和对人的迫害,它压榨人的所有价值直到一滴不剩,盘剥人的尊严,扭曲人的心智,某种程度上,它比战争更为可怕,如果说士兵还会为了保家卫国的信念而奔赴战场,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存在只会让人对国家彻底绝望,战争也就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意义。
另一方面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代表的官僚政治也采取政治教化对人洗脑,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如书中提到当约塞连的战友几乎全部阵亡时,又调来了一群年轻的战士,他们单纯天真,面对五十次的惊人飞行任务丝毫不惧,还一心一意想为国捐躯报效人民,此处的约赛连有一段内心独白“他们年轻,生机勃勃,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它应当对他们有耐心,等到他们中有一两个阵亡,其余人受伤时,他们就会成熟起来。他发誓要更加忍让,更加仁慈。”其实蒙昧的人是最可怕的,只有鲜血的冲刷才能迫使他们睁开眼睛,然而这些无辜的生命枉死异乡,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却没有人能给他们一个交代。
以主角约赛连为代表的一小群人,则是这个黑暗世界中闪烁着的零星光芒。约赛连很清楚这是一场多么荒谬的战争,也确信自己的生命属于自己,面对四处泛滥的所谓爱国主义,他选择勇于面对自己的心,毫不掩饰对生命的珍惜和爱护,“约赛连也是领队轰炸员,但被降了职,原因是他毫不在乎自己是否命中目标。他早就拿定了主意,或是永久生存,或是在求得永生中死去。他每次上天执行飞行任务,唯一的使命便是活着返回来。”有人说他是贪生怕死,但请注意这句话“或是永久生存,或是在求得永生中死去。”约赛连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要么活下去,要么怀着对生命的向往死去,他唾弃第二十二条军规营造的自欺欺人的价值观,而选择忠于自己的意愿——即活下去的意愿。所以重要的不是活不活,而是心还在不在。哪怕他战死沙场,但他的心至少还向往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约赛连是永生的。
约赛连在军中的处境其实非常微妙,因为他敢于反抗,常常做出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比如一次飞行任务,他们遭到火炮的猛烈袭击,约赛连飞机中的尾舱手——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不幸被炮弹打中腹部,内脏流出,死相极惨,这对约赛连造成很大的精神刺激,回营后约赛连脱去军装,一连好几天赤身裸体,甚至这样子去参加阅兵仪式。对于这个行为,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认为,脱去军装这个动作本身就意味着对官僚制度和军权专制的反抗,赤身裸体象征人回到自己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即自由,尊严,独立,约赛连敢于裸体参加阅兵仪式,则是他的勇敢和无畏,他很清楚想要打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怪圈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抗议甚至反抗,没人敢做第一人,于是他承担了这个责任。约赛连赤条条一个人独自来往于黑压压的人群中,渺小又醒目,像一粒随时会被黑色巨浪吞噬的白沙,他终究还是坚守下来,最终凝固成一幅怪诞又悲凉的画面。
幸运的是,约赛连并非孤独,在他身边还有一群类似的朋友——羞怯懦弱但对现实越来越不满并最终爆发的年轻牧师,粗犷豪迈敢和上司针锋相对的邓布,刚开始满腔爱国之心后来逐渐质疑外部世界的富家公子内化特,随和大度讨人喜爱的爱尔兰小伙,以及老实憨厚毅力惊人的奥尔。或许他们都不像约赛连对现实有极为深刻敏锐的洞见,但至少在这个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依然保持自己一份赤子之心,他们彼此吸引团结在一起,虽然未明确界定,却也形成一个和外界明显不同的小联盟,一个无论从气质还是精神上来看都和第二十二条军规军规截然相反的小联盟,尽管在强大的体制和腐败的人心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但就如雪中送炭一样给读者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心一笑的温暖,另一方面作者的笔触其实轻快俏皮,描写到约赛连一群人时,妙语连珠,笑点频频,常令人捧腹,且对比以卡斯特上校为代表的丑态百出的官僚集团,讽刺之辛辣,笔力之劲道,许多段落更是堪称绝妙,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从描写上来说,无论是约赛连一群人还是官僚集团的人或者其他配角,数十个角色粉墨登场,都是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足见作者对文字的高超驾驭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书的叙述手法,作者掘弃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手段,打乱时间地点,将事件分割成若干部分有意识穿插其中,以回忆,对话,叙述在再现事件,行文布局看似无迹可寻实际上处处透露出作者的匠心独具,第一:用这种散乱的结构充分表现出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第二:作者会通过形式的安排将某个事件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最大,例如:全书前半部分反复提到在飞机尾舱惨死的那个飞行员,但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说明,读者甚至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在倒数第二次提到那个飞行员时,作者说他是“内脏流了满地而死”,通过前面的铺垫后,此处的说明尤其显得触目尽心,而看到本书快要完结也就是全书的氛围最压抑最黑暗的部分,作者忽然单独拿出一章回忆当时那一幕的场景,用极详细而平实的文字将整个事件还原一次,作为读者,经过前文作者不厌其烦的铺垫后,此刻的我们就像是陪伴约赛连阅尽千帆的一个老朋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约赛连再去承受一次,可以说约赛连当时所能体会到的痛苦,恐惧,恶心,绝望……也通通承担到读者的身上,刻骨铭心,鲜血淋漓。
叁:
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影子,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对自我的保护......如果照照镜子,说不定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小说中有几个人,貌似和其他人的疯狂不太一样,权且把他们认为是另类中的另类。这些人是约赛连、邓巴、多布斯(?)、随军牧师、丹尼卡医生和奥尔(?)。之所以将这几个人揪出来,是因为这些人看上去或多或少有点反抗的意识,有挣扎的欲望。之所以在多布斯和奥尔后边打问号,之因为这俩个人的表现不足以让我判断。
面对病态、不公正的秩序,这几个人选择的道路却又是不一样的。
多布斯大致上是属于激进派的,开始谋划着去刺杀卡斯卡特上校,态度极为强硬。他希望得到约赛连的肯定,但约赛连始终持一种观望态度,他认为即使目的是高尚的,但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仍然是不合理。但之后多布斯却改变了主意,坚持完成70此飞行任务再做决定,约赛连支持他的时候,他自己却改变主意了。
邓巴和约塞连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又有差异。他们两位都是体制的冲击和颠覆者,经常运用何种手段刺激卡斯卡特。但不同的是,邓巴的尺度更大一些,做的更过分一些。最终的结果是邓巴成为了众多死亡者中的一员,约赛连却在和卡斯卡特的博弈中取得了成果。约赛连是体制的反对者,但他不会像邓巴那样激烈。当卡斯卡特和科恩给了他求生的机会,前提是歌颂他们二人(为这种不正常的秩序唱赞歌、谄媚)。约赛连犹豫不决,但他最终坚持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恶心的条件,踏上了和奥尔一样的逃亡之路。
随军牧师象征着一种宗教力量。作为一个牧师,他善良的本性和谨慎的举动区别于其他几位,虽不如其他人那样敢于冲击秩序,但牧师始终在尽力改造现实,虽然毫无进展。
丹尼卡医生是这些人中思路比较清晰的,他很清楚这中不公正秩序的存在和源头,但他没有斗争的欲望。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获得者(他不需要执行飞行任务),他选择沉默,而且表现出对现有秩序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但他会和约塞连就这些问题讨论,偶尔会帮助约赛连开小差(让他在医院呆得久一些)。最终的结果是在一次事故中,当局将丹尼卡“被死亡”,丹尼卡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军饷,成为了一躯活着的尸体。与其它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相比,丹尼卡不如说是“清醒得沉默者。”
最后一节中,交代了奥尔的下落。奥尔在一次任务中故意失踪后,划着皮艇,一路吃着生鳕鱼,最终到达了瑞典,成功地逃离了军队。奥尔从始至终以一种装疯卖傻的形象出现,默默经营着自己的逃亡计划,最终胜利逃亡瑞典。
奥尔顺利逃亡的消息使牧师和约赛连看到了希望,约赛连想要学着奥尔冲出牢笼,这一“疯狂”的行为在丹尼卡看来简直不可理喻;而牧师则又开始“信仰上帝”,并决定在军队留下来坚持斗争,直到战争结束。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是哪一种人。面对理想,该走什么样的路?
二十岁时的我会这样想,或许活到了六十岁,七十岁,我也会像“内特利的老头”一样,政治就是个蛋。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