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在求索的时候,这个人的眼睛只关注他在寻找的东西,有可能什么经验也吸纳不到,因为他一心只想着这个求索之物,因为他已预设好一个目标,甚至被这个目标操纵愚弄。求索只表示拥有一个目标,而发现则意味着变得自由,变得畅意通透,从而无欲无求。”
——黑塞《悉达多》
当我读到黑塞的作品《悉达多》时,就如同跟随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的人生跋涉了一遍。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情节展现的是既清新空灵又苍茫凝重、既稚气未脱又老成持重的风味,能让读者产生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
这是一部围绕悉达多的精神求索展开的小说,小说中有大量思入微茫的心理描写,贯穿着纠结、释怀、再纠结、再释怀的情绪缠绕。小说结构并不复杂,全篇人物较少,以悉达多为中心,与他关联的人物有他的父亲、好友乔频陀、世尊佛陀乔达摩、情人迦摩罗、商人迦摩施瓦弥、船夫瓦苏戴瓦、儿子小悉达多,这些人都是悉达多求索路上的矛盾冲突点。
为何要求索?作者笔下的悉达多是一个注重精神修持的人,他与小说中其他人物最大的区别是善于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悉达多拥有婆罗门贵族身份,当那些智者贤士把最好的智慧和学识教给他后,悉达多的精神“容器”不能被这些知识盛满,灵魂找不到皈依,焦虑、烦恼、疑惑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悉达多放弃贵族身份,走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求索之路。
遁世——无存自我——摒弃感官体验。
悉达多求索的目标只有一个:万事皆空,无欲无求,无奢无望,无苦无乐。他去做一名苦行僧,静心潜修,去除“自我”。悉达多去除“自我”的方式是毁灭式的。烈日下暴晒,雨水中缄默,荆棘丛中蹲守,减少饮食、减少呼吸,减少心跳……,悉达多鞭挞他的肉体,直至它不再感到痛苦,不再感到冰凉,不再流血,不再口渴,直到他的感官体验关闭。他从他的“自我”中想象出千百种形象,幻化为飞禽走兽、腐肉尸身、石木流水,经历死亡、腐烂和尘化,想象轮回的滋味。令人惊骇的磨练,让悉达多可以短暂脱离本体,在“非我”中逗留几个小时或几天。然而,本体依然存在,从“自我”中生发出来的幻觉终究虚无飘渺,现实中的冷热、苦乐、饥饿的感官体验依然附身。
“什么是静心潜修?什么是逃离躯壳?什么是斋戒?什么是屏息敛气?不过是逃离“自我”,从“自我”的折磨中短暂的挣脱,是从对抗生活的痛苦与荒诞之中瞬间的麻痹。”
自我根于本能,与生俱来,人无论站得多高或跌得多深,都逃不出自己的感觉,就像无法脱离自己的肉身一样。悉达多自杀式的精神修炼只获得了短暂的慰藉和麻痹,他的焦渴并未得到缓解。
为了找到那条求索的路中路,悉达多结识了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从乔达摩的“苦难即是生活,世间皆苦,立地成佛即可脱离苦海”的教义中看到了理论的空洞——它忽视了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他认为,立地成佛不过是自欺欺人,只是那个虚假的“自我”肤浅而短暂地得到了安宁和救赎,但事实上那个真实的“自我”本体仍旧在生长,在成熟,欲望和苦乐仍旧无法剔除。
悉达多不再痴迷教义,放弃去除“自我”的修炼,而是去寻找当下“自我”的意义和本质。悉达多的求索之路从“摒弃自我”走向“发现自我”。
入世——认知自我——放纵感官体验。
如何认知“自我”?是从思维逻辑去捕捉它?还是从感官意义去获得它?悉达多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进入俗世,成为凡夫俗子,遵照“自我”本能和欲望,放纵自己的感官体验,从真实体验中认知那个真实的“自我”。
悉达多结识名妓迦摩罗,体验情爱之欢。在迦摩罗的推荐下,结识富商迦摩施瓦弥,学习经商之道。他对俗世中的一切都持开放态度,都当作游戏而非谋生手段,精准地去学习种种游戏规则,一路稳步前进。
悉达多为什么会从一个苦行僧变成一个有情趣之人、富裕之人和有权势之人?除了他超乎寻常地顿悟力外,我想,就是他的如离弦之箭无法阻挡的执行力。“当你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地时候,它会顺着最快的路线迅速地沉入水底。这正和当我有了一个目标就去下定决心执行它是一样地道理。”一切合乎逻辑,又令人惊叹。
欲望不加束缚,则会变成自我焚烧的火焰。悉达多借着经商的名义和周遭的人在一起,观察他们,学习他们,从他们身上找到乐趣。悉达多徜徉在各种感官体验中,品尝富裕的滋味,品尝情爱的甜蜜,品尝权势的威力。尘世终将他俘获,贪婪和惰性充斥着悉达多原本纯粹的初心。
生命的张力发挥得越极致,伴随而来的颓废感、沮丧感、虚无感也越来越强烈。当悉达多到达人生繁华的顶峰时,疲惫和沉重在他身上重新降临,焦虑、烦愁也一直在他的心底徘徊。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悉达多恍悟,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虚伪和表象,他的那个焦渴的“自我”并未真正参与其中,他的心,他的本质之源与之相差甚远。悉达多意识到,尘埃落定,灰飞烟灭,这场游戏玩完了。
归元合一,尽善尽美。
如果说遁世是历经磨难,入世就是误入歧途,悉达多在双重体验中重新认识了“自我”——它能一尘不染,又易惹尘埃。他再次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逃离尘世间的生活。悉达多来到河边,结识了船夫瓦苏戴瓦,他决心向船夫学习怎样行船渡河。在与河水打交道中,悉达多发现“河水不断地流淌,可它却始终在那儿,一直都是那个状态,但它却好像每分每秒都焕然一新!”河水的状态正折射出悉达多的状态,虽然苦难、折磨、绝望、权利、金钱、欲望、情爱都曾经历过,但他一边沉沦,一边自救,他的心没有迷失,他又焕然一新了。他在向河水学习中,记起了来时的方向,那就是努力向下沉淀、不断地沉降以及最终探秘深核之物——灵魂。
只有彻底的通透,才有无边的安宁。当悉达多把需要明白的事理亲自品尝一番后,才发现眼前的河水就是他灵魂栖息的地方,逐水而居就是他的皈依。他的内心得到了安宁,他的精神愈发和平,他的人生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他与名妓迦摩罗的儿子小悉达多找到他,但因无法忍受他的生活方式离他而去,“水会追随水,青年人会追随青年人”,悉达多选择放手,让儿子自己去经历,去体验。他将自己的身心置身于缓缓流淌的时间之中,敞开胸怀去发现人世间的种种自由和美好,去接纳人们的每一种说教,每一条道路,每一份追求。他从人们的每一份热情和每一次行动中看到了生命的活力和不屈的力量。心平无须持戒,悉达多从心造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放下戒备,不再与命运对抗,顺流而下,归属于休戚一体,尽善尽美。然而,他也走到了人生的末端。
如果说悉达多求索的尽头是放弃求索,归于安宁,那求索又有何意义?若不经历求索,又怎能心甘情愿归于安宁?读完小说,我的直观感受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灵魂品质的区别。有什么样的历练造就什么样的灵魂,悉达多从极端克己到极度放纵,用尽一生的求索来造就灵魂,最后发现,自然而不刻意,平和而不强求才是灵魂最好的归宿。我想,这也是作者黑塞要告诫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