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花268元,如果是吃一顿海鲜自助餐,你会觉得稀松平常;如果是买一件衣服,你会觉得还挺便宜。然而,如果是让你用268元去听一场2小时的博物馆书画展专业讲解,你却会觉得太贵了。
为什么?这就是“心理账户”搞的鬼。那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意思是,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其实并不是统一存放的,我们是把钱分门别类的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购买衣鞋包包账户、孩子教育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虽然这些账户看似都处于你的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是独立存在的。
那心理账户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呢?举例来看
两个有着同样收入且有同样储蓄基础的人,在支付了基本生活费后,其中一人总会将钱花在逛街买衣服、买大牌包包和鞋子上;而另一个则总是将钱花在看各种展览、学习新知和技能、以及深度旅行上。一年之后,她们二人的区别可能还不太明显,但不出三年,二人之间就会产生天壤之别。而五年、十年之后,这两人的人生轨迹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走向,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你的钱流向哪儿,你的人生就走向哪儿。
对大多数人而言,购买股票、基金、理财、房产等行为会被视为投资。然而实际上,消费才是最大的投资。
因为你把钱投在哪儿,收益就产生在哪儿。如果你把钱投在吃喝玩乐上,收益就产生在那儿;如果你把钱投在自我成长与深度体验上,收益也只会产生在那儿。这就是一条铁律,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那么现在,你可以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了:除了那些必需支出外,也就是你的每日餐费、基本服装费、交通费、手机费、房屋租金或房贷这些费用,你的钱都去了哪里?
是去买了一个当下最火的猫爪杯、最新款的吹风机,最流行的包,Tiffany的手镯,一束花还是报名了一个课程、一次深度体验、一次旅行、一次能帮你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或是能帮你解决困惑、给你带来成长的一对一教练辅导?
同样,你的时间或注意力消费流向哪儿,你的人生也会走向哪儿。
这也是一条铁律。因此可以说,根本不用算命,只要你告诉我,你的钱和你时间(注意力)的走向,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未来的走向。未来一点儿都不虚无,它非常真切,它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滴答滴答”的时间里,存在于一张张钞票的流向里。
那么,现在就请你来想一想,你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你又想将你的未来带往何处?请建立正确的“心理账户”
事实上,有“心理账户”的不只是金钱上的消费,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也有“心理账户”。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就24小时。有人一定会把其中一小时分配给阅读,有人却觉得这是一种浪费,不如玩游戏。有人一定会把其中一小时分配给运动,有人却觉得运动不如躺着。这也是对“心理账户”的选择与分配,与对金钱的消费一样,如果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得建立正确的“心理账户”,包括金钱的心理账户和时间的心理账户。
可是,怎样的“心理账户”才是正确的呢?一项消费到底是“高快感值”还是“低快感值”是因人而异的。对有的人而言,听音乐会就是高快感值的消费,但对有的人而言,听音乐会却是低快感值,需要忍耐才能完成的事情。
而一项消费究竟是“高复利收益”还是“低复利收益”则与你想要实现的人生愿景有很大关系,也与你的人生价值观有很大关联。所以,在思考和实践自己消费观的时候,也该先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景以及价值观。
其次,当一项消费带来的复利收益是“高复利收益”时,这项消费才能被当做投资,不然它就只能是一种纯粹的消费,与未来无关。
因此,我给自己制定的总的消费策略是:扩大和深化“高复利收益”,转化或减少“低复利收益”。
第一象限:高快感值、高复利收益
听一场你喜欢类型的音乐会、与好友吃饭并进行深度交流,都是典型的“高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类消费。
因此,对于第一象限的消费策略是:扩大范畴,让它们成为金钱消费以及时间消费的主体。
既然此类消费不但能给我们带来很高的快感值,还能带来很高的复利收益,那么我们就该不断增加这类消费的比例,扩大这类消费的范畴。
打个比方说,如果以前听一场爵士音乐会对你来说是“高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的消费,那么你可以在下个阶段将这个范畴扩大到古典音乐会、音乐剧、舞台剧等,甚至是画展。通过扩大范畴,让此类消费逐渐成为你金钱消费与时间消费的主体,帮你逐步塑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