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涛老师导读
作者:约翰.惠特莫
他是一个英国贵族,参加过二战,二战结束后成立一个体育俱乐部,他可以说是职场教练的先驱,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将教练法引入企业组织中,他也是grown模型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高绩效教练,高绩效团队教练。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樊老师唯一讲过两次的书。
数字结构法梳理本书框架:112245。
11是指,一个发现,滑雪教练教网球的效果比网球教练要好,一个前提,教练存在的前提是相信人的潜能。
二二:两组数据,当员工询问时80%情况心中有答案,当你给到建议时,70%情况下建议无效。grown模型两个关键原则,一是提高自我认识,二是建立自我责任。
grow模型的4个步骤:目标,现状,选择,意愿。
二.为什么要学习教练技能
教练技能是一个领导力的技能,培训的技能,比较实用。普通员工需要领导去激发。通过教练的方法,去帮助别人,激发内在的潜能。和逆商有相通之处。
领导力模型中有一种教练,教练型的领导。他不会直接给下属做事的建议或命令,而是引导下属自己去探索,这既是教练的方法,也是一种领导力的方法。
还有一本书叫可复制的领导力,可以学一下。
三.如何实践grow模型
grow模型,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标设定,现状沟通,方案选择,行动意愿。
grow模型是一套沟通的工具,沟通需要经过4个过程。
第1个是目标是什么?第2个是你所处的现状是什么?第3个,你知道了目标和现状后,你怎样作出选择?第4个,你怎样去采取行动?我们将对这4个步骤进行练习。
需要注意两个关键原则,一个是提高自我认知,一个是建立自我责任,目标沟通及现实沟通环节中,一定要帮助被辅导者提高自我的认知。
我们需要让对方建立自我责任感,往往我们会下意识的去知道别人怎么做,一旦进行了指导,这个责任感就变成了辅导者,而不是被辅导者,因此要切记避免指导,而是引导他们去作出选择和行动。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建立他们的自我责任感。所以后面两个阶段的沟通属于建立自我责任感的原则。
如何进行目标沟通
给别人辅导时,首先要进行目标阶段的沟通,包括两点,第一点是明确,他找我沟通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他自己想要解决什么样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是不同的。
有些人,找你沟通是为了倾诉,或者发泄。解决他的情绪问题。如果不明白他的目标,就很难进行正常沟通。
有时候碰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与别人之间的一些矛盾,心情很不好,需要找人倾诉和安慰。而别人听到我的表述,第一反应是,怎么帮我解决问题,先让我去反思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找解决的办法。而这时候,本身情绪就非常低落,还要拿我来开刀,解剖自己的问题,的情绪雪上加霜,更加痛苦,于是这样的沟通就容易使人崩溃。
在这个目标沟通中,遵循一个s mart原则。目标是不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致同意的,可以达成的。
练习稿件:
目标分析
ne:教练 薰:咨询者
ne:你好,薰,你希望在这半小时后得到什么?(目标)
薰:一个可以解决颈椎疼痛、腰肌劳损的,训练计划。
ne:这个计划持续多久?半年,一年,或一生?(截止时间)
薰:一生太久了。一年的话,我不想那么久,达到我的效果。其实想到颈椎疼痛和腰痛,我希望能尽快改善,想到的时候就觉得内心有些迫切,那么先制定两个月的计划吧。
ne:那我们先看一下,从长远看,解决颈椎疼痛和腰肌劳损,对你有什么价值?(相关性)
薰:如果颈椎不再疼痛,腰也不再疼痛,我的身体会觉得很舒服,不再受疼痛的折磨,四体变得康健,人会更加阳光和活泼,心情也会更加舒畅。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会提高。
ne:好的。那么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健康状态?(可衡量性)
薰:我希望颈椎和腰都不再疼痛。
ne:能再描述的具体一点吗?(具体性)
薰:就是感觉不到颈椎和腰部的疼痛,肩膀不再疼痛,腿部没有神经性的疼痛。即便是长久的工作,也可以保持颈椎和腰部的健康状态。
ne:具体哪天呢?(有截止日期的)
薰:2020年8月31日。
ne:今天是2020年3月17日,你还有5个月的时间。
薰:好的。一开始可以把计划安排的密集一些,后期舒缓了之后,可以将训练计划松一点。
ne:你准备怎么安排你的训练频次呢?(可达成的)
薰:前两个月,每周训练5次,每次训练一个小时。后三个月,每周训练三次,每次训练一小时。
2.如何进行现状沟通
注意4个点,第一是目前的现状是什么,需要他自己去深挖,导致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让他自己去思考它的原因。然后为此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有过改变吗?这些改变为什么没有成功?你做出的努力,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四点帮助对辅导者了解他的现状。
现状分析
ne:薰,你的目标的基础是什么?你的疼痛状况如何?(现状)
薰:我每天都觉得颈部疼痛,腰部酸痛,大腿外侧神经痛。特别是长时间工作久坐后,疼痛更加明显。
ne:你是不是坐姿不对?(现状原因)
薰:是的,我经常会斜靠着椅子,沙发,坐久了腰就会酸?工作时,会不自觉的,弯着背,颈椎和背部,也觉得很酸。
ne:你是不是经常连续性地坐着?而没有中断工作,起来活动一下?(现状原因)
薰:工作比较投入,全身心的灌注在工作当中,一坐就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工作结束后起身的时候,感觉全身僵硬,浑身酸痛。
ne:你午睡的时候,喜欢趴着睡觉吗?(现状原因)
薰:以前很多年,每天午睡都是趴着睡觉,每次睡醒了都觉得颈椎特别酸。非常难受。
ne:你看电脑的时间是不是特别长?(现状原因)
薰:一整天对着电脑的工作,有时候忙起来的时候,时间特别长。连续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一开始都是低着头,多年后发现颈椎受不了了,把电脑抬高,但是又过高,颈椎还是不舒服。
ne:平时用手机的时间长吗?(现状原因)
薰:每天机不离身,除了电脑就是手机,工作和生活都需要用到手机,所以低头的时候也比较久。
ne:好的,让我们来谈谈锻炼的事吧。有没有通过锻炼身体来改善自己?
薰: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瑜伽。
ne:坚持了多久呢?(作出努力)
薰:往往坚持了几周,就开始断断续续,然后慢慢的就忘记了这件事。
ne:是什么原因让你中断了呢?
薰: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事情又多,时间一久就容易忘记这个计划。而且锻炼一段时间稍有改善,就会忘了身上的疼痛。
ne:你还做过其他的运动吗?比如说跑步,去健身房等等?
薰:曾经尝试着去跑步,不过跑步太累了。总是觉得跑不动,所以就放弃了。(现状努力)
阁楼模型的两个原则叫:一建立自我责任感,二是提高自我认识,在目标沟通和现状沟通的过程中,教练不断的告诉他目标是什么,不断的寻找他的目标,这个阶段就要建立自我认知的阶段,要让他去挖掘它的目的和现状,去探索对自己的认知。
三.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知道目标和现状后,接下来就是去指导他,怎么做。为了改变现状,你能做什么?不断的问还有其他选项和方案吗?不断的发散性的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案中有哪些优缺点?最后的方案选择是怎么样的?这需要沟通。
意向选择
ne:薰,你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来缓解你的疼痛?
薰:我可以做瑜伽,做keep,训练肌肉
ne:其他呢?(穷尽选项)
薰:我可以纠正我的日常坐姿。
ne:还可以做哪些运动呢?(穷尽选项)
薰:我还可以去跑步,或者暴走。
ne:有别的吗?(穷尽选项)
薰:我还可以去游泳,去健身房,去跳舞。
ne:还有哪些不需要投资就可以开展的运动?不用参加俱乐部,不用器械,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的?
薰:比如上班可以骑自行车去,自然而然得到锻炼。每次不乘电梯而走楼梯上下楼。去某个地方办事,不打车,尽量步行。尝试着有时候走路回家。
ne:实际上你是可以的。是吧?
薰:如果真的去做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四.你要做什么?
将前面的目标现状和选择进行落地,给辅导者指导,在这些行动方案中选哪个方案去做?该怎么做?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通过打分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
如果打分比较低,可以调整哪些?或需要什么支持,更好的执行他的行动方案。
如果打分很高,什么时候开始行动?遇到困难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需要什么支持,让他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
你要做什么
ne:我们已经列举了很多可选择的方案,你打算做其中的哪一项?
薰:我绝对要做瑜伽,做keep,练肌肉。至少一周五次,每次30分钟到一小时(最优方案)
ne: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时间)
薰:这周四开始第一次,做瑜伽,做keep。
ne:你还打算做什么呢?(候选行动方案)
薰:我打算有时候上下班骑车去公司,上下楼走楼梯。
ne:听起来挺不错的,也不难实现。还有其他运动方式吗?(候选方案)
薰:周末的时候可以去暴走,或者跑步。顺便欣赏一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
ne:你打算何时开始?(行动时间)
薰:这周末可以去暴走,下周开始上下班骑车。
ne:跟你过去的经历比,你已经令人惊讶的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很具挑战的目标,你认为你能够在未来两个月中坚持的可能性在1~10分之间打几分?(行动可行性)
薰:那个确实挺困难的,我给自己打7分。
ne:你会放弃这个目标中的哪部分,从而给自己打一个更高的分数?
薰: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一点,可能不太容易坚持。因为早上的时间太赶了,容易迟到。所以可以把这部分从行动方案中剔除。如果把这个减去,我可以拿8.5分。
还有暴走和跑步,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做不到每周都去完成,也从目标中取消。
这样我可以拿9分。
ne:好,最后检查一次,这个计划会帮助你达成目标吗?
薰:它改变了重点,但我认为它超出了预期,相对而言比较可行的,比较容易能坚持下去的,我相信可以成功。
在这个环节有几个问题比较关键,第一,打算如何开始做?第二在何地做,做多长时间,频率是怎样的?这样一整套帮他引导接下来的方案。
最后,从01到10分,给自己完成这项目标的可能性打分。如果分值低,让他减掉一些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分值,提高行动的可行性,聚焦重点的目标。
通过目标设定,现状分析,方案选择。做出行动,形成这一整套的沟通工具,可以帮助被辅导者,更清楚地采取行动,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