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华师大数学教材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内容,7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在第一课时学生也初步了解了分式方程的概念。本节课继续和学生一起研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分式方程的特征是方程中含有分式,并且至少有一个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回顾一下本节课有两个亮点:通过对分式方程的分析,类比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是关键),学生自行总结归纳出分式方程的解法,即首先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在进行求解。在学生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后,及时的设问,我们求得的这个整式方程的解是不是我们需要的或者求出这个解之后就结束了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再适时的进行小组讨论,个别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要保证分式有意义,必须考虑分式的分母是否为零的情况,当求出的适合整式方程的根不适合原分式方程时,这样的根我们就把它叫做增根。趁着学生思维的火苗正旺的时候,我再接着设问,为什么会有增根的产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学生会发现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了分母的同时,把方程中未知数的范围变大了,因为作为分式方程必须考虑分母不为零,而求整式方程的解时没有这一要求,这样学生对增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另外一点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真的是在思考。在处理含有常数项的分式方程问题时,让上台演板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最简公分母)和易错点(比如常数项忘记乘以最简公分母),并且讲给其他学生听,无论是说的学生还是听的学生都有很强的代入感。课后作业中涉及到含有常数项的分式方程,学生在这里出错的也不多。
尽管在课堂上做了很多,但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
第一,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在学生练习之前和学生一起完整的解一道同类型的例题(尽量不要借用PPT展示),最好是一步步带着学生一起动笔写。动手写无论是对学生注意力还是对他们记忆力都是一种刺激,这样学生会更加注意方程问题规范格式的书写。
第二,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和表扬不是很多。这也是我课堂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往往会在个别学生有非常奇妙的解法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思路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而一般的问题总觉得是学生应该能解决的,缺乏对他们的赞赏性的评价。有时候在备课或者在课堂中也明明知道应该鼓励一下孩子或者表扬一下孩子,也知道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但有时候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这一点在后续教学中要改!
第三,尽管关注到了每个孩子,在他们自行练习时有问题也能及时提醒,但是课堂提问面还是比较窄,一节课算下来最多提问了不到一半的学生,对比英语和语文“开火车”一开能开全班,还是有点差距。
第四,设计的练习有层次,但是缺乏变式练习,如果最后再给学生展示一个由无解或者增根求分式方程中参数问题可能会让优等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总之,路要一步步的走,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多反思,勤反思,不断的把反思重新应用在教学中。慢步子,不停步,向成为优秀教师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