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让课堂对话更有效,就成为了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事儿。
课堂的对话方式,比我们想象中丰富得多。从组成人数来看,可以是同桌两两对话、四人小组对话,也可以是全班对话;从表达方式来看,可以是说,可以是思考,还可以是书写;从活动形式来看,可以是围坐讨论,可以是拼图活动,也可以是快速辩论等等。
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讨论,表达思想或阐述自己的理解。
这一周是半期考前的一周,围绕半期复习展开。复习课更不能是我的一言谈,于是其中一节,我以《从唯物论看“绿水青山”》为题,回望“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以此为情境与学生一起完成复习课(如图1)。
这节课中有两处对话,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虽均有可改进之处,但整理出来能留给自己更多宝贵的反思。
01 基于数据的对话
这节课里的第一处对话,是以一道选择题开启的。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道题目并不难,选项③的错误很明显,也是先前学习的过程强调过的。这只是为本课后面的复习做一个简单的铺垫。然而,课堂上通过反馈器收集的数据,让我清楚的看到“我觉得”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之间的真实差距。
在8班上课时,学生们第一次选择正确答案B②④的有14人,占40%(如图2)。虽然学生们错选③的比例有57%,但当时我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四人小组对话自己发现这个问题。事实上,我高估了学生们对这个易混易错点的认知。在小组对话之后,选择B的人数仅增加了3位。
那么,为什么第三次正确选择B②④的人数高达94%呢?这是因为在第二选择后,我有意识地邀请了选B的学生来阐述自己的想法,杰很清晰地表达“规律不能创造,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下,选择③的学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改选了B。
而此刻,我在想:这个数据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之前的小组讨论是无效的?虽然正答率介于30%-70%是开启同侪教学较好的时机,但很显然,40%仍是偏低的数据。若这部分学生的理由并不充分,或是在各小组内分布并不均匀,那么小组讨论之后的效果并不会特别明显。王绪溢博士建议:也许第一次先进行班级对话效果会更好一些。全班对话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学生可能会听到更多不同的观点,而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不同的观点中会拓展自己的理解力,从而修正或发展自己的思考。
带着从8班获得的经验,我却在3班获得了新的数据结果。第一轮选择中,选择正确答案F②④的只有6人(如图3)。面对12%的正确率,我果断地开启了全班对话。随机挑选的选择C(只选②)的学生表达清晰,充满自信,认为④的“才能”具有绝对性,应该要排除。于是,第二轮选择时,A②③、C②、F②④的学生约各占三分之一。
根据这样的结果,接下来的小组对话实质上是把问题聚焦在③和④上了。③是否有错?④是否能选?如果能够厘清这些基本概念,那么,无论未来如何考查,学生都不容易再次错选。
同一道题,不同班的差异性还是很明显的展现出来。很显然,4班的学生掌握比较好,正确率(即B②④)约80%(如图4)。我只是请个别学生说一说,便简单带过了。
有专家认为,反馈器的应用是多余之举,举手即可替代。不可否认,某种程度上,举手也能让我们了解学生选择的情况。但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如果缺乏这些数据的支持,我们便无法针对各班不同的学情“对症下药”,使得课堂对话更高效。从融合课常态化实践者的角度,我认为应用反馈器收集数据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快速高效。课堂时间极为有限,学生按键选择比起举手逐一统计要快捷得多,而且也无需老师刻意记下到底是谁选择了哪个选项。第二,数据决策。课堂上的数据呈现,不仅是给老师一个结果,更成为老师进行下一步教学决策的依据。第三,教学反思。这些数据,不仅能为课堂教学的当下服务,还能为课后教学反思、个性化辅导提供支持。
02 书写之后的对话
对话可以在书写之前,亦可以在书写之后,只是目的有所不同。书写之前的对话,主要是为了集思广益,帮助学生形成对于某个问题的想法。而书写之后的对话,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第一,给学生时间书写,就是给他们时间进行思考。有了思考,一般会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而且能够引发更深入的对话。第二,书写之后开启对话,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必须先独立地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们可以不受其他学生的干扰,也为后面积极参与小组对话、倾听同伴观点奠定基础。第三,能够在小组中表达观点提供支架。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先写出自己的想法,就更容易加入到小组对话中来。
政治学科的学习,很注重主观表达。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而言,哲学理论的迁移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这节课里特别设置了一道主观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阐述‘十三五’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目标的合理性”,请学生再来写一写。
之所以把设问范围定得大一些,主要是开展小组对话的需要。我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写出一个原理及其对应的材料,坐在左边的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中选择,右边的则从“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角度来写(如图5)。这样一来,学生们独自书写的部分是针对某一原理,而前后四人小组之中有相同亦有不同。当小组对话展开时,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与学习,并用红笔修改补充自己的答案,使之表述更完整、表达更简洁。
当小组对话结束后,我还将其扩大为班级对话。我随机挑选1-2组,拍照展示他们最终完成的答案,并邀请全班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来进行评分(如图6)。当然,评分只是一种手段,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更多学生的思考,肯定闪光之处,同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合理应用数据和活动策略,能够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使得更多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被动听”走向“主动学”。作为教师,则能从这些生成的对话中,及时看见学习困惑,适时激发创造性思维,推动学习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