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轶君新拍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最近开播了,今天上午一口气看了三集。三集分别讲述新加坡、德国、法国的儿童教育。
新加坡,75%华人人口的国家,沿袭着华人的“卷”“怕输”,家长鸡娃鸡得比中国还严重。中国人是高考定终身,新加坡人的竞争来得更早,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试比高考还令家长紧张。提前花几百万新元买学区房,课后报多个补习班,甚至5岁小孩会提前学一年级的课。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所以培养人才成了立国之本,整个社会风气都在鼓励成为精英,但也有一些教育者开始反思这种令人焦虑的教育。看这一集最大的观感是,新加坡小孩也好累啊,不过他们的生态环境、组屋制度真是令人羡慕。
德国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历史教育,孩子们从小回望历史,反思二战。小学就开始性教育,孩子和老师、家长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关于性的话题,他们青少年的性犯罪也是最低的。周轶君在接受自媒体访谈时说,其实拍摄德国的阻力是最大的,因为德国人非常看重孩子的隐私保护,许多学校都禁止拍摄。
法国的教育是这三个国家中我喜欢的。孩子们从小就有哲学课,老师引领孩子们探讨“幸福”“爱”“恶”等哲学命题,注重让孩子们独立思考,讨论、辩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成为自己”。不过,令人意外的一点是,法国有那么多的艺术殿堂,但法国有七成的人并不去博物馆,所以法国的艺术教育并不如我们想象得理所当然地普及,有些艺术界人士在致力于推广艺术教育。法国人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休假,学生们有很多闲暇,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家长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品格,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既亲密又独立。
这一季还拍摄了泰国和新西兰两个国家的幼教情况,据周轶君说她最喜欢的是新西兰的教育,等有时间要继续看了。
2024.8.18
(二)
晚饭时间接着昨天看《他乡的童年》第2季,第四集是讲新西兰的教育,此前听周轶君在播客节目里说她最喜欢的就是新西兰。于是这一集我满怀期待。
看了以后真是想大喊:我要带孩子去新西兰!
新西兰的幼儿园、小学都是在鼓励孩子们玩耍,想着法子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在海边学帆船,在校园里爬树、打仗、搞狂欢,在幼儿园玩各种破烂,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小朋友们的开心,连周轶君都忍不住参与其中、与孩子们玩耍起来。新西兰的教育者们研究发现,尽情地玩耍反而能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新西兰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社会风气。有位本科生写了一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论文,被教授判了零分。教授问“为什么要成为人少人?谁是人上人?你要成为人上人欺负你身边的人吗?”所以在新西兰,孩子们长大成为水电工、卡车司机都不是胸无大志,而这些职业也收入很高,受到尊重。
因为畜牧业发达,新西兰还有出了名的兽医教育。对动物权益的保护在新西兰也做到了极致,一位在读的中国兽医学生告诉周轶君,动物的隐私都要受到保护,如果没有主人的允许,动物的名字和病情是不可以对外人将的。而在著名的兽医大学梅西大学,教学是不用活着的动物的,所有的操作都用模型,就是为了不伤害动物,而且动物做手术也必须打麻醉,否则就是违法。
新西兰美丽的风景令人神往,自由放松的社会环境令人羡慕。有生之年要去一次呀。
202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