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天我阅读的是书的第三章《写教后记和观课记》,这是我们平时熟悉的话题。
1.为什么要写教后记(即教学反思)?
我想最现实的目的就是“可以让我的下一节课更精炼、更高效”。
我们教英语的都是一下子教好几个班,养成常反思常总结的习惯,在在讲授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我们的语言更简练、教学重点更突出、效果更高效。如果我们不反思、不总结,只一味地按照原来预设的思路进行,只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教多少遍、多少年也不会有长进。
2.写教后记可以写哪些内容?
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的成功、精彩、亮点、失败、不足、遗憾之处,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记录与分析,提炼经验或感悟,提出改进思路等。这个我明白,也这么尝试了,可为什么我写的教后记平淡无奇?原因在于
(1)找不准有研讨价值的反思问题。
(2)反思触及不到课堂教学规律,学科教学本质的东西。
写教后记,实质上是以真实的课堂情况、现象来重新“深度地”审视备课种预设的课堂,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备课时预设课堂的精确度,提高驾驭课堂、引领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
以后写教后记一定要将“预设时的思考与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对照、评价,以及引发新的教学思考。” 所以,写清楚教学的背景,即这节课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策略是什么?或者说,在这节课之前,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经验是什么,学生的水平、学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等等是非常必要的。这为我以后写教后记指明了方向。
当然,我急需多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来提升教育理论素养,这样才会在反思中主动寻求学科教学的理论支撑,从而建立自己的课程观、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走向有“内涵”。
3.怎样写教后记?
写好教后记,需要“穷问不舍”的意识,同时得不断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具体策略如下:
(1)化整为零,深入反思,独立成篇,形成系列。
写教后记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可以一个问题或现象写一篇。之前先把这个问题想一想,清理要深,想想透彻,还能不能总结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最好能反应或解释一个教学规律,用简单的语言把它提炼来作为标题,先成现浇课堂教学的情境,然后从多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教学现象的原因是成功的地方总结出一个经验和规律,是遗憾的地方,从多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邪教后记很容易就构成了反思系列,一片脚后稷就是一个主体研究,主题研究多了自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就能够形成系统。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风格的基础。
(2)少些课堂实录,多写规律总结,少些细枝末节,多写状态关照。
很多教后记都有这样的特点:课堂实录片段多,谈“精彩生成”的文章多;而通过研究和分析课堂现象,进而探讨教学规律、课程特征和实质的少,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策略是否合理与有效,达成效果如何的文章少。
(3)别让“课堂生成”喧宾夺主。
新课程理念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到了很高的位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预设往往遭遇学生的“破坏”,另外课堂上也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课堂生成”的机会就由此而生。有教育机智的老师能因势利导,“精彩”就出现了。
但教师在呈现和反思“课堂生成”时,不要停留于津津乐道它的“精彩”,而应再深入的想一想,课堂生成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和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
(4)视野宽一些,不局限于一节课。
写教后记,教学案例反思,不要仅限于写一节课,可以一节课后写一写,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全部完成后写一写,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再写一写,涵盖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后记可能就超越了最初的意义,对于教师“发现自己”,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框架,教学思想框架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没想到,原来教后记还可以这样写。
4.怎么写观课记(听课反思)?
(1)找准观课时关注的点,或者说明确观课的目的,及我观摩这节课是为了什么。
要研究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思想或教学艺术,就把目光聚焦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上;要学习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技能,就要详细记录、研究他的课堂语言以及各个环节和突发状况时的处理方法;要关注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要关注学生在教师教学组织下的各种表现。
(2)无论什么样的观课目的,都应该先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教学的预设,即如果我来上这节课,会如何设计,要用哪些方法,给学生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3)观课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自己的观课目的,对自己研究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阐述。一个很有效的模式就是用“如果我来教……”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4)观课记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里指的是学生的整体状态。因为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优质,必然会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体现出来,从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来提出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也是常用的思路。
(5)观课时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从对于一节课的研究,延伸至对如何上好一类课的深入思考。
我们每个月都会进行课例研讨,也就是观课,但我每次局限于梳理人家的教学思路,教学亮点以及不足。我关注的倾向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效果以及师生的配合,其它关注较少。今天的学习为我以后的观课要关注什么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