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督导故事——疏离的吉尔.特奈尔
吉尔•特奈尔在遇到米纽庆之前,接受的是哈里以及埃里克森的策略模型的培训。我们前面讲到过,哈里是一位非常谨慎,也非常尊重来访者的干预主义治疗师。吉尔作为英国新教徒的后裔,无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也都像一个英国绅士一样,对和别人的近距离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会在他的治疗中给来访者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也会利用语词的理论讲述很多隐喻故事。所以米纽庆认为他在治疗中始终都和来访家庭像是两条平行线,虽然并肩前行,但却始终无法触碰到更深的情感层面。
这里又不得不谈到吉尔的成长背景了。在他的家庭中,情感是一样好似洪水猛兽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远比情感上的联系来得重要。吉尔虽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被打造出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但却缺少了与人建立情感交流的能力。所以他的治疗风格注定是疏离,且没有太多卷入的。从这点来看,显然就和米纽庆的个人风格大相径庭了。米纽庆的家庭关系非常融合,他主张让治疗师投身于治疗之中,和家庭对峙,挑战家庭。什么是对峙呢?这指的是治疗师向来访家庭指出他们存在的想法和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米纽庆所谓的挑战就是放大这些差异并鼓励冲突,它比对峙要更为复杂。所以这对于一向温和的吉尔来说,学会这样的风格太难了。虽然吉尔一直对于当初督导时米纽庆那次严厉的挑战耿耿于怀,但是不要忘记了督导与治疗间的平行关系,我想如果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去激怒吉尔,或许也就无法激起吉尔对这个家庭的愤怒,最终促使治疗发生变化。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在吉尔的后续文中看到了他在之后十年的成长与新的思考。在这场督导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在吉尔对米纽庆坦承自己是一个同性恋时,米纽庆给予的即时反应是肯定、接纳,那么地自然与真诚,这种父亲般的真诚支持对于一个非主流文化的家庭治疗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或许这正是帮助他最终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治疗声音,成为一名男同性恋伴侣治疗师的力量。
有幸的是,这个案例的回访也一直持续到治疗结束后的十年。通过赫尔维兹太太的悼词我们也看到,被米纽庆认为过于柔和的那个隐喻故事在当时似乎的确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触动,但它依然是深深地植入了这个女主人的心中,直至她离开这个世界,并且在告别信中用这个隐喻继续激励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好好生活下去的。作为一个治疗师,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让来访者这样记住更值得感动的了。我想,这也是让吉尔在坚持使用他的“声音”继续在他的执业道路上前行的另一股力量源泉吧!
2.督导故事——理性知识与体验能力
接下来的主人公是伊莎瑞拉,一位浑身都是秘笈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在参加米纽庆的督导之前似乎已经学遍了所有的家庭治疗学派。她掌握所有的技术,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懂得每个门派的绝技。所以连米纽庆在一开始都不太明白她为什么要来参加督导。作为一名治疗师和督导师,她对家庭治疗在理性知识远远超过了她的体验能力,她希望有米纽庆这样临床经验丰富的集大成者能帮助她寻求一种整合,所以她从一个名资深的专家又变回了一个学生。
伊莎瑞拉是家庭中的长女,她的父母在二战前结婚,父亲所有的亲人都在集中营中遇难,在她之前,还有一个姐姐也夭折了。她出生的那年,以色列建国,她为父母支离破碎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开始,所以可想而知,父母在这个孩子身上投注了多少希望。这就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伊莎瑞拉是一个那么焦虑的人了。因为焦虑,她会不停地去学习各种流派,因为焦虑,她会不停地在治疗中切换不同的技术去解决问题,因为焦虑,她让自己的认知挡在了情感的前面。所以在督导中,米纽庆让她从左脑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撤退了回来,耐受自己的焦虑,运用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米纽庆巧妙地先是对伊莎瑞拉的行为给予肯定,接着再质疑这些行为的有效性,激发她去思考新的方式。米纽庆用他一贯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切断了伊莎瑞拉的旧路,促使她不断前行。这段督导的经历为进入中年的伊莎瑞拉开启了成长之门,除了在专业领域,也泛化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3.督导故事——突破羞耻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男同性恋治疗师大卫的。大卫和吉尔不一样的地方是,
他在与米纽庆的初始访谈中,就特意告知了米纽庆他是同性恋这件事。这样的开门见山似乎就此界定了他与米纽庆的差异。这也成为了之后他们督导对话的焦点。
无论对于新手治疗师大卫本身,还是他的来访家庭,这场督导似乎都是一个关于男性角色的议题。案例中的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组合,因为他是一对男同性伴侣组成的。主流的家庭组合里是一男一女,在这种组合里,我们可以去讨论角色的互补,互换这些的问题。而在两个男性的组合里,似乎他们是平等的,不存在互补的问题,他们甚至无法认同自己是作为一个家庭来到这个治疗室的。所以在常规家庭中去谈的感受和情绪,在这里好像都被压抑下去了。在大卫的理念里,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男性角色的关键词都是强大、无敌和独立。所以他很难去处理男人软弱和孤独的问题,也很难去理解一个男人可以既可以有力量也可以脆弱,既可以独立也可以对别人依赖。这里还牵涉到一个很隐秘的动力,那就是一个男同性恋者的羞耻感的问题,这也是大卫在见到米纽庆初始时就自我暴露的原因。所以在这场督导里,应该说是大卫先解决了自己在面对男性权威时的自尊和信任问题之后,才能够去真正帮助到那对男同性伴侣,让他们在生活中不再害怕融合和纠结,更能接纳彼此的差异性,彼此互补和支持。
米纽庆在这场督导里用他的亲自示范告诉大卫和我们所有的读者,所有的家庭治疗见效的基础是先要为家庭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是指物理上的场所,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安全空间。只有在这个安全的地方,人们才可以放心地去探索关系层面的东西。米纽庆对于被督导者那种不含诱惑的深情与没有敌意的坚决,让他们体验到保护、信任和尊重,体验到来自一个长者的真诚的信念和坚持。他坚信每一个治疗师都能避免从病态的视角看待家庭,也坚持去探索让家庭休眠的力量,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连接去治愈自己,改变家庭系统。
4.督导故事——训练耐受
接下来要讲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维榕老师的故事了。李维榕老师是米纽庆唯一的华人入室弟子,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作者之一,也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在中国的传播者。
在米纽庆博士和李维榕老师的一次对话中,米纽庆说到,一个家庭治疗师在跟家庭对话的时候,是有双重角色的。一方面他是专家,对于家庭本身,他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家庭互动的整个过程来讲,他却并不是专家,他甚至是无知的。所以他必须通过家庭的互动,不断地去反思,去看到每个家庭的独特性。所以有时候,聪明是好事,却也不一定是好事。李维榕老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性,永远带着孩子般异想天开的开放和坦诚,米纽庆在督导她的案例时会直接告诉她:“你太聪明了!”当然,胡萝卜后面跟着的是大棒,米纽庆希望她学会装傻。在这个案例中,李维榕老师也认识到,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认知操作,不过是因为我们绝望,所以才会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没办法耐受家庭关系中的张力,没办法耐受治疗过程中的沉默。没办法和自己的恐惧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很多语言之外的信息,更不要说去在访谈中制造一个活现了。
李维榕老师在“涂抹粪便的画者”这个案例里,给我们呈现了几个片段,治疗师从前期试图用自己对家庭故事的解释来回避攻击性,一直到后期在米纽庆的激发下,去撑过治疗中自己不舒服的时刻,让活现终于出现,即使我们只是看文字,都能够感觉到现场气氛的张力有多强。让我一边看都一边忍不住在心里鼓掌,实在是太精彩了!这样的治疗恐怕真的当今没有几人可以做到。当然,李维榕老师在治疗中的谈话,也活现了她的督导过程,原本就天马行空的她,在督导中被激怒后,竟然可以想出把整个家庭绑在治疗室里的做法,完全打破了这个家庭刻意去维持的“假美好”,勇敢地去和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对峙。这样的平行过程一次又一次地在督导的故事里重演,也让我们明白,一位有着真知灼见,但又充满爱意的老师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有多重要。
李维榕老师将她独特的个人经历与风格应用到了她的临床工作中,可以说是完成了米纽庆博士说的治疗师自身的“拓展”。尽管李维榕老师如今也已经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大师,但是在米纽庆面前,她始终难以放弃自己学生的位置,她一直称米纽庆是她的拐杖,直到米纽庆离开人世,也依然想做那个不舍得放开拐杖的小女孩。
5.督导故事——成为自己
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安迪•肖尔的,他在还没有完成本章的内容前就过世了,所以这一章的内容是李维榕老师参考他的手稿和记录等资料后执笔完成的。米纽庆称安迪为最认真的学生。他会反复去看米纽庆的治疗录像。极力模仿米纽庆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我们都知道,人类会模仿是为了建立关系,这在成长之初一定是有益的。但是随着岁月流逝,人慢慢长大后,如果还是只会模仿,那么TA是找不到自我的。安迪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样。安迪在督导中一直是个很乖、很谦卑的学生,所以米纽庆对他量身定制的督导,就是帮助他找到自己。这与在治疗中与家庭的互动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不能顺着家庭偏爱的呈现方式去走,而是要走一条新的路。
这章中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米纽庆提到的他的噩梦。那就是读了他早年著作的人成为了他的学生。那他就不得不在督导中承认,他之前写的一些内容是错误的。无论这究竟是不是米纽庆担心的,但是我想,能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过去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非常勇敢了。安迪就作为噩梦里的那个学生出现在米纽庆的现实中。但是米纽庆始终认为,安迪是知道如何去做自己的,只不过此刻他的自我还没被唤醒而已。
一个好的演员,不仅要熟练地背下台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在戏里演出自己。一个好的家庭治疗师也是这样,不仅要学习很多技术,更要知道在治疗中怎样使用自己,放弃对老师和技术的依赖。所以,尽管这本书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我们也要在这里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