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加入了一次关于华德福学校(钟南山自然学校)的参观。到达时,便被眼前意想不到的场面所吸引:截然不同于城市内那些朝穿暮塞的房屋,像是来到了一片自然所形成的园林中。走在刚下过雨湿漉漉的泥地上面,感觉整个大自然都扑进了自己的世界。
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创立于1919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由于当时德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战争影响等因素Rudolf Steiner提出“关键在于教育”这一主要观点。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解决当时的文化困境及因应社会遽变,必须有一套能照顾孩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教育方式,来扩展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及生命视野。”
通过今天的体验,我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了洛克“白板说”理论。有谁能质疑一个崭新的生命的出现不是一种洁白无瑕的状态。今天似乎将耳朵全程提到了衡校长身旁听她讲述一切。“身”“心”“灵”三者间共同和谐发展乃其教育理念。
衡校长讲述在他们学校一节课的课程时间设定为一小时五十分钟,一般意义上的四十五分钟根本不够孩子掌握一堂较为完整的课,同时要孩子在短时间内转化到另一种学科当中,这是比较突兀和不太合理的。当所有人踏入一年级教室当中,简单的几张课桌,窗明几净,满眼的纯色调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细看你会发现桌上的玩偶和黑板上的人物脸上是没有五官的,这样未完成的玩具则需要孩子们的配合去将它加工,因为在其过程中,玩偶们的表情便是他们一种情感的表达。当玩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激发,何尝不是一种思想流露;黑板旁小圆桌上的四个玩偶身上分别标着加减乘除,玩偶高高瘦瘦的,被赋予着思考与智慧;渐变纯色背景的教室遵循精神的意义,宇宙的规律、四季的变更......
图中包括有中国传统农耕的工具,在孩子们动手操作过程中渗透了中华文化及历史。在我们以往学习过程中,老师会讲给我们课本上的内容,穿插各种历史故事使我们了解。可缺乏实践,就如同过往的路人,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象,但若不感兴趣便会随时间推移慢慢模糊。孩子在最开始是很容易接受和感知的,这些活动正是让他们了解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室中随处可见的玩偶,基本都是由家长老师以及孩子们亲手制作完成。可能你无法想象有些看上去如此细致的针织作品竟出自于九、十岁男孩之手。在这些作品的制作当中,融合了结构架构、数学、手眼协调、空间感知等。孩子喜欢模仿,也主要通过模仿学习,当他们看到成人在制作东西时会被吸引,从而参与其中,这也正是兴趣所带来的结果。如今市面上做好的成品玩具如衡校长所说“冷冰冰”,可事实确实如此。当你转眼看向这些毛茸茸,满是生机的东西时确实是温暖的,是有情感的。
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一些游戏从而通过身体去学习和感知。它所带来的是和脑力学习不同的一种体验。
每个灵魂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便是在被一点一点的渗透,渗透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教育”,你怎么理解这个词?当它作动词或名词时你又怎样理解?抛开一切客观存在,我认为就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可作为任何一个社会角色,你又是如何去给一个崭新的灵魂添姿润色呢?
叹惋自己对自然的感知太少。当衡校长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教科材料时,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所有的课本加以分类,然后孩子们通过对某一活动的亲自体验,过后运用绘画和文字等方式制定完成,那是他们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成果,制作的精妙绝伦,孩子们自然很喜欢也很有成就感。这即是赋予了他们想要继续了解和钻研的欲望,这便也是对学习,对感知自然感知世界的动力。这不就是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存活的意义吗,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有时候,教育就是生活。生活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感受自然,感知潜在的最原始的人类行为规律。
文中可能存在异议或不妥,全篇纯属个人观点。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