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很多人都給了這本書差評,說充滿了“美國式的矯揉造作”,確實,這本書的背景,哪怕我這麼一個對蘇聯的歷史知識只是基於初高中歷史書上描述的程度,我也知道,無論是對於蘇聯,乃至世界,那都是一個無比特殊的年代。
但正是這樣,這個故事才顯得特別。
我們的主人公伯爵羅斯托夫伯爵,這個在蘇聯成立後被歸為“前人民”的貴族,卻因為一首詩,被終身軟禁在了大都會酒店裡面。
對於我們旁人來說,特別這個信息泛濫的年代,被困在一個地方,哪怕多華麗,都是一種酷刑,而我們的伯爵,在經歷了短暫的消沈,慶幸認識了了"自己失去自由"這一事實之後,帶上“樂觀”“幽默”這兩兄弟,開始了這三十多年的囚禁生涯。
借用一下我在看B站博主講書,關於這本書,最戳中我的一句話:一個幽默又善於觀察世界的人,看什麼都特別有趣。
博學與幽默,還有往日紳士的做派(例如每週都會固定的修理頭髮時間,吃飯有自己固定的講究),善於觀察,樂觀精神,讓伯爵在這個酒店與不同的人物交往溝通都變得格外有趣。
對應書中的背景年代,大都會酒店確實是作者給筆下的伯爵建了一個“桃花源”,但是事實上,在不同的人物的故事以及與不同的人物交往中,當下的冷酷空氣還是席捲了這個酒店。我看這本書的很多部分可以說是經常為伯爵的幽默而笑出聲,然而不能忽略掉的就是,這些看是喜劇以及美食科普(不要小看一個紳士對於任何特別是美食的講究)的背後,卻是很多小人物們的命運多舛。
正如伯爵的多年好友米什卡,在那個雕像被推倒,各種被刪除的年代,為了一段書信,為了不抹滅自己的信仰,不惜大鬧一場,這場所謂的“以卵擊石”,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三十多年的時光,伯爵在這裡,擁有了許多有趣的相遇,也有很多悲傷的離別。感謝伯爵,讓我踏入了這本書,和他一起走了一遭。
至於這本書的推薦程度,我也上網看過很多說法,不過,我想我可以借用書中這麼一段話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畢竟,對一個我們在酒店大堂里邂逅了僅一分鐘的人來說,第一印象能有多大用處呢?事實上,不管對什麼人,第一印象能有多大作用呢?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從音樂的旋律中我們才能瞭解貝多芬,只有在繪畫的技巧和筆觸中我們才能認識波堤切利。人類生來就有變化無常的天性,他們是如此複雜又如此令人著迷的矛盾體。對他們,我們不僅需要去認真思考,而且得再三地思考。在利用盡可能多的場合和機會同他們充分接觸之前,我們斷然不要對他們中的任何人抱有成見。"
PS:當然閱讀也是一件私人的事,以上均為個人意見,開心最重要。
祝,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