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常建是盛唐之音的别调

诗坛--开天小名家常建(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01



常建是典型的诗红人不红。


自开元至天宝四十年间,诗人辈出。丹阳人殷璠选录了这一时期24位知名诗人的234首诗歌,编辑而成《河岳英灵集》。殷璠选诗标举风骨、兴象,提出了“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等重要文学理论观点,标准严苛,评论中肯,在现存唐人选唐诗中最受重视,影响也最为深远。


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本选集中,居首位的居然是后世名不见经传的常建,他共有入选诗歌14首,数量上也位列第三,仅次于16首的王昌龄和15首的王维。要知道常建共有存诗仅58首,而王昌龄诗艺,被称“七绝圣手”,诗佛王维更是有“天下文宗”之誉。


到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常建也有两首诗:《宿王昌龄隐居》和《题破山寺后禅院》,从数万首唐人诗歌中脱颖而出,得以入选。



02



大家耳熟能详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中学生的必背古诗词之一。全诗笔调古朴,语言简洁明净,但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独具艺术感染力,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尤其是一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宛若神来之笔,深受历代诗评家好评,被誉为“清境幻思,千古不磨”。


破山寺就是今天的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乃是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捐宅所建,到常建游览之时已建寺数百年。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起了个大早,进入古寺之时,太阳刚刚升起。起句的“高林”一语双关,既指寺院外茂密的山林,也有称颂禅院之意(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古寺曲径通幽,花木森森禅房若隐若现,他一路寻幽到达后禅院。只见后山在朗日映照下别有光彩,鸟儿们在期间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清清水潭空旷清澈,唯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


所以他说“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魏耕原教授说他这是“从小处见出大景,从微处渗透心脾,至于听觉与视觉、物象与主观都溶化其中,所以兴象深微,处处超然。从入寺至此,可称得上神来、兴来、情来,古寺的一片清净,物物可见,处处可感。”



03



写空幽,孟浩然和王维都很拿手。孟浩然孤舟夜泊,却能以一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唱出永恒的孤独之美;王维独坐深林,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清寂之境中,做到物我两忘。


他们的此类诗作往往都是短小精悍的五绝,篇幅有限容量却巨大,将无穷的意蕴折叠于简朴的文字当中,从而达到“无言而有画意”的巧妙禅境。


常建却另辟蹊径,用五律完成这非同寻常的探幽之旅。


他笔下的文字就像是一帧又一帧空镜头,不动声色间就带着我们入境,而后共会旨趣。正如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常建的这股”幽深“之趣,最被后世诗评家称道。



04



我们再来看他的另一首名篇《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王昌龄这一生曾数度短暂隐居,青年时代的嵩山学道,而立之年的蓝田县苦读,以及辞去校书郎之后再度隐居备考。而常建在727年与王昌龄同科进士及第后,去向不明,只知道天宝年间曾经在江苏盱眙做过几年县尉,之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因而从诗歌尾句“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来看,此诗大概率是写于辞官归隐之前。


诗歌起句便是一番清幽之貌,密林之间一道清溪深有莫测,视线的尽头唯见白云悠悠。抬头望,明月在枝头若隐若现,为君洒下一片清光。一架茅亭掩映在影影绰绰的花树之间,小院里遍植药草,长势茂密,落下苔痕斑斑。


与其说这是常建对王昌龄隐居地的记录和向往,倒不如说是他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和描摹。


善画葡萄的明代书画家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对此诗的评价就很有意思: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


因为常建辞官隐居,所以周珽尊称他一声“征君”,并赞他是天然学问人。说白了就是说他写诗信手拈来却又意蕴无穷。老先生话语神神叨叨,却比“字字超凡”之类的评语精妙有趣得多。



05



无论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还是《宿王昌龄隐居》,常建诗歌中的那股沉冥之气始终无法让人忽视。所以清代词人贺裳将他定位为“盛唐之音的别调”。他在《载酒园诗话》中就曾说:“吾读盛唐诸家,虽浅深浓淡,奇正疏密,各自不同,咸有昌明之象。独常盱眙如去大梁、吴蜀而入黔蜀,触目举足,皆危崖深菁,其间幽泉怪石,良非中洲所有,然亦阴森之气逼人“。


这一点也是常建有别于同时代诗人的最典型的风格,亦即诗评家们所谓的“野径”。丝毫不怀疑常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他的诗作中多有盛唐诗人们所不常见的幽怨和悲凉。


在《古意三首》中,他替二妃哀唱“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牧马经过古道,但见古墓森森,不禁悲叹“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夜宿白湖寺,他见到的是“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唐人的赠别多半是意气飞扬的宽慰与祝福,到了常建这里,却是“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的哀伤。



同在盛唐,一贬再贬的王昌龄生命里始终“青山明月不曾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李白式的清新阔朗;即便是沉郁顿挫的杜甫,也不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般的明艳;就连温吞公子王维也曾唱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的豪壮大气。


他们都是盛世大唐的忠实信徒,用自己的热情和热血,一笔又一笔地为他们的时代涂抹上最亮丽的色彩,是天真而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唯有常建,在富贵盛世描摹出了别样的色调。它冷清、静幽而又深邃,既不夺目也不讨喜,像极了一个固执的现实主义者的冷酷手笔。


有人说现实主义者注定要走向虚无,理想主义者注定得接收痛苦。这句话放在盛唐的诗人们身上,倒是再妥帖不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