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508小时,第2439日
阅读《孔子大历史》
除了鲁哀公,夫差这次会盟还召集了附近的鄫、邾两个小国的国君。在盟会上,鲁国被迫承诺,如果吴王以后要和哪国打仗,鲁国要派出八百辆兵车随同作战。邾国比较小,也承担了六百辆兵车的义务。
吴国人就爱听泰伯、仲雍的故事,他们很忌讳中原人说自己是蛮族。把泰伯、仲雍说成吴王祖先,吴人就是文明人了,至少是曾经文明过的人。季康子缺席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关于有若长得像孔子的问题,孔门弟子其实都有那么点猜测,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比孔鲤小二十三岁,后来孔子去世了,众弟子就让有若坐在孔子的座位上,接受众人拜见,这也和周礼晚辈给隔代的先辈当“尸”,接受祭祀的习俗吻合。
孔子特别在意男女关系,他专门说过:诸侯不应该纡尊降贵,跑到民间猎艳“渔色”。 3 说这话的大背景,恰恰是他那时代还有这风气。
孟孙、叔孙两家的武装联合构成了右军,由孟懿子的儿子孟彘担任主帅,他这时还没到20岁的成人年龄,被称为“孟孺子”。孟家虽然同意参战,但心里还在迟疑观望,集结时间比季氏的左军晚了五天。左右两军都是接近一万人的规模,当时制度就是“万人为军”。
齐鲁这场郊之战,在春秋不算什么有影响的大战,但对孔子师徒很有意义,因为弟子们都崭露头角了。鲁国三桓专权的局面已经彻底没有活力,需要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物来挑大梁。冉有带着步兵用矛冲锋,也不是春秋贵族战争的经典打法,而是战国战争的先声。
更厉害的是闵子骞,季康子想让他当费城宰,他就是不答应。因为在他看来,费城宰是季氏的职员,不是国君的大臣,身份太低(孔子年轻时候就没这底气)。而且,即使国君来任命他,无能无道的国君他也不接受,宁可在汶河边当个隐士。
孔子的多数学生,当了官就要按掌权者的意志行事,难再实践老师当初教的“道”了。冉有给季康子当大管家,最有势力,但孔子对他的不满也最多。
在孔门弟子里,冉有的身份比较模糊,我们不知道他出身于什么家庭。从他的作为和受到的待遇看,应该不是贵族出身。他是孔门弟子里面最善于钻营的,有勇有谋,但最终也没能挤进世袭贵族的那个圈子里。
双方僵持了半天时间,赵简子甚至考虑和吴国人打一仗,索性分个输赢。这时的夫差有个秘密:就在他带大军离开吴国之后,越王勾践发起了进攻,打败了吴军,吴太子也战死,但吴都城暂时保住了。求援的使者接连赶来。夫差担心消息泄露军心动荡,下令秘密处死这些使者,一晚上就在帐篷外杀了七个人。
孔子最后一次返回鲁国后,正式编订了“六经”文本,这是他晚年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后世又成了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经”就是经典文献,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孔子一辈子“述而不作”,他没往六经里面加什么自己的东西,就是个编辑整理者。下面分别介绍“六经”的内容,它们和孔子的关系。
跟随鲁昭公出逃的臧昭伯,他家就有一个祖传的龟壳,很大,谁都舍不得用,给这个龟壳专门盖了间华美的房子,一代代传下来。到臧昭伯这辈,被他堂弟臧会偷出来了,拿它给自己算了一卦。他算的问题是当君子好,还是当小人好?结果是:当小人好。他从此就专门研究怎么搞乱臧昭伯家,后来他投靠了季氏,臧昭伯反对季氏,追随昭公出逃,季平子就让臧会当了臧氏的家长。臧会感叹:不服不行,这龟壳就是灵验啊。
他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降低了,同时又注意到了一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这么发展下去,就是要总结一套尽量客观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如果那样,不仅是孔子思想的重大转型,中国哲学史、学术史也要重新书写。可惜孔子不久就去世,无法弄清楚了。
贵族家有自己的家谱、家学。穷家出身的学生,只能靠孔子抄出来的《春秋》学历史。孔子很重视历史教育。他说,光讲大道理,不如讲事实深刻、明白, 21拿历史和现实里的兴衰成败,当后人的借鉴。
在《春秋》和《左传》结束后,就是孔子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可靠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战国的前半段列国搞“变法”的那个时期,几乎是历史的空白。所以孔门弟子们的事迹就不像孔子本人这么清晰。春秋那些老牌诸侯国怎么衰微的,战国新兴的“七雄”怎么通过变法崛起的,有效信息都很少。战国后半段的史料多了一些,但也不是很可靠,多数是《战国策》的说客故事,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小说。
具体到“六经”,孔子有一套标准,为了对付《诗经》的愚,人应该“温柔敦厚”,不要太情绪化;对付《尚书》的诬,人应该“疏通知远”,就是别拿古书太当真,用生活常识来驾驭古史里那些过于离奇的东西;对付《乐》的奢靡,人应该“广博易良”,就是兴趣广泛一点,考虑的问题多一点;对付《易经》的贼,人应该“洁静精微”,别老想用占卜算命追求功利性的目标;对付《礼》的烦,人应该“恭俭庄敬”,既老实诚恳,又知道节俭和简约;对付《春秋》的乱,人应该“属辞比事”,就是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背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理解前人做那些离奇的事情,是有他不得已的大环境。
孔子整理“六经”,就是他按诗、书、礼等六个主题收集、拼凑了比较完整的文献,都可以正式叫一部书了。这工作有点像收集动植物标本,要花很多年的时间,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要花很多钱和抄书的精力。
另外还得知道,在传统时代,特别是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不能识字读书。在这种“无知识”的汪洋大海里,老书生们皓首穷经,维持的是一个很珍贵,也很脆弱的文化灯火。人类两千年前的很多古文明都没有传到今天,他们留下的一点碑刻、古书都没人认识了,成了“死文字”。还在薪火相传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几家,中国的汉文化是其中之一。
如果没有孔子系统整理的话,“六经”就只是些保存在不同主人手里的零散篇章。下面紧接着就是战国的大变法、大战争时代,战国人对上古历史、贵族社会的历史都不关心,更不会有人做这种工作,这些零散篇章会大量散失、失传。再经过秦始皇焚书,战国以前真要成为历史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