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十二中的常社卫老师在他的《课题伴我成长》里说了他做课题研究一年多的心路历程:一度热情——一时迷茫——一点触动——一路反思——几多收获。给我启发。
胆小是两面的。常老师说他是胆子很小的人,因为在课题开题之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所以,他的开题报告幸运的通过了。和常老师相比,我也是胆小之人,只要学校布置一项任务,我总是赶紧完成,决不拖拉,这样的结果是,事事都“先进”,个人自然得到了成长,但也同时遭到了一些冷嘲热讽,因为胆小,也没勇气和他人争高低,徒留自己郁闷。因为胆小,尽管工作二十多年,对于课题研究也参与了好几个,但都不是主持人,只是一个“打杂”的。因此对于课题研究还是比较模糊的。看来胆小是有两面性的。
外力助推成长。当常老师课题研究处于迷茫时,学校教科室让他每周必须写一篇反思,上传到教育博客,每周教科室检查一次,并每周在课题例会上通报结果。正是学校教科室制定的这些硬性条条框框强迫他行动了起来,走出了迷茫期。看来,有时候成长是需要“外力”助推一把。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参加的“教师成长写作营活动”,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水平能够提升,这个写作营是要交费的,哪天不写作就会扣除一元钱,虽然不多,但侮辱性有点儿强,所以,逼迫自己每天写一点,尽管它要求写不少于一百字,我力争每天完成千字文。这也是逼自己一把。当然,做这件事我也是经过充分考虑的,有了之前参加的朗读打卡和坚持简书日更两个活动做基础,我相信自己会坚持到底的。除了学校这个外力助推器,我觉得还需要参加一些怎样做课题的讲座。常老师就谈到自己到徐州参加第三届‘教师’‘个人课题’研讨会的感受。他说“人家也处于困境之中,人家也处于繁忙的教学之中,但人家为什么就能挤出时间来做‘个人课题’研究呢?反观自己,给人家有着相同的境遇,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人家的研究精神呢?”常老师的感受,很好的回答了一线教师不想做个人课题研究的理由。当然,听完讲座,还要及时反思积极行动。常老师也谈到了他的反思和行动。他说“学校教科室有硬性要求,为什么不趁此机会,督促自己呢?于是我不再每周临时抱佛脚,而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反思,随时随地进行记录,渐渐的我养成了反思的习惯,不仅在每节课后,我都会有意识地正式地反思一下并记录得失,就连走路吃饭的时间我也不放过,在结题报告中,我的‘围绕单元话题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观点就是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突然想到的。”有反思就会有改正,有改正就会有进步,有进步就会有成长。除了这些收获以外,常老师还说自己的微课题研究之路,虽然累,但对学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并促使自己积极阅读,我深有体会。
总之,常社卫老师,用自己微课题研究的经历证明:教师能做课题研究,而且做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也能给教师带来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