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
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总是希望通过阅读,从一本书籍、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开始,以自己的悟性与洞察为路径,走进作家、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例如,我对唐代诗人李商隐感觉是复杂的,他的很多诗词,我都读过,不过,我毕竟是诗词方面的外行,对他的诗词理解不透彻,更没能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即使我阅读过至少两个版本的《李商隐诗传》,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最近,由青年女诗人李让眉撰写的《李商隐十五日谈》一书出版,立即成为网上热搜,在豆瓣读书网读者评分中,达到9.2分。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从网上买到了此书。阅读后,加深了我对李商隐正反两方面的认识。李让眉对李商隐的剖析,与其他写李商隐传记的作者有很大的差异,不然,这本书在读书圈里很难达到这什么高的热度。
李让眉既不是唐诗研究专家,也不是李商隐的崇拜者,她只是兼具了扎实的学养、写诗的经验以及对人情世情的洞察。在书中,她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她对李商隐的还原,除去历史语境和艺术维度的考量,更有对一种可能的当代性的追索,从而揭示了李商隐是一个弱者的真实面貌。
读罢《李商隐十五日谈》,给我打开了发现李商隐内心世界的一扇门。从他的从政、他的情感、他的婚姻等等,串起一个现实中活生生的李商隐。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必然会对他的诗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李商隐人生经历的梳理中,我们也就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处于时代大潮中不断起起伏伏的文人及其命运。
就以那首有题目的无题《锦瑟》为例,这首诗最初也没有题目,后人按照古诗的传统命名法,将其称为《锦瑟》。千百年来围绕这首诗的解释有千千万万,但没人可以确凿地说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到底在说什么?其他的无题诗也近于此,因为无题所有没有确凿的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李商隐在表达怀才不遇,也可以认为他在抒发爱而不得,或者认为这只是他在托物自叹。
人间永远不可能再次得到一个原原本本的李商隐了。后世所有对李商隐的追问事实上都是一种构建,在这种构建中我们得到的只是千人千面的李商隐影子,而李商隐其人,恰如他众多的无题诗一般,存在于神秘之中,游离于确定之外。但好在我们还有确凿留存的诗词来走近李商隐,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探讨李商隐的意义所在。
不过,要真正理解李商隐,我的看法是,应该把他的人生经历好好梳理一下。这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任务:我们知道历史无法还原,但依旧需要给历史描出一个面目。对于李商隐而言,最重要的历史面目无疑是那场延续40年的“牛李党争”,李商隐四十余年的人生几乎都笼罩在这一残酷现实的阴影之下,他也因此承受了历史学家的骂名。
或许是,李商隐生错了时代。他虽然对从政有着美好的理想,却从没有好好研究政治游戏的规则。他单纯如赤子,所做的一切皆是出自本心——他在做人生的所有选择题时都把感情放在了第一位,却似乎从没有想过那样的选择会被他人怎样误读,也从没想过那些选择会给自己的命运造成什么影响。
总归一句话,李商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弱者。出于感伤的性格、脆弱的心灵、纤细的情感,处世之际往往过度夸大周遭世界的威势与压迫,以致产生浓厚的受虐意识而极度的自怜情绪。这不但直接引发过多的眼泪和绝望,也使得李商隐往往只能将外事外物向内心层层纠结而作茧自缚。
著名作家王蒙一提到李商隐,就有一种痛苦的感觉。王蒙在《诗歌译诗李商隐》一书中写道:“李商隐太纤细,太精致,太多情,又太虚荣,太脆弱了。在他的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男人的志大才疏,顶不住命运,放不开功名,梦想着富贵,自恋自怜自叹,唧唧咕咕沥沥,忍不住寂寞,憋不住牢骚……的毛病。弱者,你的名字是中国文人,你的名字就是诗人李商隐。”
我觉得王蒙对李商隐的评价恰如其分。大病无因,大情无端,大难无兆。命运,的的确确对李商隐的人生开了一个玩笑,虽然我们对他的诗词作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无法掩盖他是一个弱者的事实。不过,李商隐也是幸运的。从悲剧土壤中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李商隐诗词”就是来自如此凄苦人生的结晶,至今犹然见证着那不死的、悲怆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