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的定义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在单反相机上的最大的做用,就是使白色还原成白色的一种工具。
白平衡的实现靠色温
色温(赤裸裸的百科定义):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光源的颜色成分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这就是色温。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正午阳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 K,阴天色温6200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K。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阴天的湖面色温较高,表现为蓝色(下图为光影17585作品):
傍晚的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下图为Peter Stewart作品):
如何准确的色彩还原
白平衡的定义已经说明了,使白色成为白色需正确的使用白平衡,一般数码相机都有多种白平衡模式应对不同光源下色彩正常还原的需要。常见白平衡模式为:自动、日光、多云、阴天、钨丝灯(白炽灯)、闪光灯、荧光灯、色温值等 。
在有些环境中,常用的白平衡模式,并不能满足专业需求,这个时候你需要色温的帮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色温值,只要使用正确的色温值,便能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
晴天日光5400k 阴天 6000k 阴影 7000k 闪光灯5600k日落前3800k 日落后3200k 黎明前8000k 晴朗草原 5800k煤油灯2200k 暖黄节能灯 2600k 冷白节能灯 4000k白炽灯2800k 阴天雪地 6000k蓝天雪地 6800k室内自然光:上午十点 5000k中午5300k下午三点 5100k(以上色温值只是约数。)当然有的时候正常色温值也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情况很多相机都提供了手动预设。
想要获得最准确的色温,那使是使用手动预设白平衡。手动白平衡一般是利用白纸或者用18%的灰卡(因为纸色的不同,所以建议使用专业的色卡。)放在光源下,再用相机测量白纸,以确定白色平衡,具体设置方法可以参见相机说明书。
复杂环境下如何设置白平衡
有些现场环境中多种光源时,会产生多种色温,这个时候因我们只能以主体的光源为优先。举个例子,在室内窗边的书桌,窗外阳光照射进来,那是日光色温;桌上有灯泡照明,那是温暖色温;加上室内有荧光灯,属偏蓝色温,我们相机不可能全部校得都准确。那怎样办?方法就是以主体光源为准,其它当为带出气氛的背景光,例如我们拍书桌,就用灯泡白色平衡;想拍窗外侧光的柔美,就用日光白色平衡。
打破色温的束缚,让暖更暖,让冷更冷。
一直以来,做为一个摄影师或者艺术爱好者,敢于打破常规才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高于环境色温的应用:如图,傍晚的色温较低(傍晚的色温值3200 K),此时如果使用高于的傍晚色温的色温值,便会得到一张暖调的傍晚照片,这样更能表现和烘托出傍晚色彩和火烧云的艳丽。(下图为Tommy天宇作品)
低于环境色温的应用:如图,阴天的色温(阴天的色温值为6000K)较低,此时如果使用低于的阴天色温的色温值,便会得到一张偏蓝的冷调人像照片。(下图为TJ Drysdale作品)
冷调和暖调
上面提到了故意使用错误的色温值,获得的冷调人像和暖调傍晚张照。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升阶,使用不同色温值的光源来获得让冷中有暖,暖中有冷,冷暖对比的照片。
如图,处于阴影中的山洞(色温为6800K)与火把(色温值为2200K)这两种不同色温的结合,使画面产生冷暖对比较的色彩对比效果。
如图:(下图为Tobias Ryser作品)
如图:(下图为Eric Par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