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阅读笔记第262/ 365天
今日阅读《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彭凯平 闫伟 著
第一章,积极教育——孩子幸福人生的蓝本。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人们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时,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积极的或消极的。这两种态度会真实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与生命质量,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当下,更会长期地作用于我们的人生。
人们面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会对我们的人生、未来产生哪些影响。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如何面对消极,更要意识到如何掌控积极。于是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对人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研究三类问题。:
第一,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愉快、感恩、成就,爱、幸福等。
第二,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天赋、个性、力量、兴趣、价值、自我实现等。
第三,积极的环境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整个社会等。
积极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的力量,积极的认知习惯与积极的行为方式。
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充沛活力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了积极的情绪、投入式的体验、亲社会行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以及良好的人际与亲密关系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
1.让我们在跌倒多次后仍然有意愿,有勇气,有能力爬起来。
2.能促使我们不断的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痛苦与艰辛并最终拥有丰富而灿烂的人生。
3.让我们哪怕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却拥有着内圣外王的伟大情怀,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积极教育培养品格优势
将积极心理学的科研成就应用于教育,就是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的科学基础,不仅限于积极心理学,还有教育科学,文化科学,认知科学与生物科学等。
科学证明,积极教育点燃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活力,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动力与朝气。积极教育会带给孩子巨大的幸福感与意义感,这个过程将从内到外的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积极教育方式不仅对改善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发展推动作用,对于已经发育成熟的成年人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终身教育与成长性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意义和影响更为巨大。
积极教育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快乐教育。
积极教育是我国古代先贤圣者,提倡的至善至理的一种回归。
三、父母之道: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环境下长大,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所以父母的行为状态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
当父母心态阳光、积极、乐观,做事专注、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当下生活感到满意、幸福,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看到和感知到这些状态,继而自己也向着父母的状态发展。
家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育观念——棍棒之下出孝子,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经常被打骂、否定、无端束缚的孩子,其大脑产生器质性损伤的概率更高,而且对孩子的理性、智慧、创造性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棍棒下面不一定会出孝子,但一定会出心理叛逆的孩子。
积极心理学为家庭教育指引了科学的方向,同时也向父母们传授了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学习积极心理学,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方向的引导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四、积极教育是顺应天性的教育。
1、不止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幸福。
孩子生活不能只为了学习,还应该过得开心愉悦。积极教育不仅能让孩子产生正面的学习效应,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当今的时代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其实比单纯的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更有价值和意义
2、积极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是靠灯斗争,也不是靠战争和掠夺来实现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和交流。未来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领导感染他人才是真正的本领,而积极教育恰恰就是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具备这些能力和优势。
3、积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需要拥有机器所不具备的6种能力,即审美力、毅力,快乐力、表达力,同理力和共鸣力。而积极教育恰恰就是面向未来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是让孩子不仅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还拥有更多的灵性,悟性,善意和更高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