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丘
佚名〔先秦〕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译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诗体化裁】
读《邶风·旄丘》感怀
旄丘之葛延节均,国弱唇齿相依存。
驻兵不动待盟友,静伏时久必有因。
狐裘蒙车无定辙,叔伯兄弟难同心。
琐尾之子流离辈,千呼万求不耳闻。
【注释】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yán):通“延”,延长。
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时日。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何其:为什么那样。
以:同“与”。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非。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靡:没有。
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
同:同心。
琐:细小。
尾:通“微”,低微,卑下。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
褎(yòu):聋;一说多笑的样子。
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鉴赏】
此诗脉络清晰,递进有序,《诗经传说汇纂》引朱公迁所谓“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讽之,四章直责之”,将其篇章结构说得清清楚楚。
诗一开头,借物起兴,既交代了地点和季节,也写了等待救援时间之长。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翘首等待援兵,但时序变迁,援兵迟迟不至,不免暗自奇怪。不过由于要借卫国救援收复祖国,心存奢望故而尚未产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而来,用宽笔稍加顿挫,“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黎臣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卫国出兵缓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军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缘故,暂时不能发兵;用赋法代为解说,曲尽人情。
第三章“狐裘蒙戎”一句紧扣上两章,说明自己客居已久而“匪车不东”。黎臣已经有所觉悟,“我有亡国之状,而彼无悯恤之意,我有恢复之念,而彼无拯救之心”(《诗经传说汇纂》引邹泉语),知道卫国无意救援,并非是在等盟军,或者有其他缘故。因幻想破灭,救援无望,故稍加讽谕。
第四章用赋法着意对比,黎臣丧亡流离,衣衫破弊,寄居他国,凄凉萧索,而卫国群臣非但毫无同情心,而且袖手旁观,趾高气扬。诗人有些出离愤怒了,他批评卫国群臣装聋作哑,见死不救。诗人通过双方服饰、神情、心态的比较,黎臣彻底痛悟,不禁深感心寒,于是便直斥卫国君臣。
此诗作者虽然寄人篱下,但诗意从委婉地询问的口气到直指卫国统治者不同心同德的嘴脸,写得很有骨气。
【创作背景】关于《邶风·旄丘》一诗的背景,历来有多种说法。《毛诗序》及郑笺等以为是黎臣责卫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篇与《邶风·式微》均是黎臣劝君归国之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是一些流亡到卫国的人,请求卫国的统治者来救助,但愿望没能实现,因此写此诗表达他们失望的心情。
【思考分析】
卫国作为周王朝的一方诸侯,爵位为公爵。虽然地域不大,但比较富庶,人口众多,人才济济。在春秋时期,过得还算是有滋有味,比较有形象感。黎国是侯爵国,爵位和辈分都低卫国一等,应该是卫国的附属国。按道理,黎国既然把国家和百姓的安全都交给卫国了,黎国有难,卫国就应该出兵出力;可遗憾的是,卫国只是嘴上答应,就不见行动。这当然会让黎国君臣失望。从历史已经演示出来的结果来看,卫国的确是不具备大国风范。等战国七雄胜出,它也就退出历史的舞台,消失于茫茫的战火烟尘之中了。
分析卫国不出兵救黎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第一,卫国当政者不具备战略眼光,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当时,如果卫国出兵,虽然有一定战争风险,国家支出会增多,但作为外援,一支生力军,御敌于国门之外,既锻炼了军队,又相当于开疆拓土。可是,卫国还是没有行动。
第二,侵略黎国的北狄比较强大,卫国有些害怕惹麻烦。这就是缺乏胆略的问题。其实卫国也可以利用大国的身份,再联合一些其他诸侯共同解决问题。可是,卫国还是没有行动。
第三,卫国偏小,周围大国环伺,顾忌轻易出兵,会受到大国侵扰。这个似乎可以站住脚,但实际上,卫国和周围的晋国、鲁国都是兄弟之邦,和齐国又有姻亲关系。在外交上,卫国还是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国际环境。
第四,其实,卫国真正不出兵的理由,在于卫国君臣,群视短浅,只顾眼前,贪图享乐。从“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帮什么样的君臣。
写及此,我忽然想起北岛的几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卫国见危不救,背信弃义,其实也是为自己挖掘坟墓。战争永远向强者低头,那些贪图淫逸,苟且偷安的懦弱之辈,只能沦为肥胖的猪羊,成为下一个侵略者屠宰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