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本书的名字,还是从董宇辉的直播间,一搜豆瓣评分还挺高,还是矛盾文学奖作品,所以想来还是看一看,于是让妹妹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前后断断续续翻看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算是翻了一遍,简单谈谈感想。
先说写作手法,以第一口吻来讲述,以时间轴正序方式来表达,可以让人读起来轻松加愉快,不需要太多的思维转换,故事也显得更连贯。
其实故事本身也不复杂,位于东北地区鄂温克族人几代人的日常琐事,生老病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物的经历变化。民国,抗日,内战,建国,文革,改革开放,一直到90年代,围绕着一位九十岁老人跨越的历史进程展开,偏安一隅的宁静到越来越被外界所同化,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幸福感倒没有日益变多。
写作的笔法一看就是位女性作家,细腻而柔软,和大刘的三体以科幻见长大相径庭。但是对于人物的描写过于流水化,显得不够丰满,所以此书也难以和传世佳作那样走进更多人的内心。文中也有大量的对于组内萨满事件的描写,让人觉得很新奇,同时也因此让部分读者觉得本书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这个我倒不以为然,本书既不是对一个民族的写实也不是对社会人文的素描,只要相关表达可以对人物的描写更加丰满,倒无伤大雅,而且说起中国神话故事,这些不更是封建迷信,不影响国人对此的喜爱和讨论。文学的表达本就是多元的,以人的主观表达为主,基于一个或多个主旨来展开对人对事的描写和刻画,都是可以的。
从书中历史背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心态的影响,不难看出,社会中人类的交互也越来越紧密,很难再有100年前那种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存在,但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和互帮互助变得越来越稀少而珍贵。如今年代更是如此,一个城市几千万人,一个小区几千甚至上万,一栋居民楼里都有大几百号人,可是人却越来越感到孤独。回想小时候夏日晚饭后大家在胡同里围坐在一起的情景,也不过是20年前不到的时光。每次回到老家,奶奶都会说以前学校院里的谁谁不在了,现在只剩下谁谁谁的时候,心里不免唏嘘,奶奶也已是近90岁的老人。时光啊,从来都是匆匆而无情。我的老家未来也会像鄂温克族人那样的家乡一样,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逐渐消亡,只存在于某一部分人的记忆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