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梁静茹的《分手快乐》里面唱到“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人们似乎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所以,倘若感情不顺,皆归罪于自己遇人不淑,而倘若还在寻找Mr./Mrs Right,更是小心谨慎,生怕错付了人。
一、
为什么还没有找到另一半
身边有不少女性朋友,从小学霸,一路名校、名企,做得了学术、聊得来艺术、过得好生活。然而,想必你们猜到了,她们的唯一苦恼是,缺个另一半。
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里面,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一直努力向上,就什么都会好。仿佛走到山顶,自然会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男人在等着。
很多乖巧的女孩子,就这样一直努力,考上名校、变成学霸、努力拼事业、过生活,然而,爱情还是没有如约而至。
大人们说好的幸福,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呢?
是否因为她们的选择范围太窄?
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现在的选择已经够多了。互联网的出现,已经让择偶的范围史无前例地扩大了。从前,我们只能找方圆十里的人结婚,成亲之日才第一次见面,也未见得不幸就比现在更多。
综艺节目《十周嫁出去》里面,整个节目组在全球范围内,为安又琪征集结婚对象,最后也没能把她嫁出去。
可见,是否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不是选择范围的问题。
那么,是否因为她们太挑了?
这似乎是唯一解释得通的理由。明明有那么多同学同事以及同学的同事,经济状况不错、性格温和、外表尚可,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呢?
不仅周围人这么认为,连父母都会这么想,甚至到最后,连当事人自己也隐约觉得:我之所以还没有嫁出去,好像是因为太挑了。
我反对太“挑”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把爱情中的两个人物化了,把双方的条件转化为可用于交换的价钱。
不排除有部分人,将自己的相貌、学历变成了一种可用于交换的资源,来交换他们想要的另一种资源,比如说物质。然而,至少我身边的大部分人,是不愿做这样的交换的。
所以,似乎不是选择范围的问题,也似乎不是太“挑”的问题。
我问过她们,得到的答案是,她们一直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人,可以有“托付终身”的感觉,她们谨慎地对待这样重大的人生选择,因为这关系到后半生的幸福。
我们对待爱情对象的选择,比高考选择学校和专业要更加谨慎。因为,专业可以转,对象可不想换。
难道我们不应该谨慎选择爱的对象吗?
二、
误以为爱的问题是对象问题
美国TLC电视台拍了个纪录片,比较美国的自由婚姻和印度的包办婚姻。做了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包办婚姻比自由婚姻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另外,印度也有一项研究,考察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在时间上的变迁,他们发现,刚结婚的两年内,自由婚姻的爱情值要远高于包办婚姻,可是五年后,自由婚姻中的爱情值下降,而包办婚姻中的爱情值却稳中有升,最后还完胜自由婚姻了。
这么说来,对幸福婚姻来说,跟谁开局、怎么开局似乎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相处?
如果我那些朋友们,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的婚姻,那么在找对象这个环节上,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似乎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其实,对于幸福婚姻来说,爱的能力远比爱的对象要更加重要。当然,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双方,包括爱的对象,更包括自己。
我在之前关于选择的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要骑驴找马?中,曾经提到过,我们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冲动,让所有的机会都开放着,让所有的路都通着,不愿堵上任何一条。然后,我们每天就在各条路之间疲于奔命。
所以,我开头所说的那几位朋友,她们尚未找到另一半的原因,不是因为选择太窄,也不是因为太挑,而恰恰是因为,她们把对象看得太重要了,以至于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进行纠结。
虽然说,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追求完美、仔细斟酌,也不能说哪里错了。可问题是,哪里有完美的对象呢?
我曾经陪朋友去相过亲,也给别人牵过线。每当这种场合,聊天的话题总是两类。
一类是生活层面的,比如,打算在哪里安家、父母身体是否安康、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这是为了看对方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满足今后的生活需求。
物质条件相差太大、婆媳关系不好相处、缺乏共同爱好……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婚姻关系破裂的雷区,是需要预先设防的。
一类是精神层面的,聊聊艺术,聊聊哲学,聊聊经济,看对方的知识见地能否胜任自己的soul mate(灵魂伴侣)。
若有半句不投机,就会认定,这么肤浅的人,我们怎么可能在一起生活,怎么会有共同语言?
即便两类话题聊下来,发现双方挺合拍,问答也没什么疏漏,然而还是转念一想,这样滴水不漏的人,会不会太无趣?一辈子那么长,没点幽默感,要怎么扛过生活中那些无光的日子?
她们轻易地能够通过衣服质感、举手投足、谈吐气质,一眼看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很快地贴上标签、进行归类,旋即又很快地判断:看,这类人,是不适合我的。
其实,有些人一辈子没见识过什么大的世界,甚至一辈子不走出自己的城市,偶然遇着一个人,也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
偏偏是另一群人,有了见识,有了智慧,反而不容易幸福了。
因为,人生的悲哀在于,无论爱情还是婚姻,有时候需要的是糊涂而非通透,是知道合适时机装傻的“小聪明”,而不是看穿人心的“大智慧”。
三、
爱的能力比爱的对象更加重要
这种“唯对象论”“爱对人=婚姻幸福”的想法,在未婚的时候,只是徒增寻找的时间成本,然而,如果进入婚姻,依然怀有这样的想法,却会产生极大的伤害。
我一个朋友,结婚两年,有自己的孩子,她说,她现在觉得非常痛苦。
她经常看那些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文章,这些文章鞭策入里、引经据典地告诉她,找一个不合适的对象,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她对照着那些文章跟我说:“你看,我是个情感上挺没安全感的人,我需要的是暖男,可他却是一个事业心重的人。我是个孤独感很强的人,所以需要陪伴,可他却经常没有时间。”
“另外,我有自己的工作,不能把时间都投入在家庭上,可他却不太会照顾孩子,帮不了我。我当初在选对象的时候,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多看看清楚呢?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些点呢?”
总之一句话:她现在流的泪,都是当时挑选结婚对象时脑子进的水。
周边的单身朋友也深以为然,然后引以为戒地把这些要点加入到自己的择偶观里面。
但是,她忘记了,她当初是如何被一个让自己崇拜的男人所吸引,如何被他的浪漫所打动的。
她也忘记了,她犹豫了2年才答应交往,他们相处了6年才结的婚,在选择对象上面所花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其实仔细来想,情况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她的另一半,虽然事业心强,但每次出差,不管事情结束之后是多晚,都会当天回来陪她和孩子。虽然并不精于照顾别人,却每每在节日的时候给她一份大大的惊喜。
事实上,我们把婚姻幸福诉诸于找到一个合适对象这件事上,不仅过于绝对,而且非常有害。尤其当我们已经走进婚姻的时候,杀伤力非常大。
因为这样的“唯对象论”,我们对婚姻幸福的期待会很高,因为我们会认为,既然最困难的对象问题已经解决了,没有理由不幸福啊。
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会认为自己需要改变,而会怀疑对方是否合适。
这样的想法下,我们鲜有自省,不会意识到“爱是一种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
四、
爱的能力就是,在做自己的前提下,妥协一些让对方舒服的部分
弗洛姆说,“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所以,我所认为的爱情,是体察情感、互相妥协的一种能力,而不是依赖于只能维持三四年时间的多巴胺(事实上,吸毒和酗酒比爱情更能够刺激你分泌多巴胺,如果你要的仅仅是这样一种激情的话)。
我们体察到对方的情感,进而为了让对方更加开心,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付出自己原本很珍惜的东西。
所以,无论是选择对象,还是与之相处,在判断爱情的时候,都无法用一个标准适用于所有人,比如,“你不愿意付出时间/金钱,所以就不爱我”,这种想法未免太过简单粗暴,因为在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里,同样的时间或者金钱,他的付出其实是不同的。
就像我朋友那样,大学时候他陪你逛逛街,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说明他有多在乎你。可他处于现在的状态,付出时间却是万般不易,肯尽全力来陪伴你,已是非常在乎。
当然,所有的付出都需要有限度,那就是不能完全失掉自我。
如果我朋友认为,另一半就是要天天陪伴自己、照顾孩子,而在她先生的价值体系里,对事业仍然有些追求。那么,这样的冲突就是无法调和的。
所以,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在做自己的情况下,妥协一些让你们彼此都舒服的部分。
后记(送给身边依然单身的朋友们):
第一,爱的对象没有爱的能力重要。
不妨收起那种一眼洞穿人心的“大智慧”,跟那些一眼看起来没有让你讨厌的人,相处看看。你恋爱的经验还没有多到,看一眼就知道对方跟你在一起是否会幸福。
第二,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是件需要付出和妥协的事情。
如果决意要进入,要么找一个不需要你妥协太多的人一起,要么找一个,让你甘愿妥协的人一起。
第三,开头提到的,父母老师所说的“要努力,要做更好的自己”,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做好自己就会有爱情来临”。
他们是在煞费苦心地为我们营造一条后路——当你发现爱情不如想象中那么梦幻的时候,你至少还可以独自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