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修宝 周一贯 语文建设杂志 2024-04-11 15:55 北京
(本文约6811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教材解析】
《司马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仅用30个字,就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了。课文中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嬉戏时,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司马光“持石击瓮”,救出孩子的惊险场面。本文语言十分形象,富有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司马光在这危急时刻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对比中,表现出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同时,也表现出司马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本文是中华经典智慧故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司马光》虽然篇幅短小,却运思精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学情分析】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要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不追求逐字逐句地理解;要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运用文白对照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时要正确把握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在文本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人物品质,学习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能够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学习并运用中华智慧故事中的思维方法。
一、识文言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提到司马光,你会想起什么故事?
生:司马光砸缸。
师:既然你们都知道这个故事,那一定对司马光有一点点了解吧。
生:他的姓不是“司”,而是复姓“司马”。
师:你还知道哪些复姓?比如……
生:诸葛。
生:欧阳。
生:东方。
生:上官。
师:传说司马光砸缸后救出来的那个小孩叫上官尚光,起初他叫上官尚,后来为什么改为上官尚光了呢?这与一个故事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先默读介绍司马光的文字。(PPT出示司马光简介)
师:司马光小的时候天资聪颖,一提到他,脑子里就会想起?
生(齐):司马光砸缸。
(PPT出示原人教版课文《司马光》)
师:再温习一遍这个故事。
(学生默读)
师:把这个故事浓缩成30个字,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PPT出示统编版课文《司马光》)
师:课文都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意思基本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那我来考考你们。如果这个小故事不叫“司马光砸缸”,从今天学的这篇课文里找出一个词填在“司马光”的后面,你认为应该填什么?
(PPT出示:司马光 )
生:击瓮。
师:为什么?
生:因为“瓮”就是“缸”的意思。之前的故事是“司马光砸缸”,这里换成“击瓮”,意思是一样的。
师:你们都认为“缸”就是“瓮”吗?一会儿我们再来研究。“司马光砸缸”是用现代文写的故事,如果换成“司马光击瓮”,这篇课文就变成了?
生:文言文。
师:这是教材里的第一篇文言文,它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生:它的字数变少了。
师:只有30个字。
生:现代文字数有点儿多,读着有点儿麻烦。“司马光击瓮”就感觉非常短,但意思很清楚。
师:字数少,意思却很丰富、清楚。
生:文言文比较有文学的感觉,现代文有点儿像大白话。
二、读文言
师:同学们都知道司马光的故事,那我们还学它干什么呀?
生:因为文言文中有的字很难,所以要把它读会。
师:下面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读文言”。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第二个任务是“学思维”。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可是有一个问题却从来没想过,一会儿我们得认真想一想。
1.正确流利读
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首先,要正确、流利地读。哪位同学来读?
(学生读文,“瓮”字读得不准确,教师纠正,学生再读)
师:挺好的,读正确了。谁还能读?
(两名学生分别读)
师:看来好多同学能读正确。能不能读得特别流利呢?我提一个小要求:请连续读三遍课文,要一遍比一遍?
生(齐):快。
师:对,读得快,就说明你读得很?
生(齐):流利。
师:来吧,读三遍,要一遍比一遍快。
(学生自由读)
2.恰当停顿读
师:读文言不能只图快,还要学会恰当停顿地“慢读”,你认为应该在哪里停顿呢?
生:在“足跌”后面停顿一下。
师:为什么?
生:因为“足跌”“没水中”是说他站在瓮边上,一失足,不小心掉进水中。
师:是的,要根据意思来停顿。老师教你个好办法,请你圈画出文中表示人物的词语,看看有几个?
(学生圈画后读:群儿、一儿、众、光、儿)
师:这些表示人物的词语的意思,你们都懂吗?
(学生分别说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在表示人物的词语后面画个斜线,表示停顿。画完的同学自己练习读一读,停顿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儿。
(学生圈画,自由练读)
师:请你读一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好停顿。
(学生读文,停顿恰当自然)
师:真棒,掌声送给他。
3.释字解意读
师: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停顿,还要读懂意思。来,我们继续聚焦“击瓮”,先来说说“瓮”字的意思。
生:我觉得“瓮”应该是大缸。
生:通过注释,我发现“瓮”的意思是指口小肚大的陶器。
师:他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学习文言文要去看?
生:注释。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瓮就是缸,它们其实不一样的。缸是口大底小,而瓮是口小肚大。所以司马光“击瓮”,不是“砸缸”。
(PPT出示下面的图)
师:“击瓮”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击破瓮。
师:他用了一个特别好的办法,给“击”组了一个词?
生:击破。
师: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运用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注释法”“组词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击瓮”可以换成?
生:砸瓮。
师:前面还可以加一个词。
生:使劲地。
师:请你像理解“击瓮”一样,把其他句子的意思都读懂。
(学生自由说)
师:现在大家还有哪个字的意思不太懂?我们一起解决。
生:我不太明白“众皆”的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大家都。
生:意思是大家都跑去找大人了。
师:请同桌间一人读原文,另一人说意思,然后再交换。
(学生练习互动,教师巡视,随机听一组学生练习说话)
4.文白对答读
师:两句话,七个分句,请这一列的七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人一句说说意思。
师:他们说的时候,你们仔细听,看看能不能比他们说得还好。我读得快,你们要说得好。
师:群儿戏于庭。
生: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儿。
师:一儿登瓮。
生:一个小孩儿登上了瓮。
师:足跌没水中。
生:小朋友失足跌落在水中。
师:众皆弃去。
生:其他小朋友都跑开了。
师:光持石击瓮破之。
生:司马光拿着石头用力把瓮打破了。
师:水迸。
生:水都流出来了。
师:注释里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
生:涌出。
师:对了!儿得活。
生:小孩儿因此得活。
师:“得活”可以怎么说?
生:小孩儿得救了。
5.化为故事讲
师:意思都能说清楚了,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故事讲出来?要求讲得生动有趣,怎么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呢?
生:加上自己的话。
师:对,展开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配上动作,请同学们先练一练。
(学生练习讲)
师:刚才有同学推荐你,请你到前面来讲。
生: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朋友爬上了一个瓮,在上面玩儿,他一不留神,脚没站住,啪的一声,掉到了水里。其他小朋友一边喊一边跑着去找大人。司马光沉着冷静地想:如果我拿个石头把瓮砸破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于是,他拿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地往瓮上砸去。砰的一声,瓮被砸破了,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小朋友被水冲了出来,他得救了。他非常感谢司马光,他们一起玩耍,成了更要好的朋友。
师:讲得很好。你看,同学们都给你鼓掌呢!
6.有韵味诵背
师:课文会读了,意思都懂了,还能讲出故事了,真棒!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都会背了。今天放学回家后,请你给爸爸妈妈背一遍这篇文言文,背的时候要有韵味,怎么才能有文言文的味道呢?
生:拉长声音。
师:稍微拖长点儿声音。好办法,还有吗?
生:加上动作和表情。
师:想背给爸爸妈妈的同学,请起立。
(学生全都站了起来,齐背)
师:这位同学一边背一边用手做动作,还有好多表情呢。这位同学也特别好,他一边背,一边摇头,古人诵读古文的时候就经常……
生:摇头晃脑。
师: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音乐响起的时候,人就不自觉地沉浸其中了。让我们和着音乐,带着你的理解,有韵味地诵背一遍。
(学生诵背,教师提醒加表情、动作)
师:最后两句话特别关键,大声诵背!
生:水迸,儿得活。
师:应该是什么表情?
生:高兴!
师:哈哈大笑着诵背,水迸……
生:儿得活!
师:请坐,今天回家就这样背给爸爸妈妈听吧!
师:2004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司马光砸缸》的邮票,共三枚。这三枚邮票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最后一张邮票告诉我们:小孩儿得救了,小朋友们把大人也找来了,大家都在夸司马光。如果给第三张邮票配上一句话:众皆赞光,真( )也!同学们能在括号里加一个字吗?
(PPT出示下图)
生:众皆赞光,真奇也!
生:众皆赞光,真荣也!
师:此话怎讲?
师: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生:众皆赞光,真勇也!
生:众皆赞光,真慧也!
生:众皆赞光,真善也!
生:众皆赞光,真智也!
三、学思维
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司马光的“智”。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这个故事,有一个问题却很少关注:司马光在“击瓮”之前是怎么想的?别人都跑了,时间紧迫,一刹那间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生:别人都跑了,只剩我一个,该怎么办呢?
师:他还有时间问自己吗?那个孩子都已经淹没在水中了,这样想就来不及了。
生:他会想,别人都不救他,要是我也不救他,小朋友不就淹死了吗?
师:没有时间这样想啊!
生:他会想,我要拿石头把瓮击破,这样就能救出小朋友了。
师:一刹那间,可能来不及想这些,也没有时间想。当我们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立刻需要想出办法的时候,会……
生:会很着急。
师:着急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
生:跑去找大人。
师:我们真得好好学学司马光的智慧。明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冯梦龙写了一本书叫《智囊全集》,这本书收集了一千多个智慧小故事。其中,“捷智”这一章里收录了关于文彦博和司马光的小故事,我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PPT出示下图)
(教师边读文,边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话的意思)
师:文中还写了司马光的故事,跟我们今天学的课文……
生:意思一样。
师:只不过文字不太一样,我们再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俩都很聪明,都用智慧来破解难题。
生:文彦博想,他不灌水,球就不会浮出来。司马光想,如果没有水,小朋友就不会浮上来,就会沉下去,所以没有水,他就能得救了。
师:他说得有点儿乱,你们听懂了吗?
生:没听懂。
师:老师听懂了你的意思,如果这缸里没水了,孩子就得救了。一般人的办法是让人离开水,他的办法是让水……
生:离开人。
师:你的想法特别好,表达得再清楚些就更好了。我们沿着他的思路想下去,文彦博不能进去拿球,但是可以……
生:让球出来。
师:司马光不能进去救小朋友,但是可以……
生:砸破瓮让他出来。
师:我进不去,就……
生:让他出来。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
(PPT出示:逆向思维)
我进不去,就让你出来。
我下不去,就让你上来。
师(引读):我进不去……
生:就让你出来。
师:我下不去……
生:就让你上来。
师:这叫逆向思维。生活中好多地方都能用得上。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用到这个方法的,比如《乌鸦喝水》。
师:乌鸦够不到水……
生:就让水上来。
师:我们刚学过的《在牛肚子里旅行》,青头不能进去救红头,但是青头可以爬到牛鼻子上挠痒痒,让红头……
生:出来。
师: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考考你。我们马上要下课了,可是班主任老师不能到台上来接你们走。
生:那我们就自己下去。
师:他上不来,你们就……
生:下去。
师:那就下去吧,下课!
【评析】
看了杨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不禁击节赞叹:阅读教学之道,应当就是在“有限”的课文中去追寻育人的“无限”,彻底摆脱教师只游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讲深、讲透”,而一直陷落在课文情节分析的泥沼里。指导学生读课文是促进其精神发展和思维升华的必要过程,这就必须让学生从课文的“有限”中,去拓展更为开阔的“无限”,在广阔的视野中培育核心素养。《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杨老师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文中寻求“无限”的心灵提升呢?我试作以下分析。
一、阅读视野的“无限”
杨老师在介绍司马光时,引导学生说出“司马”是复姓,又引出复姓“诸葛”“上官”等,又从“上官”引出了司马光救下的孩子叫“上官尚光”,传说他开始叫“上官尚”,后来为什么改名为“上官尚光”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虽然答案不难获得,但其中的意趣令人再三回味。在学生开始阅读之时,教师以此神来之笔,让三年级学生读第一篇文言文,他们不仅没有了畏难情绪,而且激发了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司马光》篇幅虽短小,故事内涵却十分丰富。这启发教师若能根据需要和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往往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用有限的课文篇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言语梳理的“无限”
《司马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个问题,杨老师让学生先读原人教版的课文《司马光》,再读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司马光》。更为巧妙的是,杨老师伺机“考考学生”:如果这个小故事不叫“砸缸”,还可以叫什么?于是学生发现了“击瓮”。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借机指出“缸”与“瓮”是有区别的,“缸”是口大底小,“瓮”是口小肚大,并以图示区别。教师强调这一点,是有其教学价值的。一方面,现代文中是司马光砸缸,而文言文中却称“瓮”,这自然有疏通的必要;另一方面,瓮口小肚大,也给从瓮中救人带来了困难。于是,现代文中的“砸缸”,在文言文中自然就成了“击瓮”。显然,杨老师以“考考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这个环节中着重对文言与白话的言语进行梳理,有效拓展了有限课文中的“无限”,是颇为亮眼的一招。当然,在言文对照中拓展“无限”的做法,在本课中比比皆是,这里仅取一例而已。立足现代文,学习文言文,也是言语梳理中从“有限”到“无限”的一条通道。
三、参照阅读的“无限”
杨老师从《司马光》拓展到明朝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的文彦博和司马光的小故事,这一拓展可谓神来之笔,一为“灌水”,一为“放水”,发人深思,为之后的引发思辨埋下伏笔。参照阅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其所贵之处在于举一反三,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学生在参照中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还能在比较中激活思维,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参照阅读是学生从课本中的“有限”去拓展认知世界的“无限”的一条重要通道。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只是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也是阅读的普遍法则。这一点,也是杨老师的课堂上一个颇为突出的亮点。
四、思辨空间的“无限”
本课中,杨老师对课文内在思辨力的开掘是相当深刻的。从“司马光击瓮”救人成功引申出一般的救人方法,即总是想拉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是办不到的。一来,在场的都是孩子,没有力量把落水的孩子拉出来。二来,这又是一个口小肚大的瓮,更加大了把孩子从水里拉出来的难度。司马光却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不能把孩子拉出水,那便让水离开人,而击瓮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杨老师在这里没有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进一步引申到“就事论理”,点出这是一种逆向思维。一般来说,顺向思维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而逆向思维是人们不常用的,往往能解决特殊的问题。这显然是一种不常见的思辨能力训练,在课堂讨论中以小见大,让学生茅塞顿开。从常见中发现不常见的思维提升点,从课文的“有限”引向认知的“无限”,亦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五、文化视界的“无限”
这一堂课的选文是十分丰富的,许多题材是可以由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题,找到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戏剧等。不同课文的主题不同,会有相关艺术形式和作品来印证、参照,从而丰富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审美体验。这也是语文教师从课文的文化艺术视界进行拓展的有效方式,它同样是从课文的“有限”向“无限”的延伸。本课中,杨老师有着别出心裁的做法,如他用课件展示了三张邮票,并给第三张邮票配上一句话:“众皆赞光,真( )也!”引导学生在括号里加上一个字。学生兴趣大增,思维也十分活跃,“真奇也”“真荣也”“真勇也”“真慧也”“真智也”……这些发自肺腑的赞叹,使课堂气氛达到了巅峰。
“有限”与“无限”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命题,它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重构”,而并非“重现”。物象有限,意象无穷,阅读教学本来就应该是基于“有限”而又超越“无限”的人的精神再造和心灵升华。这正是杨老师这节课教学的理念、价值与魅力。
(杨修宝: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周一贯: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2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