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创新思考】最近几年,由太平洋西海岸传来接二连三的颠覆性创新大事,首当其冲的无疑是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星链和火箭回收,这个人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和成就,几乎成为全球人民的美谈;很多喜欢科技创新的人会思考,乔布斯之后诞生了马斯克,那么马斯克之后会诞生什么样的创新鬼才?不用等了,进入2023年之后就诞生了一个叫做“阿尔特曼”的人,他创造出来的“ChatGPT”(即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瞬间将全球的人工智能提到一个新高度。
阿尔特曼的openAI公司刚刚发布ChatGPT,我国无数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研发并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一时,弄得像是又一个互联网风口到来似的。可见,我们的模仿速度和能力确实是惊人的。但我们对ChatGPT的惊喜还没有过去,那边又传来一个颠覆性的创新成功:3D打印的火箭诞生了,它生生将原本要10万多个零件构成的火箭,降低到1000个就行,而且还真的升天了。
全球第一枚3D打印火箭是由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推出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就是蒂姆·埃利斯和乔丹·诺恩。我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也非常震惊,寻思着他们也真敢想敢做,竟然把发射到太空的火箭,用3D打印来完成,而从10万多个零部件,一下子压缩到1000个,这得节省多大的工序、时效和制造成本啊!什么样的人,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念头?什么样的人,敢这样去做创新实践?真的不敢想!
我知道,人类重大的创新发现和创造发明,80%以上得益于偶然事物的触发而柳暗花明的,但其背后的逻辑却是科学家们确定了研发的目标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然,所以我思考的是,一开始吸引这些科学家们树立研发目标的动力是什么?是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而想寻求突破?还是在日常工作中的某些发现或感悟?比如苯弗莱明的青霉素发明。
据说,弗莱明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他亲眼看到很多士兵并非死于对方的子弹,而是死于伤口的细菌感染,这令他非常震惊又很无奈。战争结束以后,他就开始着手研发能够消灭这种细菌的针对性药物,青霉素就被弗莱明发现。我不想延伸这个创新发明的故事,只是在思考,是什么动力驱使一个人去思考个人生存以外的东西?佛莱明是因为经历了战争,但经历战争的人多的是,为什么是他想到了要去发明这种药物?
我想起了飞机、汽车、电脑、电话、电灯、空调和互联网等新事物的发明人,这些科学发明人为什么都是M国人?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这么强大的创新动力?这让我想起两个人,第一个是埃隆马斯克,前段时间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想创新的就到M国来,因为M国最适合野心家和创新者”;第二个就是创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
乔布斯本身是一个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因为对电脑和程序的喜欢就沉入了进去,继而发现,像IBM那样庞大的电脑,个人何时才能买得起呢?即便买得起,也需要足够大的空间啊?如何把电脑做的小一点是乔布斯当时的想法,这就是个人电脑概念的诞生。于是,乔布斯与朋友合伙,创建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
乔布斯将自己的科技公司命名为“苹果”背后的思想路线,才让我明白,美国企业家大脑里,其实全都是创新思想。苹果公司是乔布斯受到圣经中亚当夏娃偷吃伊甸园禁果的故事的启发,认为人,正是因为背叛了上帝,才获得了无穷的智慧,夏娃咬的第一口苹果,意味这就是人类智慧的开始,同时也是叛逆创新的源动力,由此可见乔布斯当时的野心,这也直接造就了这家公司今天的辉煌。
我上述言论并非刻意歌颂美国,希望不要给我上纲上线,我只是个简单的营销创新人,我敬佩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普遍存在着的这种创新精神,因为每一个科技创新的诞生,都是对人类发展的一种贡献,单凭这一点,我钦佩这个大洋西岸这个国家应该也是理所当然,但我内心真正的愿望,是我们中国也能诞生这样有创新野心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这也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在传播创新思维的核心原因。
前一段时间,我在跟一个高端名媛会所老板的交流中提到,我们为什么诞生不了自己的高端时装品牌?时尚珠宝品牌?和高端化妆品品牌?因为我们上溯三代几乎全是农民,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农耕社会,我们靠天地吃饭,自然不可能诞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追崇的时尚,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先天性缺乏“时尚”基因,所以,难以驾驭“时尚”这个东西,自然就不可能诞生与“卡地亚”、“普拉达”和“范思哲”相抗衡的品牌。
今天我们谈到的颠覆性创新,这个东西其实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缺乏的基因,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社会,又怎么能诞生科技思想呢?能把24个节气背熟已经不错了。当然,也并不能完全这么说,毕竟,我们在很多的古代小说如“三国演义”中,就有很多如孔明这样的高人能够夜观天象,知道那个人要死了,那个人诞生了,包括各种埋伏的机关和多箭齐发的弓弩等,也属于“科技”的创新。
但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缺乏科学土壤,自然也缺乏能够带来颠覆性创新成就的创新人才,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的阿里巴巴,模仿的是亚马逊;马化腾的腾讯qq,直接从国外的ICQ拷贝过来的;李彦宏的百度,自然学的是谷歌,包括号称“掌握核心技术”的格力空调,也是人家开利公司发明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变,只是从1到N,仅此而已。
即便是我们的营销界,4P营销理论,竞争理论和定位理论和广告,全都是外国人的玩意,直到如今都被我们国内的一部分营销专家所孜孜不倦地学以致用,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通过自己的创新发现,创建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营销理论,虽然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期间也创造出了完全颠覆外国营销理论的营销方法,但品牌、定位和广告,确实由外传入我国的,我只是在这种基础上做一些叛逆改变,仅此而已。
即便是我一直在推崇的横向思维创新体系,其核心思想和核心方法,皆来源于欧美创新大师们的影响,比如德鲁克和德博诺等,光靠我自己,根本不可能凭空就能形成可用于看透事物本质和创造更多新创意的横向思维创新方法,这虽然令人沮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毕竟,我们已经掌握了从1到N的能力,至于从0到1,我们还需要努力,过去不行,当下也不行,但并不表示未来也不行!
这跟华为的芯片研发是一个道理。华为的芯片研发早就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某些地方甚至超越了西方,但由于受到芯片制造技术的卡脖子,华为的手机等需要依靠芯片技术才能发展的产品,才受到巨大影响;包括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和阿里的云技术,实际上我们并不弱于外国,某些地方甚至有超越的现象。但与上述论述一样,芯片也好,电池也好,互联网也罢,全都是人家国外最先发明出来的。
除了上面所述的传统文化中缺乏创新基因以外,我们缺乏从0到1的创新能力,还深刻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里,我们每个人要求的是严于律己,君君臣臣、父为子纲等,讲究的是要听话和守规矩,这等于给我们的大脑套了一个紧箍咒——思想被束缚了,这直接导致我们的社会,不推崇叛逆的创新者,而非常推崇尊崇和沿袭传统文化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中,讲国学的人赚钱赚到手麻,而搞科研和创新的人,却连生活都难以保障的核心原因。
而我们的教育,也是在鼓励学生要听话,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他们被老师按照考试考分的目标,安排各种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使得孩子们的认知中,只有标准答案,没有其它选择。即便是放学后和节假日,家长们也不敢懈怠,一个个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而我们的一些利益驱动的课外教育公司,还在到处吆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家的孩子正在努力,你们呢?”,这种恶意贩卖的焦虑,也使得我们的父母,不得不牺牲掉孩子的“个性”和“玩性”,而个性和玩性,恰恰是培养好奇创新的真正源泉。
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原因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习惯了拿来主义,而且这些直接从外国拿来就用的人都已经成为了富豪和成功人士,阿里巴巴的马云成功了,百度的李彦宏也成功了,腾讯的马化腾也成功了,所有靠互联网成功的公司,几乎都是拿来主义,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己去探索一种全新的做法呢?这直接也给那些固执的创新者带来不公平待遇,自然也缺乏继续创新的价值。
于是乎,你六个核桃成功了,我就做七个核桃、八个核桃,或者全是核桃!你雪碧成功了,我就做个“雷碧”;你康师傅成为品牌了,我就做“康帅傅”;你蓝月亮成功了,我就推出一个“蓝月壳”。问题是,这样的山寨假冒产品还能有市场,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商超的货架,这就给那些兢兢业业认真做产品研发投入巨资做品牌的企业带来严重的不公,就像路人闯红灯,闯过去的人也没受到处罚,反而确实方便了自己更快过了马路,而恪守规矩的人,还在那里慢慢地等候绿灯,内心吃亏的情绪自然滋生。
除了上述原因外,我还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改革开放到如今,也只是短短的40多年,而在这40的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也只是在埋头解决经济问题,即便是经济问题,我们也没有发展到发达国家那样,大部分人的收入还很低,而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很难诞生不顾赚钱,只顾埋头搞科研创新的人,这既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一个人只要衣食无忧了,才会一头扎进自己的创新爱好里。
国家要强大,科技创新是必然,而创新不光只是科技领域,而是各行各业都要鼓励创新。而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就从0到1的创造能力,就必须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首先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思想自由。颠覆性的创新,绝对不是靠国家力量推动的,国家层面要做的只是让民众的思想完全自由,要鼓励人们敢想敢说敢做,哪怕是出格的事,而不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就像前段时间多个老师的讲课被举报,这背后反映的就是我们思想上有了某些痼疾,接受不了与自己观念相悖的观点,甚至对他们采取上纲上线的批评,这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中国14亿人,却干不过3.3亿人的美国?干不过1.25亿人的日本?干不过8320万人的德国?干不过6730万人的英国?干不过5170万人的韩国?甚至干不过只有936万人的以色列和2357万人的海峡对岸的台湾省?答案其实很简单:科技的创新来自于自由的思想,而思想一旦被统一,就与创新无缘,只能产出复读机。
第二:教育创新。除此之外,创新人才也需要教育的培养,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育的放学之后,要尽情的玩耍,不要牺牲掉孩子的课外业余时间,要让孩子在一种完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完成学业;同时对与初中以上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多看闲书,如科学书籍、哲学书籍、文学书籍和各种人物传记及影视等,以丰富学生的大脑,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不要局限在规范的课本上。
第三:鼓励民科。另外,我们要鼓励企业的科研人员和民间科研人员,大胆开展各种科研探索,树立更野的创新突破目标,因为美国最近几十年的科研成果,都不是国家层面的科研团队,恰恰是来自民间科研人员的创造,而要保持民科的发展,首先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来源,和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比如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和创新成果的快速市场转换等。
存在即合理,我们的社会要允许各种各样的观点,各种各样的行为,让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当这种自由的思想充斥于社会的时候,强大的创新精神就会涌现,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大师就会如雨后春笋不断诞生,而到那个时候,我们或许就能诞生更多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实现从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