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骑士
在谈及《悉达多》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才华横溢的作者!《悉达多》的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 Karl Hesse)1877年生于德国,由于作者的名字比较拗口,接下来的内容里提到作者时,我都会称呼他为黑塞。
黑塞是一位拥有德国、瑞士双重国籍的诗人、小说家和画家。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著名作品包括《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等,他因探讨人生意义、灵性追求而闻名。他不但在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作“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骑士”。
说实话,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之所以会拥有这本书,可能是因为作家的身世与内容的“矛盾” 吸引。也不能说是矛盾,只不过在常人眼里,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一位德国人,居然写出悉达多 —— 一个印度宗教人物的小说。可是,仔细阅读,才发现,其实书中的悉达多代表着作家本人,还有我们这些生活中的迷途羔羊。
《悉达多》故事简介
故事最开始呢,悉达多是一位仪表堂堂、德学兼备的婆罗门之子。
在父亲眼中,悉达多是个善于领悟而渴慕知识的好儿子,他期许悉达多有朝一日能成为伟大的贤士。
在母亲眼中,悉达多近乎完美,只要看到儿子强壮英俊,她就能感到万分幸福。
在年轻的婆罗门女子眼中,悉达多是足以泛起她们心中爱情涟漪的存在。
好友乔文达的眼中,悉达多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心甘情愿地做悉达多的影子。
然而,有这么多人喜欢并簇拥的悉达多,内心并不快乐。
他为了寻找真理和自我价值,用很叛逆的方法,站在庭院中不吃不喝,情绪勒索的方式迫使父亲同意让他离家,加入苦行者的行列。
作为悉达多影子的乔文达也没有放弃作为影子的骄傲,也随着悉达多离家,一同苦修。
在苦修近乎三年后,悉达多跟随沙门长老学会了各种各样关于修行和禅定的技巧,可是,悉达多并不满足于此,甚至不以为然。他和好友—— 乔文达分享道:至今在沙门长老处学到的东西,根本就可以用更快捷的方式,在花街柳巷的酒馆中和脚夫、赌徒学到。
在他看来,禅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冥想),在当时的悉达多眼中都是自我逃避的伎俩,只能暂时麻痹感受到的痛苦与折磨,而这种逃避呢,只需要喝上几杯酒也能做到!听起来很有道理,本质我认为也是这个道理。
好在悉达多认为自己距离开悟、解脱还十分遥远时,他遇上了据传已经战胜尘世疾苦的世尊佛陀—— 乔达摩。
在前面有提到,故事中的佛陀—— 乔达摩的原型,也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说故事中的悉达多以及佛陀 —— 乔达摩在本质上所代表的是同一个人!只不过,乔达摩已经得道,而悉达多还在得道的路上。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明明是同一个人,但选择的路不同,风景也就不同了。
悉达多的好友—— 乔文达听闻世尊佛陀的教义后深受震慑,毅然决定皈依佛陀,加入僧团。然而,悉达多并没有被佛陀的教义给说服!在他看来,世尊佛陀的教义俨然无暇,近乎完美,但悉达多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破绽。他甚至还很坦率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世尊佛陀!他觉得,假如他皈依佛陀,他担心他的 “自我” 只是表面地、虚假地获得安宁,得到解脱。而事实上,他的 “自我” 仍在并持续壮大。
遇见佛陀后的悉达多虽然没有和友人一同追随佛陀求道,但他迎来了第一次觉醒,他突然清楚地意识到,人必须彻底地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因为人存在的意义并非隐藏在事物的背后,而是在一切事物当中!因此当悉达多来到城中,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名妓后,他决定向名妓学习感官之爱。其实就是鱼水之欢!这也算是悉达多到目前为止的人生都还没有接触过的学科!
不仅如此,悉达多为了赚得钱财、鞋子和华丽的服饰,他还向一位商人学习做生意。在阅读过程中呢,我以为悉达多是真的很认真地在体验生活,观察人生。结果呢,这一切都是堕落的开端。悉达多习惯了世俗,变得沉迷于商场、赌坊、金钱以及无尽的欢爱,就像世间的大部分人一样,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认为这些才是我们该追求、该满足的。当悉达多习惯了纸醉金迷,他以往的聪慧也在这场迷雾中渐渐黯淡,他以往引以为傲的“思考”“静候”“斋戒” 都荡然无存。他成了一个世俗的欲望者,也就是自己过去最鄙夷的人,完全失去了当初苦行者的模样。最后,与真正的自我渐行渐远。
直到某天,悉达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烦,他终于认知到这样的虚荣以及充满肉欲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内心的渴望,他向城中的一切告别,来到河边迎来他第二次觉醒。
悉达多向曾经无偿送他渡河的摆渡人学习,也成了一位摆渡人。在摆渡的过程中,他开始理解河流的意义。我特别特别喜欢“船夫” 这个章节!所以,我想将当中的一段话,送给观众:
河水无处不在。无论在源头、河口、瀑布、船埠,还是在湍流中、大海里、山涧中。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生活就像一条河,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永恒的河代表着永恒的时间。悉达多跟着河水悟出“时间并不存在” 的秘密,他学到了河流的恒常与生命的流转,一切都是启示。当你用心去感受,你绝对会有所领悟。
读到这里,我以为悉达多已经很接近他所追求的自我了。结果,悉达多曾经向名妓学习欢爱之术。那位名妓在悉达多告别后,居然生下了他的儿子“drama”。
小悉达多在丧母之后并不愿意和身为父亲的悉达多亲近,尽管悉达多不强迫儿子接受自己,而是竭尽所能地满足小悉达多,把最好的都留给他,期盼自己的善意与忍耐能慢慢赢得孩子的心。但是,随着日子渐渐过去,悉达多换来的却是儿子无尽的不满与轻视。悉达多才开始意识到,孩子带来的不是幸福与安宁,而是痛苦和忧虑。
然而,悉达多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宁愿忍受爱所带来的痛苦和忧虑,也不愿意接受失去孩子的幸福和快乐。那你还记得当初悉达多是如何强硬地离家的吗?他不也是反抗了父亲,用不吃不喝近乎情绪勒索的方式,逼迫父亲接受自己想要离开的决定吗?现在,他的儿子也是如此叛逆地反抗他,他才透过自己的经历而对父亲当时的诸多不解有了新一层的体悟!
无止境的追寻
读这个故事有个有趣的地方:每当你觉得悉达多终于得“道” 了,然后就被打脸。
整本书,读者可以说就是跟着主角悉达多在求道的旅途上兜转。这场追寻仿佛永无休止。
第一次醒悟是在见到佛陀后。迎来觉醒的悉达多选择走入世间,用心体验世界。
本以为他已得道,没想到马上被打脸。悉达多从单纯体验观察变得沉迷其中,直接变成过去讨厌的样子。
世间已经网住了他,情欲、贪婪、迟钝,最后还有他以前觉得愚蠢,最常轻蔑而揶揄的:贪得无厌。
在这坠落时刻,悉达多迎来第二次醒悟。再次觉醒的他来到河边,与船夫瓦苏德瓦一同载人渡河、倾听河流的声音。再一次的,他仿佛得道了。然而这一切在悉达多的儿子来到后,又再次被打破。悉达多惯宠着孩子,极尽一切满足他的需求,但换来的却是儿子的无尽不满与轻视。
随着儿子而来的不是快乐与平静,而是灾难与忧虑。
借着反复的得道又坠落,黑塞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总有新鲜事,挑战没有停止的一天。我们总以为能找到个一以贯之的方法,来面对各种外在考验,但如此大“道” 恐怕不存在。
但这样也挺好。每一天都是一种练习,每天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人。
有形知识的限制
书中透过悉达多的曲折旅程,讲述了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智慧难以言传。我们总企望经由吸收前人智慧结晶,让自己少走冤枉路。但黑塞却借由悉达多的口说到:
智慧是不可言传的,智者试着传达的智慧听起来总像傻话。
这说法让人马上想到《道德经》的那句:“道可道,非常道”。悉达多从世俗泥沼逃脱后的体悟,可说彻底呈现这点:
世间情欲和财富没有任何益处,这是我从孩提时代就学到的,我老早就已经知道,但是我现在才体验到。而现在我知道了,不是我的耳闻强记,而是用我的眼睛、我的心、我的身体得知这一切。
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悉达多的求道旅程会一再醒悟又坠落的原因。很多事情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奥妙;唯有实际经历,方能体会其中甘苦。
而悉达塔与儿子相遇的段落,则是这概念的再次印证。在那之前,悉达塔对世俗中的“童稚之人” 总带着轻蔑,一种笑看你们迂的感觉:
他看着他们勤奋努力,看着他们忧虑害怕一些事物,一些他觉得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好比金钱,小小的乐趣,小小的荣耀。
甚至连“爱” 这样自然的事,在他眼中都难以理解:
我们这一类人也许不会爱人。童稚之人可以,这是他们的神秘之处。
但这一切在与孩子出现后有了大转变。悉达塔终于体会到为另一个人而受苦是什么感觉。他爱上一个人,因爱而迷失,因爱成为傻瓜。一切童稚之人的“症头” 都出现了:
悉达塔爱这孩子,他宁可因爱而受苦担忧,也不要没有这孩子的快乐与平静。
经由亲身经历,那个被卡玛拉说“不爱任何人” 的悉达多,终于懂了爱。
的确很多时候,没有肉身痛过一遭,很难真正体悟。
我越来越明白,生命中,若要超越自尊、自负、自卑、自怜、自厌、自弃等种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悲伤的重要、伤口的必须。
这让我想到经营自媒体的经验。早在写公众号弄社群前,就听人提过遇到流量不好会低潮、被网友批评谩骂会难过等各种提醒。但那时的我,以为既然都看过这些“金玉良言”,以后遇到这些状况就无需太担心。
但实际撞上却完全是另一件事……
在经营的过程中,因点击率而低落、被批评而自我怀疑,这些情绪我一个都没少,扎扎实实体验了。
正如尼采说的:“凡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即便现在仍不时被击坠,总能很快速地调整,重新起飞。体验的威力可见一斑!
“智慧难以言传” 从反面的角度来想便是凡事没有捷径,地狱得亲自走一遭。但也可以反过来这样想:没有一条路是绕远路,走过的每一个蜿蜒都是累积。
自我与外在的平衡
话说回来,悉达多的这场追寻,到底所为何物?总得来讲,我觉得应该可以理解成一种“内在自我” 与 “外在他者” 的平衡与拉扯。
本是婆罗门之子的悉达多,从小修习祭祀、冥想,默念神圣的“唵”,试图向内追寻印度教的 “梵我”,却寻不着:
而何处,何处是本我,最深处的,最终的“我”?
由于探索自我没着落,他便转投沙门怀抱,走向离弃自我的道路,希望借由杀掉渴求与欲念,进入所谓“无我”:
从自我死去,再也无我,得到自心空明的平静,在无我的思想里面对神妙。
但悉达塔终究否定了这样背离自我的躺平主张,如他说的:
那是逃离自我,暂时逃离自我的折磨,是对抗生命之痛苦与荒谬的短暂麻醉。
离开沙门的悉达多遇上了佛陀。然而他对这位觉者的“法” 并不满意。即便佛陀解释法的目标并非为渴求知识的人解释世界,而是要引领人脱离“苦”。但悉达多却认为这条解脱之路只能靠自己探询,佛陀的传教只是徒劳。如他所言的:
世尊啊,你无能以法来传达告诉他们,你在开悟的那一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离开佛陀后,悉达塔迎来对自我的第一次觉醒,不再将外在一切当作虚妄幻象,转而“看” 到这个世界:
意义和本质不在物质的背后某处,而是就在其中,在一切之中。
领悟这点的悉达多,走入世俗,希望体验更多世间的一切。但他看待这些“俗” 物,却总像是隔了层膜,并未真正陷入。虽然沾染许多童稚之人的气息,但他依然未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羁绊。不过,随着与瓦苏德瓦摆渡的过程,他从河的身上学会 “倾听” 他者:
悉达塔从这条河学会永不休止,这河特别教会他倾听,以沉静的心倾听,以等待、开放的心灵去听,不带狂热,没有期望,不加批判,不生想法。
最终,在儿子的催化下,悉达多学会爱人,并开始同理那些过去轻蔑的童稚之人。
他如今对这些人的看法异于从前,比较没那么自恃聪明,没那么骄傲,却是温暖些、好奇些,比较融入。
其实这样“向内找自我,向外寻平衡”,也是我时常思索的主题。想来或许每个人都一面在追求自我,却又渴求他人认同。有时暗笑他人汲汲营营,猛然回身才发现自己并未高明到哪。
说来我会开始分享阅读,也是想和外在有更多接点吧!独自阅读容易陷入提升的盲区,误把自己与他者分开,以为高人一等;而向外分享,则能借由与他者的共振,找到更多可能性。
突然想到《生命的意义是爵士乐团》提到的,生命最理想状态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自在即兴地挥洒,但彼此又能和谐共振,共谱美妙乐曲。但这样的世界可能只存在想象中吧(笑)。
穷极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其实无数人都忽略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有意义,生命本是一场历程,
吃喝玩乐并不等于虚度光阴。
吃苦耐劳也并不等于值得赞颂。
人生本就是不断去感受去体验。
请记住,人生就是各种意义的叠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比如发呆、看日出、数星星,你的体验就是最大的意义。
人生并不一定要去做一些大家世俗所认为有意义的事,意义是自己赐予的。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只要你当下是享受的,那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要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那我会告诉你:
人生没有意义。
关于所谓的“教义” 和 “知识”,如果是透过言词的传达,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失真。悉达多认为:“一个人可以去爱世上之物,但一个人不能去爱词句。所以教义于我毫无用处。那些教义没有软硬的感觉,没有颜色,没有尖角,没有气息和味道,它们只是一些词句而已,可能就是这一点阻碍你得到内心的宁静。”
他对于佛陀的看法则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导师,我认为事实比言词更重要,他的生平事迹比他的教义更重要,他的姿仪比他的言论更重要,并非由于言论与思想,而是由于他的生平与事迹我才将他视为伟人。” 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那个人的言词。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传授智慧。这段话对我的启发则是,智慧必须透过“体验” 来发掘,我们要避免陷入语义迷宫和言词冲突,实际的体验,胜过言词的传达。
后记
这是我第二次读《悉达多》,能体会这本书之所以会是经典,是因为悉达多的故事反映了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
从他年少时叛逆,违背父亲的安排而离家出走。青年时遇见了佛陀,不愿跟随,反而选择自己的道路。
随后跟名妓学会了情爱,以及跟商人学会经商,沉沦于世俗之乐中。再次醒悟后,却又体会到亲子间的冲突,呼应到他年少时父亲的反对,忍痛让他成为苦行僧的伟大亲情。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面对的课题都不一样,我们常遇到自我的追求与外在环境的冲突,永远没有完结的一天。不论你现在学到了什么,唯有亲自去体验、去享受、去分享,那才是真正的习得。
书中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每个人聚焦的焦点都不同,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探讨。我初次阅读比较注重于“自我” 的追求,这也是今年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我仍在道路上不断思考、犹豫,究竟目前写小说这条路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写文章时,也在思考我提供的内容真的有价值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不断走下去,才会获得答案吧!如同悉达多,我仍在流浪的旅途上,不断探索自我。
多年后,再来拾起这本书,或许我会有新的体悟。
在人生的旅程,每个人都是位流浪者,尽情探索、勇于冒险吧!
希望每个人都能悟出自己的道。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