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自己对边界感的理解是什么?我目前和朋友交往的原则是什么?(作答要求:1.谈谈边界感的定义和自己对边界感的理解,注意,这两点要分开答2.拿自己举例,谈谈自己目前的相处原则,分析自己目前的状态)。
定义: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
理解:仅凭我目前的认知,百度百科上的话我并不能完全理解,“界限”和“判定”这两个词我就比较“抽象”,所以我对边界感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在交往时感到“无所谓“和”有所谓”的分界线。比如一个朋友对我做了一件事,让我感觉“无所谓”或者“没问题”,这就还没有越界。如果他对我做了一件事,让我感到“有被冒犯到”或者“他似乎不在乎我怎么想的”,那他就越界了。这两种感觉如果很分明,那说明你很有边界感,反之则是缺乏边界感。
状态和原则:我在与人交往时的原则是推心置腹,就是想到啥就说啥,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认为“所谓相处,即是互换真心的过程“,这句话在一个边界感很强的人身上是不成立的。结合我目前的相处原则和交友方式,可分析出我目前的状态,极度缺乏边界感。
2.人在交往时把握边界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把握边界感,又会有怎样的后果?(作答要求:1.简要阐明一下,人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人时,边界感的意义是什么。2.利用假设法,分析一下倘若不能好好把握边界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边界感的适用范围,只要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边界感都是必需品。那么社交生活又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只要人不是独处的状态,那么他一定在社交生活中,这点不可否认,所以边界感对我们来说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小开始,我们步入学校,去面对老师,面对同学。倘若面对老师时不注意边界感,那么就是在轻视老师的劳动。倘若面对伙伴,朋友时不注意边界感,那就是在轻视对方的价值。我们逐渐长大,开始面对父母,面对亲人。其实我们在与亲人相处时,很容易忽略掉边界感,也许我们对亲人的确不需要过于明显的界限划分,但稍微的距离与边界感,一定会让亲情更具有自己的价值,也会让我们更加珍视亲情,这也是边界感的意义。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边界感,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 变得特别在乎他人的感受
我们经常说,要学会换位思考,去多想想他人,这点当然不错。但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会将他人的感受逐渐放大,延伸到自己身上,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举几个例子。“今天挂那个推销员的电话是不是挂的太草率了,这也是人家的工作,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心情?他会不会恨我啊?“,”今天我发言的时候大家好像都在笑,是不是我讲话口音太重了,我会不会被大家瞧不起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就会时时刻刻都陷在精神内耗中,浪费着自己的时间,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我们知道,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它一旦被浪费了那么整个人可能都没救了,所以这是一种典型缺乏边界感的例子。
二. 为了他人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我们身边会经常出现一种人,叫“讨好型人格“,这种人就是严重的缺乏边界感,别人做啥我做啥,”反正我啥都听你的,你干啥我也干啥,你可不能讨厌我哦。“这种人一般是这么想的,我愿称之为”顶级小丑“,他们一般会变成跟屁虫,贴在大佬身边,可大佬自然会看不起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踢掉。所以做没有边界感的小丑,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三. 逐渐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我
其实这三种状态是逐渐加深的,即缺乏边界感的人的三种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转变,实现“进化”。
以上三种只是一小部分情况,现实中缺乏边界感的人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孰轻孰重,因人而异。俄国作家邦达列夫有言:“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由于缺乏边界感。”
我想,这便是对边界感意义的最好诠释。
3.我对现有的交往原则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作答要求:1.客观评价现有的原则效果如何。2.应该如何对现有原则进行修正?)
在鄙人写这篇简短的思考时,去网上翻阅,拜读了大量的资料与文章,我现在可以肯定的说,我之前的交往原则简直是大错特错,漏洞百出,我对此进行反思。首先,推心置腹原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单一的推心置腹只会适得其反,让别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趣的人。其次,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我在逐渐走向我上面所说的三个状态中的第一个,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
所以,在进行完深刻的反思后,我决定将我的原则改善成如下:
一. 与人交往时坦诚相待,因为真诚确实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基本准则。
二. 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保留不同程度的边界感。其中,与亲人的边界感可以稍微弱一点,对待好朋友时则要强一点,普通朋友则要更强一点,依此类推。
三. 多多注意自己的想法,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更要避免成为别人身后的跟屁虫。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自问自答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