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初始汪曾祺,是最近在简书上看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已经忘了是什么,只记住了作者说汪曾祺散文写的好,然后我查了百度百科:汪曾祺,当代作家,散文家,剧作家,曾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之后,散文集《人间草木》迅速入手,两天读完,胸中有千言,不吐不快。
《人间草木》分了五辑,分别是:一果一蔬、季节的供养、四方游记、联大师友、从容而安。每一天辑又各有八九篇不等。均是写凡人小事,于平淡处发现生活的真和美,在不经意间启迪你去思考,关于生活,关于写作,关于困境。
热爱生活,随遇而安
汪老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才能把草木虫鱼都写出了鲜活的生命。他爱好广泛,写字,画画,做饭,唱戏,戏剧。
他在《随遇而安》篇里写到自己1958年补划为“右派”而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我以为汪老对《十五从军征》的评述最能概括他自己的文章:“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迸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
好在他随遇而安,白天劳动,晚上读书,画画,他喜欢画画,但觉得自己的画就是画着玩儿,一如他热爱生活,觉得生活是很好玩的。
他热爱生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爱吃,爱做饭,《人间草木》中很多处写各种吃食,放在现在,可能有些不敬:就是妥妥的一枚吃货。他觉得做饭是很有意思的事,并乐的自己做饭来招待客人,有一种天真的童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从汪老的身上看到了文人的责任担当,那便是:正己身,潜心好学问,人文关怀,向世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读汪老写的草木虫鱼,我总是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冬日的暖阳里,一位慈祥的爷爷在大门口拿了一个马扎坐下,旁边或许还有拐杖,然后围了几个人,或许是孙子辈的,或许是同龄的老人,然后他开始讲草木虫鱼的故事,讲葡萄、马铃薯、扁豆、豌豆、菌、他的后花园等等,娓娓道来,闲话家常,但又不絮絮叨叨。他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时而狡黠,时而严肃,时而怀念。
他肯定是个为家常做了功课的人,因为他不单单对草木虫鱼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还做了一番追根溯源的考证,查典籍,做调查,上下求索。看得出汪老很喜欢使用短句子,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的句子有很多,真实不造作,不写华丽空洞的句子,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
汪老在《葵·薤》篇提到葵的历史,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到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白菜。世间万物,无不经历兴衰更替,亘古不变的道理。大到王朝更迭,兴盛与衰落,小到个人命运的起起落落,得到与失去。你能悟到什么,由你。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汪老写了《跑警报》。文中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场景,平实而从容不迫,真实的记录了在昆明,西南联大面对日本轰炸机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不在乎的,根本没有放在心里去的,西南联大的师生持一种从容不迫的不屈服的精神,他们是中国未来的脊梁,代表了四万万不屈服的中国人。汪老用他平平淡淡的句子勾勒出了我们的民族气节。
汪老对文艺创作有自己的一番感悟。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
他在《葵·薤》篇中,写了葵的兴衰更替,到现在成了冬苋菜,而薤,已经越来越少有人认识,即使见了也不愿意买来吃,即使勉强吃了也觉得不好吃。由此看出知识狭隘就会有成见,有了成见,是很难改变的。这于文学创作是大忌。
我们只有多积累一些知识,才能打开自己的视野,创作源于生活,生活知识积累的多了,写作素材就多了起来。多做尝试,灵活应变,“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不同的书,多创作,创作不同的文章。
做菜要实践。要多吃,多问,多看(看菜谱),多做。一个菜点得试烧几回,才能掌握咸淡火候。冰糖肘子、腐乳肉,何时软入味,只有神而明之,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富于想象。想得到,才能做得出。
汪老在《自得其乐》篇的这段话对如何创作做了很好的解释,文学创作好比做菜,要进行实践,要多看书,多看别人的文章,多问,多写,富于想象。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书,多方涉猎,古典文学、当代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军事、悬疑、科幻、人文历史、社会科学。做好知识储备。
研究别人的作品,好的,好在哪,不好的,不好在哪,多问为什么,然后去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去请教别的作者。
不去实践什么都是空谈,做好了准备,就去写作,只有动笔了,才能知道你的长处和短处都在哪,才能知道写作的困难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数,文章写出来,多做请教,多做修改。不断去写,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个人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如果没有想象,很快就会江郎才尽,所以最重要的一定要有想象力,想象力怎么来,那就是热爱生活,多观察,多读书,多去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下笔如有神”。
创作能不能教?这个问题汪老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中有提及。罗常培先生认为作家是社会教的,也就是实践中来的。虽然沈从文先生开了创作课,但他的课主要是“习”先生讲的很少,而且讲的多半与主题无关!大都是学生写文章,然后他看了写点读后感,再推荐和这个学生的作品类似的中外名著给学生看。
现在社会流行快文化,仿佛什么东西都能在朝夕之间可得。现在很多公众号都在开设创作课,21天速成班,我是不信的,21天就能写好文章么,讲的多是技巧,如何写出爆文,怎么取名字吸引眼球,怎么抓住读者的心理……仿佛内容全没有关系。就算学习的时候能写出几篇好文章。也会很快才思枯竭的,走不长远。
想写出好文章,不妨多读读汪老的书。沉下心来,慢一点,积累知识,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