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行四人在道清路小学听了新乡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组织的“新课标理念课”展示。第一节课是外国语小学赵亚萌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雨点儿》。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一年级教学的特点,教师语言亲切,组织课堂习惯养成贯穿整节课。具体课堂流程如下:
一、复习字词,引入新课
本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出示有拼音的词语、去掉拼音的词语多种形式读。(个人感觉,既然是复习词语,主要是以检测为主,不用这么麻烦。通读复习,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学生个人读上。)
“词语读的这么好,奖励你们!送给你们一个汉字宝宝,出示“你”,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把“你”字写好看?教师按照写字指导流程,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评价时,教师首先评价一个再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方法评价另外一个。
二、走进文本,角色朗读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一
1.自由大声读课文2到4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雨点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雨点说的话。
学生充分自学后指名学生说一说画了哪里?引导学生读好问句。然后相机提问学生:大雨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荒凉,你为什么要去?(采访活动设计引发共情,学生化身大雨点儿,体会奉献精神。)
在充分指导读句后,引导学生体会大雨点和小雨点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教师出示要求二:同桌分角色朗读
1.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分角色朗读。
2.可以加上语气或动作。
学生充分练习后指名上台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引导注意区分语气,音量。
“如果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离得远,应该怎样读?”(这个环节设计意图不明晰)
出示逗号和句号,“还记得青蛙写诗这一课的两个朋友吗?逗号和句号也来到了这节课?听老师朗读,想一想逗号和句号停顿的时间有什么不一样。
依据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小雨点儿来到葡萄园,( )更( )了。小雨点儿来到苹果树上,( )更( )。这里应该再出示“小雨点儿来到( ),( )更( )了。”让学生多说,说的越广泛约好。
再看看大雨点儿去的地方,出示视频,指名读,相机板书长红花,长绿草。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分组合作读再齐读。读好句子,思考:如果你是雨点儿,你会去哪儿?为什么?激发学生体会雨点儿的爱心,读出善良有爱的语气。
作业布置:
出示作业超市,喜欢唱歌的,喜欢画画的各有自己的任务。(还可以加上喜欢讲故事的,喜欢读书的,使作业种类更加多样,学生可选择的作业形式更多。)
整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同时,引导他们积累语素,并巧妙设计,学以致用。本节课中,老师有一个好习惯值得我学习。就是每到学生活动时,她就下沉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但是教师语言还要更精炼一些,诸如“你观察得句句到位”、“自由大声朗读”这类语言是不能在一年级课堂上出现的,因为低年级学生就像白纸一样,他们不懂得辨别对错,老师的讲授他们是会“照单全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