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1
关于原生家庭中病态依恋的拓展——
“原生家庭中天然存在的原始依恋极大地影响了成年子女建构亲密关系的能力,因为建立亲密关系是需要承担关系中一定的角色责任的,这个责任当中就包含着家庭功能的责任,也包含着社会功能的责任。”
在课堂上听到这句话时,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与我自己目前生活在原生家庭里,并且有意“推卸家庭功能的责任”的退化状态也是息息相关的。正在阅读此文的你,如果被问及“你是否已经脱离原生家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YES!”在回答前再容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你是“与父母同居,不用承担任何家务”的人,或者你是“由于各种原因常年去父母家吃饭,几乎不做饭”的人,或者你是“父母常年帮忙照看孩子,你则忙于工作”的人……无论你在以什么样的形式,有着什么样的理由,你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功能,甚至是部分社会功能已经被“原生家庭”代劳了呢?父母成为了你亲密关系中应担当的角色的代理人。
你可能会问,没做“家务”这样的小事也能算一个人的家庭角色功能退化了吗?我想告诉你,那当然,而且角色功能的退化会影响到你自体的内在活力、创造力,甚至是爱的能力。最近我碰巧在生活三联周刊上看到一篇关于“研究匠人精神”的文章,作者桑内特认为“家务”的性质等同于匠人在做的创造性工作的本质。桑内特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境况,是一种实践与情感回报相结合的、值得过的生活。做一个匠人实际上便是在从事创造活动,他们由于专注于工作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自由地实验各种方法,最终,从中得到的满足感便是其精神回报。必要的劳动,对现代人的文明病而言是一剂良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与我们自身联系起来的创造物,才能予以人真实的满足感,那是购买再多的消费品也不能取代的。值得补充的是,在我看来,这种技艺与劳动的原型,理应是家务——虽然它经常遭受贬低,但正是在日常的家务劳动中,一个人得以不断练习并获得那种自如的感觉。”我觉得这段话的核心关键词在于“实践与情感回报相结合的”、“与我们自身联系起来的创造物”,并非是受到他人驱使或干预的、目的性强烈或是朝令夕改的劳动。分担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家人等这些需要我们投入情感和时间去经营的事情,让我们在不断承担家庭功能、完善家庭角色的同时,也让我们自身不断地从这种实践中体验到满足感和价值感,更是生发出无可取代的、真实的情感链接。
关于虚假自体的拓展——
朋友跟我抱怨,自己想要离职的烦恼,领导不好相处,同事又是难沟通的人,上班的时间也并不适合初为人母的她,可最让她觉得痛苦的是,离职这件事引发她开始关注另一件她从未想过的事,除了家庭与孩子,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就像随风而飘的蒲公英,在空气中胡乱打着转,找不到降落的方向与目标,几年后回过头去看看曾经的人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活过来的,只剩下漫无边际的耗竭感。然而抱怨除了可以暂时舒缓内心的焦虑,并不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我的朋友在叙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自身的平静、淡漠与隔离,她似乎并没有意识自己的现实困境来自于她自身内在的困境,而是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对外在的世界进行着没完没了的抱怨。
我个人觉得,这是比较典型的虚假自体,当事人处在一种无意识的装睡状态中。在社会里,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结合我朋友的这个案例,我也来回顾一下在客体关系学之中,围绕“虚假自体”讲到的几点理论:
其一就是处在虚假自体状态当中的人,无法进行明确的自我定位,因此在交流之中免不了会产生诸多与现实相差甚远的误判,以及无意识状态下的谎言;
其二是在无意识状态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防御的机制,先不说防御策略,他们究竟是在防御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在防御自身早期在原生关系中内化的大量自我否定和创伤,然而这些症结现在变成了一把把锁,封锁了自我坦诚的这扇大门,进一步导致了沟通的无效性;
其三,这些虚假自体的言语中充满着大量的怨念、对抗和愤恨,也并存大量的自我辩护和谎言,因此他们的内在核心点既是他们的宝藏,也是会置人于死地的毒药。
关于人格面具与温尼科特的拓展——
最近我一直在做梦,梦境中充斥着“战争”、“牺牲”、“流血”、“暴力”、“惊慌”这些关键词,不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猜想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不好”的,因为这些词是那么的不和谐,它们充满了“攻击性”。作为长期活在社会属性下的人类来说,社会化的准则让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的人格面具,让我们的表面看上去都有着相似的心智,像一只只被驯服的温柔野兽,有人的野性会在哪天被悄然唤醒,而有人的野性可能就永远沉寂下去了。从占星学的角度来说,上升星座的宫位和相位决定着我们人格面具的大致模样,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面具是个很玄乎的东西,太长时间不戴就不容易戴上,而戴的太久就不容易拿下来。所以老T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说:“我建议每个人至少要发展出六到七个人格面具,用于在客体关系中多维度的旋转。因为长期使用一个人格面具的话,你会逐渐活在一个僵化的结构性系统中无法动弹。”
既然说到被“单一人格面具”困住的人,我也想起之前在阅读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的一段内容。“相对于弗洛伊德视人如兽须被驯化,温尼科特的信念却是:事情若是自然发展,意即,经由够好的母职以及稳定的家庭结构,个体将能成为一道德存在体。而事实上,太过严厉地被驯化反而会冒一个相反的危险——他丧失了原始野性的能量去欢庆他自身的存在。人变得太过神智正常,而‘如果我们只能够神智正常,那真的太可怜了。’”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在客体关系学这堂课上提及在早期原始依赖关系中,母亲以自身强盛的意志对孩子的每个小举动进行思考并干预的结果,就是极大地折损了孩子自身意志的活力,导致孩子形成一种顺从、固化的虚假自体,丧失建构生命核心意义的能力。“业内对温尼科特有很多误解,其中一个误解,在这一段话衬托下,会显得尤其具有讽刺性。这是关于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传说,即,如果婴幼儿有了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他就可以基本免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折磨。这个传说,也许的确是温尼科特的曾经论述,但究其一生而言,它的更准确表达似乎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这样的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涌出。’”最后这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鲜活、舒服的能量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我甚至可以感受到那个有着“足够好的母亲”的孩子内心当中的那种对自我价值的充分接纳感与意义,并非是一种夸大性自体的夸大幻想的宣泄,而是一种真真实实的生命核心意义。这种早期原始依恋关系发展良好,并且发展出健康良好的夸大性自体的状态,对我这种处在夸大性自体修复的阶段、内心依旧留存有大量“自我否定”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这次接触到客体关系学的新理论知识,我尝试用自身所能够对接上的经验进行体验性的对接。所谓“学以致用”,大多时候是在具有真实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如果没有体验和感受的融入,“学以致用”可能会夹杂着大量自我幻想的元素,以自我的意志将结果强加于他人的理论之上。若在当中有不恰当的对接和误解,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予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