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有个词汇叫“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
是说孩子到了2岁这个阶段,比较活泼好动“爱捣蛋”,到处“搞破坏”,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让人感到“混世小魔王”的可怕!
他们最爱说“不”,挣脱着大人“要自己来”,任性而又难以调教,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地上打滚耍赖、哭闹……
而这些“造反”行为,恰恰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如果你家的两岁小宝贝,偶尔发脾气,不听话,并非就说明ta特别淘气难以教育,也不是说,你们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家长们不需过多焦虑!
家长们务必要知道,2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独立”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一、科学地认识“2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岁前的孩子处于感觉运动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存技能,就像动物世界里狮子妈妈要训练小狮子跑跳捕食小动物一样,2岁的孩子基本都在学习吃喝拉撒睡,如何爬站行走,如何咿呀学语!这个时候他们的欲求基本上都能和父母合拍,属于“乖巧、听话、惹人爱”的天使宝宝阶段!
而两岁以后,他们能跑能跳,手脚脑瓜都相对灵活了,对父母的依赖就逐渐减弱,甚至还想摆脱控制,尝一尝世界的美妙!
一般来说,2岁的孩子思维呈现如下特征:
1.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3.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
4.思维呈现不可逆性
5.常和父母唱反调,经常说“不”
二、大胆让孩子说“不”
在西方国家,其实家长们是非常乐意听到孩子们说“不”字的,相反对于那些百依百顺、唯命是从的孩子却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普遍认为敢于说“不”的孩子,是在坚持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成为一种有主见的表现,而不是毫无道理的抵抗与“违命”。
而太听话的孩子,他们则担心娃娃们的小脑瓜里积累了太多问题,得不到表达和解决,长大后成为“问题少年”,用make terrible(制造麻烦)来代替说不,就真的麻烦了!
相比于中式孩子与父母出现“顶牛”的局面,西方父母的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大家可以看看比对一下身边的孩子,越是那些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这其实不是一件坏事,相反的,还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表明了孩子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大人们则无需过多的束缚和干预!
父母的过分干涉,或是强迫孩子按照大人们的意志去做事,会让他们内心里潜藏的“自我”得不到申张,自信心却备受打击,甚至产生自我否定,长大后性格难免唯唯诺诺、自卑懦弱,甚至成为无法独立自主的“妈宝”!
值得肯定的是,如果孩子的主张得到实现,对于早期确立“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三、顺其天性引导发展
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爸爸妈妈们,尤其新手父母,孩子说“不”先别急着管教,大声呵斥怎样做,不妨蹲下来倾听观察下孩子们有趣的内心世界!
1.试着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首先,请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一个随时需要听话的“小毛毛”。
问一下他们的真实想法,并尽量给予支持和尊重,尤其当他们饥饿、疲惫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更应理解和体谅,给他们一定的宽容!
2.费力阻拦不如将计就计
孩子喜欢把“不”挂嘴边,那么父母不妨就顺着ta的意思,“将计就计”!
像雨天孩子不愿意穿雨鞋,就可以反过来说“下雨路上很脏,会把漂亮雨鞋弄脏的,我们不要穿了。”
这样一来,孩子可能会主动要求穿上雨鞋,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合理地提出要求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出现反抗行为跟父母提的要求不合理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希望孩子乖乖听话守规矩,另一方面却又经常改变规矩还强迫孩子适应。对于2岁孩子来说,应该给他们一些时间去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比如说我家糖宝在生病的时候,我就会特意给她吃一些她平常喜欢的零食,棒棒糖、果冻、甜饼干什么的,尽管违背了娃爸一直不给吃零食只让吃水果的原则,但是这时候比强制她什么都不要乱吃,更乐于让孩子接受,也有助于缓解她身体的不适。
4.大胆试错,知难而退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是有一套行为模式的,也是经历探索—反馈—调整的过程,不妨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只有亲身体验过,他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比如说不能扣电插头、不能碰开水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提前告知后面的行为后果,如果孩子的不听劝,非要去摸开水瓶,这时候我们不妨就把开水瓶塞打开,让孩子去触摸感受瓶口的“热气”,当孩子感受到了“烫”,也就不会再去摸这种危险的东西了。
最后,要提醒各位宝妈宝爸们的是,如果孩子总是无端发脾气、情绪兴致不高,易生气发怒…等一些消极情绪状况比较多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就真的不是“2岁的麻烦”这么简单,当你觉察到这种非正常的现象比较严重的话,就要努力寻求专业医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的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