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指的是面对自身外部世界中的人物,而自体,是从这些客体中认知到的自己,可能从当前我自己的认知上来讲,它囊括了一个人的认知、思维、自尊、情感以及自我等,算是一个综合体。
之所以按照这个角度去讲述,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先认识的客体,然后再从和客体的互动中察觉到了自体。
因为科胡特老爷子似乎没有那么过分的强调一个概念化的东西,所以以上更多的算是一种意会之后的提炼总结吧,难免有失偏颇。
自体-客体,讲述的是一种关系,每个人通过这种关系和外在人物建立联系。而自体客体则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婴儿诞生之初,他需要从和母亲的互动中确认客体的存在,母亲维持了婴儿生命的延续,当母亲能够从婴儿的反应中分辨出来婴儿的需要,及时地提供食物,那婴儿就会认为对方是一个好妈妈,而当母亲无法分辨婴儿的需求,导致没有能够及时提供食物,婴儿就会认为,对方是一个坏妈妈,此即为分裂。
好坏之分源自于婴儿对于自己的认知,婴儿因为没有办法将自己与整个世界进行分离,她会觉得妈妈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自己是好的,所以妈妈能给自己提供食物,所以妈妈也是好的,妈妈不能给自己提供食物,那因为自己是好的,所以妈妈是坏妈妈,此为全能。
而没有一个母亲能够成为那个满足婴儿所有需求的妈妈,所以婴儿会在好坏之间来回摆荡,最终慢慢地学会了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会通过幻想构建出来一个好妈妈来给自己提供食物,此为理想化。
随着这种间歇性的挫折的持续,婴儿内心中的理想化和夸大的部分,慢慢被整合,逐渐将意识到一个现实,自己心中的好妈妈坏妈妈是同一个人。
于是婴儿开始为自己曾经那么想要摧毁自己心中的坏妈妈而感到内疚,开始担心自己对于坏妈妈的攻击性会摧毁妈妈或者让妈妈不再给自己提供食物来源。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必须有妈妈提供食物才能够生存,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依赖性。
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也能慢慢地发现,母亲原来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她有着自己独立的个体,也就开始了对整体客体的认知。此时婴儿开始慢慢地通过外在客体认知到自我,开始慢慢行成自我意识。
此时的婴儿,依赖于母亲,会将母亲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去实现某些功能,母亲就像是婴儿的一个容器,通过母亲,婴儿开始能够去探索外在的世界,而同时他又依赖于母亲,害怕因为看护者的消失而导致自身的毁灭。
以上即为一个婴儿从认知客体,到认知自体,再到发展出自体客体的历程。
换到咨询时的场景,当来访者初入咨询时,和咨询师开始构建自体-客体关系,当关系充分发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之后,来访者将会把咨询师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借由咨询师的人格去处理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也就是自体客体移情。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呈现的可能并不是直接的自体客体移情,可能会伴随着来访者的夸大或者理想化的移情,此时则需要咨询师通过恰当的挫折,让来访者在摆荡中,慢慢整合自己夸大和理想化的部分,从而走向现实,建立起新的移情关系。
而关于恰当的挫折,正如科胡特所说,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最终,在通过咨询师为容器去处理面对一系列的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地来访者会将咨询师内在的一部分能力进行内化,行成自己的东西,即婴儿在和母亲的互动中会将母亲的一些能力特质进行内化一般,从而最终实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