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华杉讲透】:“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它就来了!仁,就在我们心中,扪心自问去做就是;道,就在我们脚下,抬脚走就是!但是,我们做不到。小时候知道该勤奋学习,但是贪玩偷懒,做不到;长大了知道该怎么做事,但是贪心偷懒,也做不到。每个人天生就知道怎么办,关键是态度、意识和毅力跟不上。因此,要修身养性。”
《华杉讲透论语》:“没办法是不是就放弃呢?不放弃,做得一件是一件,做到一步巩固一步。勿忘勿助,持续改善。”
华杉老师的解读给我很大的启发。
当我意识到:我知道但我做不到的时候,整个人很无力、很无奈。这种执念背后是在追求“完美”,期待自己知道的同时100%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无力、无奈,就想放弃。
但是我没有意识到,真实的过程是,知道并不意味着做到,知道了之后,行动层面是0。第一次将知道辅助尝试的时候,获得的反馈是:我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层面是20%,这个时候就是平时感到无力、无奈的心理模式出现的时刻。这也是从「知道走向做到」最容易放弃的时刻。下次在尝试的过程中在遇到类似的心理模式的时候,只需要做一个调整:明白当下出现的情况是正常现象。等待下一次尝试的机会出现,按照知道再做一次,就会感受到,自己行动层面从20%进步了。这个时候自己就像点燃了生机一样,不停地尝试下去,直到做到100%。知道=做到,这个单点就突破了。
接下来,下一个不知道的单点又来了。本质上就是重复上一个单点的过程,从0-1实现突破。一个又一个单点就这样逐一击破了。
我在这里明白,外界的要求永远是用100%在衡量自己,面对这样的衡量尺度,只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达标,第二种不达标。达标的情况可能是做到了120%,不达标的情况,可能做到了30%、50%、80%、99%都有可能。不能因为「结果」这个简单的反馈,而放弃突破。
“做不到”永远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还没做到,提醒自己要继续尝试下去。并且做到了一次之后,要继续保持巩固,这样才能不退步。
今天这句话给我最直接的启发是:我们不能活在循环中,而要通过持续改善,也就是「勿忘勿助」,改良循环。
《华杉讲透论语》:“王阳明提出一个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修身心法,可从两方面理解:一呢,是圣人不分大小,比如圣人是金子,尧舜是一万斤,我是五百斤也行,但同样是纯金。不要搞三千斤破铜烂铁。王阳明这个说法,很有教益。我们平时呢,最在意跟人斗金两,老觉得谁比我成功,谁比我钱多,却不注意自己的独特价值。所以——只为自己争成色,莫与他人斗金两。我只有二两也行,但我这二两,是百分百纯金,别人弄不来的。比如,马云是中国首富,我是幼儿园教师,但我能做到全世界最好的幼儿教师,我的成色也不比他差。”
华杉老师这段解读给我非常大的启发,平时思维的惯性很容易跟他人比「多少」,也就是“斗金两”。首先这个维度是很单一的,其次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这个维度并不重要。多少不重要,比多少更重要的是纯度。并且,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不外慕」,既然是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就做好教师的角色,不去和马云比较,也嫌弃自己的角色。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华杉讲透论语》:“第二,圣人办大事,成大功,他处理的事,我可能没遇到过,也没机会遇上。但我处理的事,他多半都遇到过、处理过。那么,当我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这件事,这种情况,如果是圣人——比如孔子——遇到,他会怎么处理,如果也不过和我的处理一样,那我在这件事上,就和孔子一样,就是圣人了!如此对一件事,都用这种‘圣人情境模拟’来默戏,修身精进,成长就快了。”
这种「圣人情境模拟法」是非常高的自我要求的标准,这种标准是远远高于身边的人的。当自己在提高标准的时候,在环境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无意间会给传递给他人,影响他人的决策,或是迫使他人不得不做一些事情。这其实既有在意他人眼光的表现,又想要合群的本能冲动,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做事的时候用「圣人情景模拟」的方式代入自己练习。
要清晰自己行为的意图,也就是明白自己做事的目的,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