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经历不同。对于作家来说,传奇的经历,就是财富。
比如,丹麦的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她最知名的作品就是自传小说《走出非洲》。
二零一九年的五月,我曾站在一望无际的波罗的海的岸边满深情的眺望。导游告诉我,海的对岸,就是丹麦。而,丹麦就是我从小就喜欢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国。
而,凯伦*布里克森和安徒生都是丹麦的“文学国宝”。
我今天所要说的这部电影《走出非洲》,就是根据凯伦的自传小说改编的。
其实,情节和电影《投名状》比起来,简单多了。没有那么惊险刺激,也没有那么多的反转。这部电影,就是写女作家随男爵丈夫去非洲肯尼亚经营咖啡园。后,婚姻出了问题,彼此分开。她又遇到一个探险家丹尼斯,如同遇到了知己。两人在非洲相处的非常好。
再后来,她的咖啡园,因一场大火烧毁。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永远都是祸不单行。
不久,她的“探险家”又因飞机失事,死亡。
她于是,拍卖家具,告别非洲,告别肯尼亚的黑人朋友,告别她生活了十七年的非洲,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丹麦,终身都没有再回去过。
因为是以非洲为背景拍摄的,镜头里有很多动物,比如,老虎,狮子,羚羊,长颈鹿,斑马之类。
其中,两个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一只老虎,向她走来,她的马跑了,她的枪在马背上。她吓得半死的时候,探险家丹尼斯救了她。还有一次,她和几个土著人赶着牛车去给丈夫的部队(其时是一战时期)送物资。遇到饥饿的狮子。她勇敢的拿着长鞭抽打凶猛的狮子,在其他土著人的帮助下赶走了狮子。甚是大胆泼辣,如果是我,早吓的腿如筛糠了。记得,小时候,可能是五六岁的样子吧。一次,走夜路,是母亲带着我。走着走着,忽然就有一只狗叫着扑了上来。母亲把我挡在身后,手里正好拿着包,一边呵斥,一边用包来打。后来,那只狗跑开了。我还清晰的记着,狗身上拴的铁链子的响声…自那以后,我一直不喜欢小动物,到现在都是。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非常有意思。女主角想在非洲办学,教当地的土著人小孩知识。当她跑去问酋长的时候,酋长在一棵树上刻了一条线。说是,高于线的孩子不能上学。翻译说,酋长不允许别人比他更聪明。看到这个小细节的时候,我苦笑了一下。我想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话:“虚其心,实其腹”。两者似乎,有着相同的涵义。非洲贫穷,落后,这似乎也是原因之一。不过,也不是说,非洲人不读书,非洲还是有一部人非常注重教育。那就是非洲的一部分黑人犹太人。
女主角由“梅姨”来主演,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她的好多电影我都看过,比如《朱莉与朱莉娅》,《穿普拉达的女王》,《狂怒之河》等。
在这部电影中,也是,她塑造了另外一种女性形象。温暖的,充满爱心的,也是坚强的行走在非洲大地上的勇敢女子。
在我的文章中,我多次写到见识的重要性,在凯伦的经历中,也是。女词人李清照为什么词写的多,写的好,因为她见识广,她走的地方多。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如果,凯伦没有去过非洲,或许就没有这本精彩的自传。
不管将来当不当作家,都没有关系。但,去看看世界,去看看远方,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