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孔子说:“看他的所做的事情,考查他做事的方式及由来,观察他对在做事情的感受。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这是孔子讲观察一个人人品性格的方法,视、观、察三重递进。
“视其所以”。他做善事,还是做坏事,这一眼看明了。但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视其所以,就是观察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观察他的行为动机和居心。
“观其所由”。“所由”,是由哪条路来,这是观察他采用什么
方式方法做这事。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取径不同,有的人取捷径,好冒险,有的人走平坦大道,不紧不慢。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行为偏好和心术、性格。
“察其所安”。“安”,是安心、安定、安乐。他做这事,心里是否情愿。“生知安行”,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一辈子做好事,一点没做好,自己心里就不安,自动就会调整,保持中庸,恰到好处。若是做了好事,但是不安心、不情愿,终究他还会变坏。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隐藏。经过了三层递进来观察他,他怎么隐藏得了呢?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圣人当然要有一套了解别人的方法,这就是他观察别人的三个要点。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考查,谁还能隐瞒什么呢?说起来,直到今天,我们的政工干部不也还是在从这些方面来考查“人民的勤务员”,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升迁沉浮吗。
孔子说的话很深刻,我们也可以先用来观察自己:做一件事,做一个决定,可以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做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
2、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用什么方式去做?
3、去做的时候,自己心情如何,是心甘情愿,还是勉强自己,还是不得不为之?做完事情以后的感受是心安还是不安?
这三个问题自己仔细想了,认真回答了,就不至于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人,你就是个圣人了。
今天学习了观察人的方法:孔子的三步观人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