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华夕拾
有一件事,藏在我的心中四十四个春秋,让我不知如何去说起。那是一个难忘的年代中一朵浪花,一朵不争奇斗艳的浪花。
—— 题记
穿过时空的隧道,那一件事发生在一九七五年,是我接受再教育的第七个年头,也是我因受迫害转到新的知青点的第三个年头。
我转入新的知青点座落在江东孙屯的屯中央。三百多年前,这块地域是科尔沁大草原第一代罕王爷满株习礼的册封地。那个时候,这里浩罕的大草原牛羊成群,百草丰茂。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清澈见底,从绵延的九峰山脚下流过,一直汇入滔滔滔不绝的东辽河。现在,美丽的大草原早已被勤劳的边民开垦成为一片片良田。山河依旧在,那中峰的公主陵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响铃公主美丽动人故事的传说。
一九七五年的六月,天空赤日炎炎,火辣辣的热度似乎要把大地燃烧。狗热得伸出来长长的舌头,路边的小草被晒得发蔫。就是在这么热的暴天,我们知青同社员们一道在中峰的山脚下铲地。
这块地很平整,笔直长长的南北垅,种植的是清一色的大包米。每株玉米苗长得都很粗壮,水灵灵的,精气神旺盛招人喜欢,庄稼人见了人见人爱。所以,为了夺高产,铲这样的地大家都十分认真,爱惜苗也不伤苗,没含糊的。
我们户里新下乡的天津男知青刘树起,一米七十多的个头,从小在渤海边玩水长大,人长得阳光、帅气。他下乡时间不长,对铲地的活很陌生。我与他就垅挨着垅的铲地,为发揮知青老大哥传、帮、带的作用。我一边铲地,一边给他做示范。告诉他铲地要不深不浅正没锄板,铲到苗附近要稳、准别伤到苗,如果碰到草和苗长到一起时,就巧妙的立起锄板,伸到草和苗的中间推或者勾拉就可以锄掉草。当他铲地落后时,我还可以帮助铲一段。因此,他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此时天酷热,生产队长会常常派人给铲地的社员送水。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纷纷奔过去喝水。这水是从生产队的大井里头打上来的,喝一口落到肚子里感觉很凉爽舒服。每逢喝水的时候,刘树起总是首先端这一缸子水走到我面前,让我先解渴。我如果谦让,他总是不答应,让我很感动。看着他直率不虚伪,情感真挚,干活认真的劲儿,我很喜欢。
这块地的北头就是中峰的山脚下,有一条弯曲东西走向的土路,能走马车。铲到地头了,于打头的就喊歇气了。社员能就原地坐在地头的道边,唠嗑,会抽烟的就吸口烟。
我坐在路北,望着山坡上不远处有很多的碎青磚块和瓦砾,大的约有十公分左右,小的不一。我不知道这建设拉圾是怎么会留在这里的,就好奇的发问,那边在抽烟的孙大爷答腔了。
他说,这块地就是公主陵遗址,前些年每逢祭奠的日子,从北方会有小哒子赶着花轱辘车来上香摆放供品祭奠,人有时还会搭蒙古包小住。公主陵园有人看守,最后的一个守陵的人是咱潘家屯的人,就是现我们大队的三小队孙焕章。七十年前,日俄战争毁了公主陵园,陵墓里的人骨头也都被扔出来了。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就剩下了这些碎磚头。他还给我们讲了响铃公主美丽的动人心弦故事,让人听了赞叹不已。
歇了一会儿,于打头的就笑哈哈的说:谁还渴就再喝点水,要往回铲了,铲到南地头就回家吃晌午饭。他的话落地,喝完水的社员就都跟着打头的往回铲。大家的精神头都很足,揮舞着锄头,盼望着早点铲到头好回家吃晌午饭。
我奋力铲到了地头。望着各家各户的烟囱冒出来的袅袅炊烟,再回过头看着户里弱小的知青还没有铲到地头,就回过头去分别帮他/她们铲一会儿。都干到地头了,大家就都扛着锄头往家走。
回到集体户放了锄头,推开屋门我就嗅觉到玉米面大饼子的香味。我太熟悉它了,一面烙着焦黄色的大饼子,吃上一口菜,咬一口大饼子,香噴喷的。但是,天太热了,身体散发出来的汗味酸酸的,爱干净的我就没了胃口。
我就说了话了,要去队里的养鱼池里洗澡,游一圈再回来吃饭。推开门我就直奔养鱼池,户里从小在渤海边玩的刘树起也爱游几下,就跟随着我走出来了。
养鱼池在我户的偏东南方向,两地相距四十多米远。我穿着背心,几分钟就奔到水边,看到有三个中学生模样的人在玩水。脱光背心,就在我弯腰脱鞋的时候,突然听到水中有呼救的声音:救命,救命呀!
听到水中的呼叫声,我抬头看见了有两个男孩子在浅水里喊叫,另一个在深水里挣扎。在这种状况下,一个人的一生中能遇到过几次?我顾不得多想,救人如救火,就十分着急的甩掉鞋和外裤子,跳入水里去救人。
我以最快的速度游到溺水者的前边,用手去抓他的手。可万万没想到他反到死死的把我的双手抓得不能动了。我用力想抽回自己的手,可他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不松开,使我很被动。手被束缚了怎么还能救人?
没有经验的人救人,弄不好自己也有危险。我的手不能游动水,弄得我也很紧张,呛了两口水很难受。此时如果不能恢复自己游泳的能力,不但救不了溺水者,自己的生命也要受到危胁。怎么办?我脚蹬手拽终于挣开了右手,松了一口气,带着溺水者开始向岸边游。
我控制着局面,带人游泳的速度慢很多,再加上刚才在水里紧张的挣扎,体力消耗也很大,游起来很吃力,这时候多么希望有人能帮我一吧呀!巧的是这时候,户里的刘树起赶上来了,我们两个人带着一个人游到岸边,拽着溺水者上了岸。
上岸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想让溺水男孩子往出吐肚子里的水,可费了半天的劲就是吐不出来。后来躺在平地歇一会,他尿了好大的一泡尿,就好转多了。我问一下他们是哪里的,来这干什么?他们告诉我,说是一中的学生,来这块的第五生产队夏锄劳动,路过这看水干静,又很热,就在这洗澡想玩会儿,没想到发生了意外。我热情的让他们几个人去我们户里吃午饭,顺便休息休息,但他们敬畏的看着我们不肯去户里,说要去找同学和老师就跑远了。
刘树起和我走在回集体户的路上,他操着天津口音说:今个多亏你说来洗澡,那个学生嘛事也没有,你若不救他,说不准他就会被水淹了。回到户里吃饭,我们谁也没有提舍己救人的事,在其它场面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此事。
其实,谁不知道如果把舍己救人的事散布出去,我会成为一个做好事的知青典型人物,上台讲用,入党、提干、上大学、回城等都会被领导优先考虑的。但我们做了无名英雄,这不是王婆卖瓜吧!
现如今时过境迁,我已年过古稀。朝华夕拾把此事写成文章,非炫耀自己如何,也不是为自己歌功颂德。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读过此篇,了解老三届知青的沉浮,知道知青的存在如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把自己青春的光和热都贡献给了祖国。在社会上,还要弘扬知青精神,发扬正能量的精神。
——完成于2019年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