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了,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清明节仲春结束,正式进入暮春。
清明气候特点:
这个时节,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
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但是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
此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
但是往往清明节前后,全国会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降雨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是真的。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
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所以又称祭祖节。
除了我们中国,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过清明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的来历:
《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清明分三候:
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为"二十四风"。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清明时节的习俗: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清明节是长大了才开始叫的。小时候父母他们一直说是过寒食、寒食节。
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就是很多地方称为三月三的节日。
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还有像插柳、放风筝,蒸制蒿饼,吃馓子,采食螺蛳等习俗。
清明养生:
防传染病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细菌、病毒极易滋生,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胃病多发季节。
对花粉过敏的人应尽量躲避花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等良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慢减衣
从小就经常听我妈念叨:“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春季气候忽冷忽热,最近几天全国降温,大范围的降雨天气。所以,要遵循“春捂”之说,穿衣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
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年轻女性,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调饮食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选择一些祛湿的食物。
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
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祛湿推荐喝:藿香陈皮饮
藿香l0克,陈皮5克,加水2碗,水煎代茶饮。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消滞,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心情舒畅
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舒畅。
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出现情绪烦躁,可以按揉膻中穴、太冲穴、期门穴。
好了,关于清明节气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