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我的小伙伴们说:我回老家了。我在老家吃的饭。俺妈今天不在家,让我放学回老家去……他们嘴里的老家,是爷爷奶奶的家。或者:星期日俺要去外婆家。这糖是俺外婆给俺买的……外爷外婆,爷爷奶奶,以及外爷外婆和爷爷奶奶的家,我统统都没有。
父亲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就去世了。父亲母亲,在父亲的心里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一点儿具体的可以感觉到或者说得出来的东西。母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婆,是一个神经上有点儿问题的人,在母亲很小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上吊走了。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爷,是在母亲二十一岁那年生病去世的,是把母亲交给我父亲之后不久去世的。
对于“爷爷奶奶、外婆外爷”这几个字,我心里最多的,是羡慕。对于小伙伴们时不时的“回老家、去外婆家”,我心里最多的是嫉妒。除了羡慕和嫉妒,我不知道爷爷奶奶和外婆外爷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爷爷奶奶和外婆外爷的事之后,我便不再在父亲和母亲面前提他们。尽管父亲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相互照应时会饿着肚子会吵架;尽管星期日看到小伙伴们走外婆家时,我心里羡慕得要命――但对父亲母亲,我们姐弟三个像约好了似的,都绝口不再提爷爷奶奶,以及外婆外爷。
小伙伴家要搬家。因为他的叔叔结婚要用房子,他们家新方了宅基地新建了房。新建的房就在村子北边,离俺家菜地很近。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看过,新鲜潮湿的泥巴和着新麦秸泥过的墙,床里边那部分用报纸糊了――一切都很新的样子。最主要的是,他不仅有了新家,同时,他又多了个“老家”。在父母忙碌不在家的时候,他也有随时可以回去吃饭睡觉的老家了。
而我,我和我的弟弟妹妹,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时候。虽然弟弟妹妹没有说过,但我知道,弟弟妹妹心里一定也羡慕过。
第一次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我鼻子一酸,落下泪来。不为那一包糖一包果,也不为我那没见过面的外婆,以及那座不知道在何处的外婆桥。我为我的父亲和母亲心酸、为我的父亲和母亲母亲落泪。我只是没有外婆外爷和爷爷奶奶,而他们,连父亲和母亲也没有了。
但我母亲是一个好外婆,也是一个好奶奶。父亲也是一个好外爷好爷爷。我和弟弟、妹妹的儿子,从小都有母亲和父亲照顾。在弟弟的两个儿子心里,爷爷奶奶是比他们的爸爸妈妈都要亲近的。他们跟着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到上小学,才被爸爸妈妈接到城里上学。爷爷奶奶,是他们心里最亲的人。爷爷奶奶的家,是他们的老家。
我和妹妹的儿子,也是该上学了,才接回身边上学。在他们心里,外婆外爷也是最亲的人。但外婆外爷的家,却不是他们的老家。或者说,是不被他们叫做老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常年在外。老家,俨然已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同时,老家,也表示着:我们都不止只有一个家!这一点,是应该欣慰的吧!
老家,是梦里的故乡,是心里的双亲;是挥不去的乡愁,是扯不断的牵挂。
愿我们漂泊天涯,都有老家可回头!愿我们历经风雨,仍有亲情可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