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对我来说是从小就知道应该一读,却在成人后才迟迟打开的那类书籍。不过好处是在拥有自我意识和思维体系后,阅读这件事便可跟随创作者的情绪与思路随时切换沉浸和抽离两种状态。在读完原著之后翻看影视化作品是我的个人取向,文字的抽象化加持影像的具象化能将思想与情感更好交融。
第一期的书籍与影像我想记录的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有人深爱她,有人诟病她,可她的作品的确在文坛上占据了一隅。特殊的位置她总是用第三人称同你聊一聊英国乡绅阶层间的家长里短,套用一句四川话「摆闲龙门阵」再合适不过。
没有惊世骇俗的史闻,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甚至谈不上缠绵悱恻。可当你笑着听完那些邻家八卦与鸡毛蒜皮,就会发现相同的事的确有着不同的维度,如同人的一体与两面小天地可以反映大问题,如同最深刻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平凡的日常之中。虽然题材定格,但以女性角度,凭借犀利的洞察与诙谐幽默,持手中之笔为我们展现了两百多年前的英国世态。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看似达西先生,偏见喻指伊丽莎白,但其实傲慢与偏见存在于你我。傲慢倾向于只关注自我,忽略他人感受,偏见则用自我准则规束他人,从而产生敌意。
傲慢之人不在乎他人的偏见与看法,而偏见之人更认为对方傲慢无礼和目中无人。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属性,从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在审视自我后做出的异己性行为表现。
Sense and Sensibility,一个隐忍克制,一个热情洋溢,埃莉诺和玛丽安如此不同的姐妹最终都需要彼此身上的另一种性情来完善自我。
在我看来,爱的最初阶段是情感,它代表一种冲动、征服和占有。而理智是更为坚毅的第二阶段,它克服了人作为动物最原始的欲望,用大脑支配行为,只保持冷静却少了热度。当一个人能够真切面对自我,达到理智与情感的共存状态,便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以及接受另一个人的爱,也许这就是最终阶段。
在奥斯汀的这两部小说中,不管是班纳特一家,还是达什伍德一家,作为主角的女儿们,身份任务毋庸置疑,婚姻如同一场交易,物质是基础利弊,需权衡每个女人从小筹备待嫁。每个男人都被明码标价,从法律层面,遗产限定男性继承。从两性局面,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她们是男性的附属品,固化阶级的工具,当然这些定义也是所谓的「绅士」赋予她们的桎梏。
制度的弊端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而女性的困境不论何时何地,也都一样,是面对男性凝视的社会,追寻真正的独立与自由,爱与尊重契合与互补扶持与信任。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所收获的爱情不仅是角色的成长,更是不平等社会缺乏的婚姻实况。
时代会赋予一位女性作家不凡的意义,当然同时也会残留局限性。但女性意识的觉醒价值观的重建,面对洪流逆向而行的勇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是迈出困境的巨大一步,即使没有选择的权利,也要创造选择的权利,所以简·奥斯汀足以被铭记。
(文章非本人所写,已获得作者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