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出的选择,才能建立更牢靠的羁绊。信代深信这一点。
在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爱,有狠,有真情,也有背叛。
我们都渴望温情与爱,它也的确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怕是在萍水相逢的人儿之间。然而,与此同时,怀疑和猜忌也如影而随。
不过,如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相比较而言,亲人之间的爱是真挚而深沉的,有时甚至可以超越生死。所以,我们更看重亲情。
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家人呢?或者,更不幸的,如果他是一个惨遭家人遗弃之人呢?
在是枝裕和的小说《小偷家族》里,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小偷,但与我们平常意识中的偷盗者又不完全相同。因为他们不仅偷些得以生存所必须的物品,还偷来了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
在我们的意识里,小偷是令人鄙夷的角色。他们拿别人的东西为己所用,且不以为耻,最是可恶。在《小偷家族》里,作为“父亲”的阿治,他不但自己明目张胆行偷盗之事,而且还把它当做一项“工作”、作为一技之长堂而皇之传授给“孩子们”。
看着他们的苟且为生,真是寒心。可是,当我们看到,就是在这些由社会中最卑贱的小人物组成的家庭里,也有其乐融融的时光,他们那渺小又实在的希望和常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之时,便不禁站在他们的立场,看待他们所行之事。
毕竟,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因为需要,彼此靠近。《小偷家族》的成员们,因为自幼对爱的缺失,所以更加渴望爱与被爱。从某个层面而言,他们偷的,是对生活的渴望,也是对爱之羁绊的渴望。
1、苟且“偷”生的家庭,也有短暂而其乐融融的时光
在《小偷家族》里,这个特殊的家庭由六个人组成,奶奶、爸爸、妈妈、姨妈、哥哥、妹妹,堪称完美的家庭组合。特别是当大家一起去看海,那愉快的氛围,局外人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看似美满和乐的家庭是蓄意拼凑起来的。
是的,“蓄意”拼凑。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两种身份。各自背后也都藏着无法言说的往事。大家之所以生活在一起,一半是缘分,一半是需求。
这个六口之家生活在东京一处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一家六口主要靠“奶奶”初枝的养老金度日。虽然故事是从阿治和祥太将凛酱“捡回”家开始的,但我们慢慢便会发觉这个家最初只有初枝自己。后来增添了阿治和信代,而后是祥太,而后是亚纪,最后是凛酱。
这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关系网。
阿治和信代是夫妻,却不是真正的夫妻。他们两人将滥施家庭暴力的信代的老公杀害后,假扮成夫妻生活在一起。
初枝不是阿治的母亲,她只是提供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条件是赋予他们自己真正儿子和儿媳的名字。
亚纪是夺走初枝丈夫的女人的孙女,也就是初枝丈夫的孙女。因为她有丈夫的遗传基因,初枝愿意接她来家里居住。而亚纪之所以来这,则是因为妹妹抢走了她的父母之爱。
祥太和凛酱是阿治和信代捡回的儿女。自己选择的儿女。
看上去真是令人唏嘘啊!说白了,这没有血亲关系的一家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甚至是彼此利用的关系。
然而,事实上又并非如此。以上这些赤裸裸的利益往来在书中我们是看不清楚的,或者,当所有这些不幸的人聚集一起,大家通过按部就班地生活,来不动声色地彼此安慰时,所谓的善恶便不存在了。对爱的渴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取暖高于一切。
或许他们的生活多“苟且”成分。信代说,阿治过的是一种“典型的顺着山坡往下滚的生活”。他经常带着祥太去附近的超市“工作”,而除了阿治之外,信代和初枝也偶尔会行偷鸡摸狗之事。但是,他们对生活中那些琐碎的小的快乐的追求,却神奇地掩盖了这些“苟且”。
不妨我们来看这本书的六个标题:可乐饼,面筋、泳衣、魔术、弹珠、雪人。这些生活中的小食品、小物件、小游戏该是孩子们所热衷的吧。然而,当一个人除了温饱没有别的需求时,这些简单的小快乐就会变得特别重要。
没有美食,一碗乌冬面泡上可乐饼,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哪怕那是偷来的。
看不到更大的世界,在一个玻璃弹珠里,都可以看到大海和星空。哪怕那是想象的。
没有亲密的家人,他们会自己去选择一个,带回家好好相处。哪怕那是偷来的。
当烟花在空中飞舞,他们会在高层住宅那头露出的一角天空下,抬头仰望。哪怕只听得见声音,什么都看不到。
基于这些,谁能说他们是苟且“偷”生呢?虽说他们的许多生活所需是偷来的,但他们的生活不是。那虽短暂却其乐融融的时光,是他们通过自己纯粹的念想和努力获得的。
2、偷来的爱,是羁绊,还是奢望?
“羁绊”本指将人缠住不得脱身的束缚,理应急于摆脱的累赘。但把它放在人与人的感情上论,于故事主人公,却是求之不得的奢望之物。
故事中的人物,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缺少爱之羁绊的人。因为没有,所以去“偷”。因为“偷”的是别人遗弃不要的东西,所以自以为不能算“偷”,而是“捡”。
书中的信代是个烈性女子。自幼遭母亲嫌弃、虐待,婚后又受够丈夫的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中年女子,她不仅需要母亲,更需要将自己称作母亲的孩子。所以,她开始了自己的“选择”。
其实,不单是信代,还有初枝、阿治、亚纪、凛酱,他们都勇敢地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信代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才能建立最牢固的羁绊。
信代多么希望眼前那个和蔼可亲的初枝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倘若凛酱能喊她“妈妈”该有多么幸福。
还有一直以“老爸”自居的阿治,虽然祥太就是不肯喊他“爸爸”,但他仍然心怀美好希望,热衷于和孩子们的游戏当中。
然而,当初枝离世,意味着维持他们一家生计的养老金即将中断时,信代理智地做出决定。从那个时候起,这个由自我选择的羁绊组成的家庭还原恶的本色,开始分崩离析。尤其是当祥太为了保护妹妹故意让店员发现后,一家人收拾东西准备抛弃他时,他们之间爱的纽带彻底断开。而在这之前,祥太也已经于懵懂中察觉这个家庭的问题,并且开始怀疑自己引以为荣的“工作”了。
警方介入后,一切真相浮出水面。作为父母的阿治和信代有着令人不齿的过往,信代独自一人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半年后,当阿治带着祥太探监,他们看上去仍是其乐融融的家人,只是这个时候的祥太已经明白了一切,不是以前的祥太了。
“父子”俩在阿治的出租屋堆了雪人,聊了天。第二天离别,阿治跟在祥太的大巴车后拼命地跑,直到感觉不到阿治追赶的动静时,祥太才回过头去,喊出了阿治一直奢望着的那声“老爸”。
而凛酱重新回到虐待她的家中做回树里,手里紧紧攥着从那个家里攒下来的宝贝,在栏杆处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当一切人为的“虚假温暖”落幕,剩下的是惶恐,是悲戚,是遗憾,是不舍,还是惋惜?我们不得而知。想必,即使身在其中的人儿也不清楚吧。
那么,小偷家族的人们究竟偷了什么?食物、家人、爱的羁绊?是的,他们的确偷了这些常人都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然而,偷来的毕竟不是自己的,所以,他们终于拥有的,是奢侈的,也是短暂的。
因为大家都是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之人,都是无力之人。当一个人连自身都无力养活,更遑论其他?他们的羁绊之所以成为奢望,关键的不是“偷”来的,更不是因为没有血亲关系的维系,而是作为成人所应必须具备的独立求生的信仰和技能的缺失。
3、父母是会伤人的,家庭是会伤人的。让我们中和爱之羁绊的奢侈和负担,使之成为生活苦难的调味剂
聚焦《小偷家族》中各个小人物的爱与羁绊,以及作为弱者的生存法则,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之所以精神迷惘,步入困境,其根源多来自家庭。
家会爱人,更会伤人,而来自家人间的伤害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更可悲的,大多时候,在这种伤害面前,人们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就像故事中信代对凛酱所说——
凛酱挨打,不是凛酱的错。
爱你才打你,这是骗人的话。
这话是信代对凛酱说的,更是对自己说的。两个人童年时期相同的遭遇,使她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靠近。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的教导,哪些只是父母自身的宣泄。在父母面前,无知又胆怯的孩童永远都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当父母发起无名火,孩子能做的唯有默默忍受。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说的最不公道的一句话便是:我是为你好。以此为由,不知有多少过分的要求和希望,被强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是会伤人的,家庭是会伤人的。那么,当我们面对来自亲人和家庭的伤害,该何去何从?
在毕淑敏的心理学著作《心灵七游戏》中游戏之五是:再选你的父母。毕淑敏说——
我们究竟有没有权利对自己的父母不满?
我们期待从家人汲取力量,不晓得家庭常常是吞噬能量的黑洞。
我们以为在家庭中受到的精神暴力是偶然遭遇,
殊不知几乎俯拾即是……
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心重新梳理和父母的关系,就无法创造出其他合乎理想的关系。
虽然游戏叫做“再选你的父母”,但事实上,毕淑敏是想利用心理学知识让我们从内心重新认识和梳理与父母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父母是不能再选的,只能在我们的心中重新认识并复活。
通过这个游戏,一个忍受家庭精神暴力的人,能够从迷惘中走出,寻找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问题症结所在。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这是来自《小偷家族》中信代的诘问。而终于觉察出阿治对自己的教育存在问题的祥太,则不自觉地想到,那只在下雨天他和凛酱发现的蝉的幼虫。
生活在人世间的每个人都是孤立无援的。爱的羁绊是人们快乐生活的动力和理由,爱的羁绊同时也是带给人们困扰和烦恼的罪魁祸首。没有这种羁绊的人,渴望得到;有了这种羁绊的人,渴望挣脱。这些人,都是生活的迷途者。唯有能够掌控它、驾驭它的人,才能中和奢侈和负担,使爱之羁绊成为生活苦难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