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1日电(通讯员 于心雨)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潍坊寒亭小组成员为了解当地乡村人口流失与耕地非粮化问题,于2024年7月19日前往寒亭区仓上村和东杨家埠村以访谈式填写问卷的形式展开实践活动。
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鉴于此,小组成员调查了山东省不同经济区--潍坊市寒亭区的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农户家庭结构、农户劳动力流向、农户年平均收入、农户耕地数量及面积、耕地种植作物类型等农户家庭及耕地利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即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非粮化生产与非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
寒亭区的耕地非粮食作物主要涉及樱桃、板栗、苹果、桃树等果树,此外蔬菜大棚、花卉苗木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粮食产量低、种粮成本过高、经营效益不佳,都导致了农户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种粮主要是满足自身需求,所产粮食并不流入当地农业市场。
从地理区位上来看,寒亭区紧邻潍坊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银、潍莱、荣乌、潍日四条高速公路和206、309两条国道穿境而过;距青岛机场100公里、济南机场170公里;北部潍坊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潍坊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高铁潍坊北站坐落在寒亭,潍莱铁路年底竣工,潍坊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贯穿城区,各类交通要素穿越集聚,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优越的交通条件带来了乡村居民进城务工的极大便利,这种频繁的对外交流深刻改变当地经济、文化面貌,更加激发了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前往经济更加发达的城市,调查结果显示,仓上村外出务工地点在济南和青岛的村民占全部外出务工村民的50%以上。一是有多条从潍坊去济南和青岛的公路、铁路,二是两大城市有较多与务农相比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也有近半数的村民选择就近到附件的企业工厂务工,如光华纺织厂、潍柴工厂等等,寻求更高的收入。村内常住人口的数量下降,村民选择定居市区,造成了该村有大量农房闲置和农田撂荒,制约着当地乡村发展。
小组调查发现,前往其他地市(如济南、青岛)进城务工的农户家庭人口结构中在本村居住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选择就近进城务工的家庭中,往往是全家进城买房定居。因为仓上村和杨家埠村距离寒亭市区仅为10公里,加上优越的耕地自然条件和灌溉条件,两个村发展了许多大棚蔬菜,种植有西红柿、茄子、辣椒、芹菜等。
寒亭区种粮成本较高,仓上村户均耕地3.5亩,种粮作物为小麦、玉米。仓上村有些土地仅化肥农药两项年费用高达350元/亩以上,农业机械年使用费用(包括播种、犁地、收割)也在450元/亩以上,而根据2021年12月份全国黄玉米粒价格才为1.21元/斤。在种粮毛收入较低、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农民务农纯收入在4000元/年以下,显然不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
潍坊寒亭区不同村庄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加之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都对耕地非粮化扩张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当乡镇企业数量增加时,本镇的就业形势呈现本地化的趋势,人口流动相对减少,由此带动一系列的消费本地化,最后容易实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