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㉗-㉘
㉗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㉘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两句话呢,我们放在一起讲,他讲的是一个意思,互相印证。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的本意,在春秋那个时候,不能越礼、不能越位、不能越职。因为本身就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所以孔夫子和曾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做好自己本位的事情,不要越位、不要越官、不要越职。做臣子的你不要去做君主该思考的事情,你不要去操那个心,那是越礼的。
那曾子又讲了,“思不出其位。”作为一个君子,你思考的范围是要在自己本职的位置上,这个时候自己才会遵守礼仪,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那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位”,我们要把它延伸开来讲,我们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位置,比如说有地位。回到了家庭当中,我们还有自己的位置,比如说丈夫的位置,比如说妻子的位置,比如说父母的位置,比如说孩子的位置;和朋友相交,我们有朋友的位置;和客户之间的交往,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一个企业当中,或者是做领导,或者是做员工,或者是做老板,都有自己每个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明白这个道理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举个例子,在一个企业当中,公司老板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或者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方案,这个时候比如说我们是做员工的,我们就在思考,老板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做这个事情没有道理呀?这个事情对我是无利的,对我是没有好处的。那这个就是越位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首先:这是越礼,不该我们思考的事情。其二:很重要,不知全貌。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你不清楚站在老板的位置,他在想什么。因为角度不同,格局不同,思考事情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那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和朋友之间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朋友买了个房子,买了个车子,往小了讲,买了一件衣服,到哪里去旅行。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说了,你为什么要买那个房子呢,位置多偏呢,而且那个房子那么旧;你怎么买了一个这样的车子呢?还买了一个红色的;你买的这个衣服,一点都不适合你;你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旅行呢?还有比它更好玩的地方。你看我们开始评价,其实这就是越位了。
首先这是无礼的,别人会觉得很不舒服,“礼之用,和为贵”。第二点:不知全貌,我们不了解,他买那个房子有可能离父母近,他买那个房子有可能比较省钱,他买那个房子,有可能他图清静;那他为什么买这样的车子,可能是他家孩子喜欢呢?可能是他的爱人喜欢呢?可能是说他喜欢这个车的性能;那他买了这样的衣服可能是因为促销,可能他一时兴起想尝试;他去这个地方旅行,可能有相识之人,可能离家近的。我们了解这些情况吗?不一定。所以我们就开始轻易地下结论,开始下判断,开始用我们自己的标准是非来看待这件事情。所以,既越礼,同时也会让我们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我们再举个例子,在生活当中我们接触了一个人,这个人一接触我们就很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傲慢无礼,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评价了,可是你真的了解他吗?他有傲慢无理的那一面,可能还有才华横溢的一面;可能他有担当的一面,可能他有付出的那一面,可是我们不知全貌。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评价,我们就开始议论,这个时候首先越礼,大家都会觉得不舒服。第二点呢,就影响了我们对这个人更多的了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时候我们再讲谋,何为谋?谋:谋划、议论。我们刚才举了那么多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就开始谋划,就是帮他去想的这件事情,比如说他应该买了什么样的房子,他应该买一件什么样的衣服,这叫谋划。
其二呢是议论,就是我们不光要帮他想,我们还要去议论的。你看这个人没有礼貌,这个人傲慢;这个人没有眼光,买了这样一件衣服;这个人没见过世面,去了一个这样地方旅行,我去过那个地方,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就很容易会产生议论和对他人的非议。
而一个君子不是这样做事情的,君子如何做事情呢?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一个君子所思、所想、所行,都不会离开自己的位置。
举个例子,朋友之间相交,那我就开始思考,作为朋友,我是如何可以更好的劝导于我的朋友。当我有什么想法想要对他说的时候,我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友情,我给他一些建议,但绝不占主导,听不听是他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说出自己善意的提醒,提醒他怎样去做更好。
那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问题,我可以提出我的建议,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但是是不是被采纳那个并不重要。我们是忠于自己的职位,忠于自己的想法,忠于自己心中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提出了建议。但是我提出的建议未必是对的,每个人考量的角度不一样,境界不一样。所以做好自己的位置是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但是不会越礼,不会越位。
那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做父母位置是引导孩子,让他变得更好。可是往往在生活当中,我们就越位了,我们总是喜欢替孩子做主,说你必须要吃这个,你必须要穿这个,你必须要学那个,这就是越位。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他在想什么,他有自己的喜好,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一旦我们越礼,双方就会产生不舒服,产生隔阂。并且矛盾会日益的增加。因为我们不了解事情的全部,我们只是想当然的自己认为。
说我们那个时代,我们要学一门固定的手艺的;我们那个时代,我们都喜欢固定的工作。所以我们就要求孩子要按照固定的工作去生活,按我们那个时候,我们二十几岁都要结婚了,都要生子了,那我们就拿这个标准和喜好去要求孩子。可是你了解孩子吗?了解当下的社会现状吗?这就是超出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和朋友和自己的亲人,包括和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在工作的场合,都要懂得守住自己的位置。可以给他一些建议,可以给他一些引导,但是我们不能作为主导。
那我们再讲一个位置,《中庸》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这句话讲的很妙。举个例子,“素富贵,就行乎富贵”,说我自己生活比较富贵,那你就过富贵的人该过的生活。比如说乐善好施,因为我比较富贵,我有余力,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富贵之人,你就不要过于吝啬。
“素贫贱,行乎贫贱”,我的生活没有那么富足,那这个时候我也不抱怨,我也不羡慕他人,我不羡慕那些富人他可以住好房子,开好车,我喜欢我当下清淡的生活。
“素夷狄,行乎夷狄”,说我们自己生活在偏远的地区,交通没有那么便利,没有那么发达,城市发展也没有那么快,可是我喜欢这样慢节奏的生活。
“素患难,行乎患难”,比如说我自己当下经历了一些挫折,感情上的、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上的、说我生意场上的,甚至我身体有什么样疾病的,这都叫患难。可是我有了这样的经历,有了这样的患难,我也可以恬然进取。我安住在当下的患难当中,在患难之中,我要思考的是我在当下还能做点什么,可以做哪些努力?可以做哪些改善?这叫“素其位”。
说我现在正在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那么富足,那我也“素其为而行”,不要去思考。我当下还能做哪些努力?可以改变我当下生活的现状。素富贵我就行乎富贵,我是一个富贵的人,那我想一想,我在这个富贵的基础之上,我们做哪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呢?这个时候我们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我们来思考一下,很多烦恼从哪里产生的呢?我现在素患难,说我最近的身体不舒服,我就产生了烦恼,“哎呀,我要是身体好该多好啊。”“你看别人那么好的口才,而我没有。”“你看别人那么有智慧,而我没有。”
你看别人生活多有钱,你看人家的爱人多好、多体贴,你看他家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好,还懂得孝顺。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没有做到曾子说的,“思不出其位”。都是脱离了自己当下的现状,当下的位置去思考问题,这样思考问题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
所以今天要记住曾子说的这句话:“君子思不出其位。”我们的所思、所行、所想,都是根据自己当下的位置,我在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才能变得淡定从容,不和别人去攀比,只是不断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