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我读的不多,但是仅读的一些已对我有很大积极的影响,我选读名人的出发点有两个,要么是我崇拜欣赏想学习的人,要么是我对其人生经历好奇的人,打开这本书更多的是好奇。每读一人就感觉身上多一份力量多一份信心,这些心灵之书不是那些心灵碎片鸡汤能比的,看完一本好书就相当于神交了一位益友,我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先从模仿开始,学习伟人的好学、学以致用和博大的胸襟;曾国藩的独立思考、缜密的思维;白岩松的出口成章;杨澜的优雅,杨绛的坚强,琼瑶的浪漫,汪曾祺的生活滋味,所以,以后我希望我的读书书单里一直有一本名人传记,现在就从苏轼开始.....
苏轼传有许多版本,我先读了林语堂版本,因为刚看了原序已被深深吸引,一个粉丝写自己发自内心热爱和崇拜的偶像虽然有时会有失客观,但我相信写的一定是最生动、最全面的.........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照耀古今的人物,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如果生活也可以评“家”,那他就是一个“生活家”,他在政治、慈善、哲学方面都很有作为,但还没称之为“家”,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兴趣广泛、轻松诙谐、热爱生活的“杂家”,他自由出入儒释道之间,汲取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使他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处变不惊,乐观通达。他受人尊重和喜爱的程度即使历经了千年也不曾消减,他的魅力不只是因为他的才情和成就,更让他熠熠生辉的是他那完美的人格、伟大的心灵,是他跌宕起伏人生命运的抗争史交织在他一路以来书写的豪放诗篇里给人以振奋或安慰的力量,它像一部命运交响曲至今回荡人间,在每一个喜爱他的人心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
苏轼不管在何种处境中都活得生机勃勃,他身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向往坚强,仿佛靠近坚强就像靠近太阳一样能获取热力和能量,但每一份坚强、每一份责任都是需要同等或更多的付出,而这是人们都不愿面对和容易逃避的,轻松的生活谁都想过,在别人眼中看似漂亮的转身又有承载多少的负重呢,我们在欣赏苏轼的旷达、乐天、潇脱时,更多的是看是什么塑造了这种无坚不摧的完美人格,是什么激发出他震撼古今的人生诗句,苏轼诗词的绝美之处就是他那融入人生思考的旷达诗句,给人一种开阔、不惧风雨阴晴的勇敢、不畏权贵的正直,不委屈压抑的豁达,不扭曲本性的豪迈,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的执着可爱,老天也是帮他,他那种横冲直撞、天性使然的释放,竟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也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天赐英才,却没像王勃一样天妒英才,他非常人是至人,他乐善好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
“牵线木偶”般的生活却让他过出了难得丰富的人生体验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同样,“一入宦海难自己”——-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还不如一介布衣平民可以来去自由,苏轼金榜题名时是北宋政治环境最好的时期,之后的君王一代不如一代,直至北宋灭亡,苏家父子已经上了这条成功与欲望、风险并存的大船,“学而优则仕”“成就功名大业”也是古代读书人的执念,可以看出,即便苏轼几起几落,多次被贬,他和弟弟苏辙也没辞官归隐,他还是想成就功名,有所作为,苏轼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特别是任杭州太守期间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爱戴,即便在惠州被贬期间没有职权,他还凭他对表兄的影响力竭心尽力出谋划策,他一直想用毕生所学为民请命,造福一方,他的诗句——“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所以,即便他多次被贬,即使他险丢性命也是执着无悔,他等着被重新重用的一天,但他的这种等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等待,他每到一处就随遇而安,入乡随俗,把每一个他乡当故乡,重新积极建造家园,快速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吸引社会各阶层朋友,他们游历山川,吟诗作赋,把酒言欢,他先后辗转多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京都、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海南儋州,他愣是把一幅被贬路线路变成了游历路线图,他没有一次因政治失意就不举头观山望月,他的世界“花开有喜,花落不悲”,他珍惜光阴,对时光都“不寻常”对待,他尽自己最大的能量做有意义的事,光阴一寸寸流过都凝结成流光溢彩的琥珀光,连同他喷薄而出的人生诗句化为永恒,这是何等的境界和活法,怎么样的一幅坏牌在手里都能打好,什么样的困境都不改其潇脱、乐观、雅趣、豁达的名士风流.........
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经历过生死都会对生命进行思考,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虽险保性命被贬黄州,但却让他远离了政治争斗,小人暗算,进入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与大自然拥抱,与心地善良淳朴的邻里友人相伴,他建筑家园、耕地东坡,自酿美酒、烹饪佳肴、教农人唱歌,竹杖芒鞋、醉饮酣睡、游山揽胜,饮酒赋诗。这位热爱生活的艺术家的情趣不止于此,他在绘画,书法,医药,饮茶,制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一而足,且每一个领域都能找到他的得意和乐子。
看了苏轼的人生经历才真正理解他写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的感受,他身在官场,失意得意无常,每处居住不会超过三年,这种居无定所,到处漂泊对一般人来说可能都活在疲于奔命之中,可对于生命的强者却是一次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就是苏东坡悲剧人生的不完全快乐章节。快乐的标准没有定义,一千年以后的城市人所拥有的快乐多种多样,虽然你也可能拥有悲伤的生活素材,但是不见得你不快乐。无论是身陷996,挤压在格子间里挠破脑门儿地冲KPI,亦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下工作,去三亚后海村冲浪,逐浪而居,把酒言欢,再如更接地气的,在家为自己做一顿简单而不油腻的饭菜,都可以调制出快乐的色彩,只要它能带给你心灵的自由。如果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李一冰的这部《苏东坡新传》,无疑让我们了解了真实的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