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20岁读和人到中年时读,读到的况味完全不同。
20岁读加缪,是潮流所迫,那时候不读加缪是一种OUT,所以我读加缪的《局外人》,只能是一种行为:我读过了。其实是不明白加缪借默尔索想要说些什么的。
人到中年的今天,尽管《局外人》被各家出版社一印再印,为商业机密计隐去了印数的版权页上我们读不到《局外人》到底被多少人领回了家,有一点:不读加缪还不如不看《致青春》或《中国合伙人》遭到的白眼多。我却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要重读《局外人》,为什么?
区区5万来字,加缪又不像那些先锋作家喜欢在文本里设置阅读障碍,五万字的《局外人》顺溜得一口气就读完了。读着读着,我依稀想起当年读加缪觉得这个人的作品,就算还有《西西弗斯神话》,怎么可以跟巴尔扎克、雨果比肩?时光流逝,也把我对生活的戏剧期待慢慢滤尽,才明白真正的高手是能将流淌的岁月任意剪下一截就成就一部经典的。
伟大作家的另一高明之处,是他顺手截下的一段生活场景,让我们在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咂摸出当下的意义。比如现在,我用一天时间读完了《局外人》,默尔索这个寡淡无奇的人,却在这些天里在我的梦里在我的眼前。
我读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这个版本里,译者柳鸣九先生为其写了一篇很长的序言。老牌文人书写的规整的序言,让我一个诧异接着一个诧异,因为记忆中的默尔索,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局外人,柳先生怎么将其跟一桩诉讼案搅和在了一起?可见,20岁的阅读记忆,多么不可靠!《局外人》不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吗?母亲死后默尔索为死去的妈妈所做所想以及所产生的后果;百无聊赖的默尔索被负面情绪挤压得莫名其妙枪杀一个阿拉伯人以及产生的后果。
20岁的阅读记忆不可靠,只要肯花时间否定自己的20岁,就值得我在20岁的时候懵懵懂懂地读《局外人》,今天重读《局外人》,我笑我20岁的时候多么不谙世事,又感慨为什么总是要等到万事接已成定局才明白大师早就在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给予我们的人生指南?
1930年代,就是远在法属阿尔及尔,都能让大师预见2010年代遥远的东方每一个个体的与默尔索的相同命运。默尔索的命运?默尔索就是一籽随风飘送的草芥,他应该随着风吹拂的方向去表现母亲死后自己应有的反应,才不至于在接踵而至的生活琐屑中迷失方向。可惜,默尔索不懂得他这样的小人物是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轨迹的,他非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去反应他对诸事的看法,他不被那个社会见谅乃至借着他的一次失手将他送上绞刑架,也就是草芥默尔索必然的人生末途。
被加缪写进《局外人》的默尔索,是一个我们将《局外人》翻到最后一页就能放下的人物,就没有分量让我检视自己20岁时的阅读能力。我将《局外人》翻到了最后一页,抬眼看看窗外的世界,我和他们,不都是草芥默尔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