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由于小学初中频繁转学,而引起的十多年抑郁,大学转双相躁郁的患者。以下是我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正在经历这个疾病的你或者想为患者提供帮助的亲友。
1.我是如何确诊的?
大学在图书馆复习时,阴差阳错接触了一本张进的抑郁书,察觉到自己的状态和躁郁症很像。那时候感觉自己脑子像脱缰的野马,有时候又难过的起不来床,严重时候甚至想自杀,才想到是不是应该去求医。结果果不其然。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
2.这几年的状态。
从确诊到今年4年了。经过了多年药物治疗,心理咨询,自身努力,家人陪伴,无数次跌倒再爬起,无数次跌到万丈深渊又逐渐鼓起勇气。如今可算看到了康复的曙光。
这几年的状态,就是好一会又抑郁,反反复复。从抑郁好了找工作,工作几个月,又恶化了辞职,休息一段时间,又找工作,恶化了又辞职,多次反复。这样的反复折腾,曾一度让我对外界和自己的未来彻底地绝望,仿佛深陷泥沼,胸口上压着一块巨石,浓重的黑云在身边阴魂不散。任何事情都无法让我开心,也回想不起任何开心的事。吃着药的我是麻木的,睡十多小时,像一个智商为零的躯体学不进东西,任凭摆布。而外界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偶尔听说看到曾经的朋友同学都收入过万开始买房结婚生子,工作生活滋润,而我还没有稳定工作的收入来源。
而就在今年,我却感觉终于熬出头了,从内而外的彻底改变了,身体里充满了力量。我也能很清楚地分辨,这不是我曾经自以为好了的躁狂状态,而是身体与心灵的共同苏醒。
3.我是如何彻底康复的?
我是去年11月彻底放弃工作,灰心丧气地回到了我的家乡。开始,我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改变,甚至我的心理医生都说回老家并不会改变。而我冥冥中像受内心力量的牵引,就想着至少我这个”废人”还能帮家里长辈做家务,就回去并住下了。
(1)帮助他人
偶然一次我小侄女需要辅导功课,我也没其他事,就做起了她的家教;长辈遇到电器使用问题,清洗特殊污渍等各种生活问题我都积极解决;提醒并帮他们装上反诈app;给他们织围巾;同时正值跨年,我也想着正好可以给长辈晚辈准备新年礼包,从设计采买,到送达……这些都让我有了小小成就感。
(2)做喜欢的事
我还每周去一次市中心,吃好吃的。把以前因怕胖不敢吃的念头都抛到脑后,尽情享受美味;我还去尝试一直想学但没机会学的油画,香薰蜡烛;去美术馆,摄影馆;和朋友一起做披萨……我把每一个小活动的小喜悦都po到社交平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我的生活慢慢有了色彩。
(3)一个目标
这段时间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考教资。买了教材和试卷。看教资的视频,做题。但是这一次,我不强逼着自己像以前一样,要求自己一次过,要求自己每天从早到晚都硬在图书馆看书做题。而是想学习时就学习,能学习多少就学习多少,能记多少记多少,重在参与,重在体会。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一些著名教育家,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实验,让我对小时候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了新角度的诠释,认识到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有些错误的在所难免,也体会到做一个十全十美的老师实在是不容易。
(4)看优秀节目
这段时间我经常会看各种优秀节目,从《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觉醒年代》,《感动中国》,到《守护解放西》,《零容忍》这类。长见识也涨知识。
我去省博物馆,从考古文物的角度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刻地理解了”读史使人明智“,伟大的先人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后人栽树,让后人乘凉。而在先人面前,我们所面临的都是什么鸡毛蒜皮?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方便生活又是多少先人费尽心力,耗尽一生,甚至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甚至轻言放弃?而我们也要为后人做榜样做贡献。我认识到我们这一代在历史长河里的位置和肩上的责任。
我还看了纪录片BBC《绿色世界》,看地球美景,感受当今世间美好与值得。
(5)了解他人成功故事。
2021年感动中国让我知道了江梦南,一个失聪女孩。现在是清华在读博士。半岁时因用药导致失聪,她的父母通过教她读唇语感受气流练习读字。一个字经常要练习读一万遍以上才能学会。普通人看来很简单的任务,他要付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加倍努力才能完成。她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在公立学校读书,通过上课读老师嘴型,看板书和课后自学跟进度。她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习,一个暑假自学完五年级课程,实现跳级,赶上同龄人脚步,如今甚至读到清华博士。
还有谷爱凌,苏炳添,刘翔,钟南山等,他们的成功故事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遇到困难不退缩,坚强乐观面对,勇敢克服困难,坚持不放弃,逐步走向成功。
(6)我的太阳–姨妈
关于我的康复,我必须提到一个人,就是我的姨妈。姨妈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大太阳的存在。我家族包括我父母都是很冰冷的,而我的姨妈是这其中最温暖的存在。 她对亲人的关爱贴心,在意与大方;和他人交流时侃侃而谈的样子;超强的社交能力;表达自己的同时又能考虑他人感受,尊重他人又不委屈自己;任何情况下都坚强乐观,勇敢积极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一直非常渴望成为的样子。
在家乡我跟着她,才知道外婆的衣服都是她买的,我看着她关注外婆的咳嗽,解决手机电话问题,给外婆认真戴帽子的样子,她快乐地带着晚辈们玩耍的样子,至今都历历在目。她告诉我大家都是平等的,让我放开些(这简直和我的咨询师说的一模一样!)如此温暖又发光发热,我甚至想为她写一本书!
住了4个月,我准备走时,她特意找我谈话,给我加油打气,说要我一定要好起来,还说曾因为想到我这么优秀却因为这个病什么都做不了,而抱头痛哭。我实在是没想到住在她家不仅添了麻烦,还让她为我如此操心!
于是我和她说,不用担心,相比外向人每天和他人丰富的社交,对我来说,一个人写文章,逛博物馆,和小朋友玩,拍视频,画画,吃好吃的就已经很开心很充电。当然我也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我不再强扭自己去走一条标准的路,而是选一种姿态,开心舒服,活出自己就好。
自从来到姨妈身边,我好很多了,可以学进东西了,渐渐恢复了生病前的智力,能看得进书了,对生活有了期待,渐渐看到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有了认识,而这些在冰冷的大城市完全都无法体会。
而我的父母,虽然物质上一直让我吃饱穿暖,也尽了他们的全力给我好的生活,但精神上相比姨妈给我的温暖与滋养,父母给我的是不断打击和耗尽。
(7)我的父母
回来以后最让我吃惊的还是我的父母。(我本来以为我每次在外把身上的抑郁污泥都洗干净,回来又被染上一身黑。但是这一次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
母亲在我不在家的这4个月,经常听抑郁症自助社群直播,听其他患者的康复历程,其他患者家长的讲述,咨询师老师的疏导,还和我道歉了不记得多少次。父亲也不再只顾自己躺在沙发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看电视剧从不关心家里,而是终于对女儿的疾病有了反应,多了一点上心,看电视不再疯狂外放,还知道带耳机了。
我还记得19年第一次在北京诊断出重度抑郁的时候,医生是直接怒指着我妈的鼻子骂,为什么孩子病了那么久不来看病??我妈支支吾吾,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直那么强势的她,居然会低下骄傲的头,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不过幸好,在那之后,妈妈渐渐开始反思,不再强迫我做什么事,还和我说了多次道歉。加入抑郁症自助社群后,甚至有了一定科学性的改变。
而在这之前难以想象他们曾经是那种上学不给我谈恋爱,毕业了又抱怨,别人都结婚了为什么我还没对象那种;不让我做这个,不让我做那个,又抱怨我什么都不做;我哭着和他们说左脸被别人打了,他们居然还让我右脸伸过去那种;朋友都说我优秀父母说我是废物那种。
(8)我的兔子
养兔前,我爸我妈都一脸嫌弃,不让养兔,说兔子臭死了臭死了。养兔后,我爸一回家就兴高采烈去rua兔兔,像逗小婴儿一样的语气说,“小兔叽~小兔叽~”还积极主动帮我喂兔子,打扫兔厕所。我妈也会帮我喂兔子,打扫兔厕所。偶尔会盯着兔兔说,“你在吃脚呀?你的脚怎么像一朵花一样~” 我看着他俩这转变笑死。
4.结语
医生引导,药物控制,还有亲人陪伴,关心和爱,我如今可算大体恢复了!这是我以前从未想到的一天(因为确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绝望),我看着母亲像以前逼着我学那样努力学习,而我自身也在恢复,所以未来会越来越好!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为帮助过我和我能帮助的人回报一份我最大的爱!
——————————分割线——————————
以下是病友回复。
关于医院
建议去大医院,北京安定,上海精卫,湘雅附二,杭七都挺好。要坚持一个医生去看,选择离家最近的,相对大些专业些的医院,离家近就比较能坚持。小医院最后发现浪费时间浪费钱。
关于服药
服药主要就是抑郁药和情绪稳定剂。每个人对不同药反应不同,谨遵医嘱。一开始有段时间调药。医生说痊愈后好的状态维持一年就可以考虑停药。
服药还是有各种症状
要考虑调整一下药物或者增加运动,药物只是控制症状,所谓心灵的感冒,最终还是要改变认知才能彻底痊愈。
去的医院只让你加量
所以我说要去大医院,大医院会准确诊断到底是什么病,该用哪些药,根据你对不同药物的反应,耐受性,换药或增减量,绝对不只是加药,小医院就……反正最后会发现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浪费感情。
我也调了很多次,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耐受性不同,生活不同,病情发展不同,别人的药物可能并不适合你。
担心大医院上报/吃药副作用大
这个就权衡一下利弊,如果能正常生活,正常社交,其实不用太把这个病当回事。然后可以从改变认知的角度去治疗,看心理咨询,正念疗法等,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有治疗意义的视频音频资源,比如哈佛幸福课,李玫瑾,武志红,郁金香直播都是,他们的观点都可以去看看。最重要的,多运动,治疗方式不只有吃药。
最后献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丘吉尔
永远记住,你自己决心成功比其它什么都重要。—— 林肯
祝各位病友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