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坛 公 园 漫 步
王晓丹
天坛是个好地方,宏伟的祈年殿,气派的寰丘,风格独特的回音壁,给每个游人的印象不会亚于故宫里的三和大殿。
步入天坛公园,经过约一公里花圃成线,果木成荫的现代林园大道,来到高出地面两三米,左右却似无尽头的平台下。登上平台,眼前赫然开朗。原来这是一条比周边建筑和林木都要高的大道。此道很宽,由一块块敦实的石垛子砌成,一直往左右两方延伸。大道分三路,中路为硕大的石料拼就,石料三米见方,面上打磨成微凸的弧形,略高于其左右两旁的边路,在大道中显得突出而特殊,大概是为了区别天子与皇亲贵戚与其他官员行走之道而专门设置的吧。
这条宽阔又庄重的巨石大道没有岔路旁支,也没有树木遮荫和花草点缀,笔直地连接着两组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宛如一柄两头嵌着金玉宝石的如意,静卧在绿天鹅绒的台布上,清雅、恬静、华贵,给人以美感。
从大道走向左侧的宫殿,一列高大的石牌坊横跨于大道上,灰白的方形石柱,灰白的横垣,金色的阴刻楷书铭文题词,青蓝色的琉璃瓦帽盖,色调和造型同四周的高雅环境十分协调。大道一直通到一座石礅砌成的圆形高台。高台占地估计有好几百平米,上下三层,一层小似一层地重叠着,四方都有石级上下,每层都有相同工艺的雕花石栏环绕。各层之间的间距虽不甚宽,却已尽够三五成群的行人来回走动。呈弧线型的石栏一段一段的嵌在石柱里,雕琢细腻,线条圆润。每隔一根石柱下就有一个排水孔,孔眼通向石栏下方的石雕鳄鱼头,水能从鳄鱼口中喷出。鳄鱼直伸脖颈,紧闭硕大的下颚,那浅浅外露的獠牙配上微闭的双目,表现出一种俯首贴耳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情,生动有趣够人玩味。
最上面一层的中央就是当年帝王们祭天的祈年殿。祈年殿高大宏伟,是一座圆形的殿堂。我径直地朝门里走,殿内虽无一摆设,那层层横梁和额檐交错架叠,逐渐地向上收小,归向悬着一条团龙的殿顶。盘蜒在殿顶的团龙头部悬空向下呈鸟瞰状,瞪目咧嘴,威严阴森,而每根横梁上那些绘着金、红、黄、绿、白、蓝、紫、等色彩的繁复图案又叫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这座圆形的建筑,除了殿堂内顶上的横梁、额檐、椽子、斗拱是方形的外,一切都是弧形的,壁、门、窗、栋、柱、荇……大有几人合抱的台梁、立柱,小至窗户花格上的小横挡全都是圆与圆的结合,弧与弧的衔接。其中的奥妙不能不令人惊叹。
设计营造这座技艺高超殿堂的工匠们掌握的关于圆的原理该有多深啊!营造者们在这座辉煌的艺术品上凝集到的,关于数学、力学、美学、建筑工程学等诸多知识会有多少呢?用现代科学的眼光,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将怎样评价这座宏伟的建筑呀!
我不得而知,只有惊叹不已!
我从殿内走出来,退到圆形平台的边缘,沿着石栏漫步,相隔一段距离详尽地观赏祈年殿。青蓝色的琉璃瓦接成笔一样直的瓦柱从最顶端一颗云雕堆涌的,像夜明珠一样的镀金宝顶下向四面八方放射。像一把奇大无比,闪烁着蓝光的,特意要与蓝天媲美的巨伞庇护着檐下雕绘的金龙碧凤和朱门红柱,也庇护着人世间的兴旺人畜,丰登五谷。
檐下相隔一定距离还有两层环形瓦面能接着上面一层的滴水,从上到下,一层比一层遮盖的面积宽,一层比一层的面积大。三层瓦面重重相叠,华贵而典雅。同其他的宫殿一样,祈年殿的檐下也有一块巨型匾额,上书“祈年殿”三个阴纹镀金大字。让人惊异的是这块匾额比之前看到的任何一座宫殿上的匾额都要高大雄伟得多,而且上下左右四块斗板上与其他匾额特有区别地雕有镀金的浮云苍龙。这在殿堂数不胜数的装饰结构及图案中,显得格外的显赫、壮观。
我依在石栏上欣赏着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品。蓝艳鲜丽,形态优美的琉璃瓦面;架叠有致的檐下斗拱;硕大光亮的朱漆台柱;精雕细镂,包着黄铜片的弧形红门赤窗;宽阔的圆环平台;粉白而整齐的雕花石栏,叫人越看越喜爱,越看联想越多。环顾四周,眺望远方,视线没有被遮拦。自己身处之处高于一切,凌空一切,自觉超脱起来。犹如登上了蓬莱仙境。霎时间身前身后祥灵高照,金光逼人,鸟瞰人间凡地天坛重阙,只见鼓罄声声不绝于耳,幡旌猎猎不懈于目,椒兰幽幽馥郁于鼻,更见皇亲贵戚毕至,王公大臣肃立,倏尔素馨馥馥,兰香袅袅,冕鎏依依……此时此刻,我顿觉得心中穆然,情形肃然,敬畏于天,诚惶诚恐起来。
就在这向四下环顾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宫殿庭阁和长廊幽院的瓦面一律是青蓝色的,对比紫禁城屋面的金色显示出另一种高雅、庄严、肃穆和宁静的韵味。在这上面,琉璃彩釉使这些青蓝色的陶瓦在日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灼灼炙人的苍蓝色光辉。上有蔚蓝的天空衬托,下有绿色的大地铺垫,这些蓝色的陶制瓦面简直成了一盘映日照月的宝石颗粒,在绿天鹅绒的台布上,放射着瑰丽的,永不熄灭的熠熠蓝光,照得蓝天更蓝,映得大地更翠,把大自然装点得更加美丽。
从祈年殿下来,又踏上那条巨石铺就的高台大道,朝着与祈年殿相对的回音壁走去。
在最前面迎接人们的也是一列石牌坊,虽然它们比对面祈年殿前的那些牌坊矮小得多,而形势和气势并没有什么差异。穿过石牌坊,见游人们都涌向一座高台,我也尾随而去。走在台前几米的地方被一堵女儿墙吸引住,矮墙还没有人高,土红色的,墙头上的帽盖十分别致。绿色琉璃瓦面上的横脊和翘檐上读雕刻着各种花纹,清晰而精细。四角的翘檐背上排列的奇兽成犬坐,一个个向天而啸,神态惟妙惟肖。这些奇兽一个比一个大,而顶头的一个最大,是犀牛头。犀牛的鼻角直立朝天,鼻孔翕忽,一对牛角向上弯穹,角尖朝前,犀利无比。这墙头帽盖上的格局竟与紫禁城那些高大殿堂的瓦面全然一样,只不过比那些矮小,是它们的精巧缩影罢了。看见这矮小的帽盖,对那些众多的,高大得可望而不可及的殿堂瓦面的认识也就可见一斑了。
我站在矮墙前,抚摸着这些浸润在琉璃彩釉里的凹凸刻纹,环望四周那些在蓝色天幕上的高大屋面,为古代艺术大师们如此精湛的工艺而倾倒。在这时,我才猛然发现这边的瓦面全是绿色的。这些绿色的闪光和祈年殿那边瓦面的蓝光正好形成对照。蓝对绿,左蓝右绿,多么协调,多么和谐。当年工匠艺术家们的缜密构思使天坛公园的这一切在庄严中有了生气,在高雅中增添了清新,在宁静中包含了凝重。美啊,这些绿色的翡翠嵌在天坛公园这柄吉祥如意的这一头,与另一头的蓝宝石斗妍争奇,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脚步向游人们簇拥的圆台走去。圆台上没有雕饰,石块拼接的图案显得朴实无华。看旁边里的标识牌才知这就是有名的寰丘了,是道家设在皇家园林的祭坛,那些图案定是道教的八卦无疑了。人们争着看那石块拼镶的八卦图,议论着左数怎样,右数又怎样,应照着什么天象,什么地物,等等。我没逗留,让开人群下到台下,朝三音阁走去。
著名的回音壁为一座环形的高墙,占地约一百平米的墙壁围着一幢不大的殿宇,这就是三音阁了。好奇的人们三三两两地靠着围墙的墙垣,或把嘴凑近墙壁轻声喊话;或把耳朵贴近墙壁专心聆听,专心致志地感受着回音壁的奥妙。我顺着墙根走了一圈,叫我惊奇的是,砌成这桶形圆壁的材料和工艺非常奇特。砖块表面既平又光,看得出是用相当细腻的砖泥烧制而成的,有接近现在矽酸盐砖的样子,但比现代砖大得多,也细腻得多。奇特之一是每一块砖都呈微微的弧形,该砖的模范得经过精确计算才能合乎圆筒围墙的要求。奇特之二是砖与砖之间简直没有一点缝隙,也看不到砖与砖之间的黏合物,只能从一根根头发丝那么细的线缝来分辨两砖之间的分界,整座墙壁内外都是一样。我想,墙壁有一定的厚度,外圈与内圈就有大小差异,这带弧形的砖必然又有内外之分。可以肯定,设计和建造着座回音壁的工匠们付诸了多少心血和智慧啊。这也就是回音壁能回音传声的奥妙之一吧。由此可见,几百年前的中国人在建筑工程上已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来说是望之不及的。
回音壁、祈年殿与故宫、北海、颐和园,以及众多的古典建筑一样,为京都奏出了奇特的庭院建筑音乐韵律,以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也向人类彰显了中华建筑艺术的魅力和辉煌的成就。 (本文初拟于1981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