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会孕育大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创业公司,在医生、患者、医院、医药、单科领域、智能硬件、医疗新媒体等领域,会产生大量以互联网为工具、对行业现状进行改变优化的产品。移动医疗创业公司70%都是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中,创始人或者初创团队大都数来源于传统医疗行业,或是医生,或是医药代表。
对医生这块而言,方便医生给患者看好病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无论是哪款产品,都需要满足医生两个需求点,一是提高医生经济收入,二是帮助医生提高科研水平。从这两点出去,可以看到医院这块细分出医生工具(杏仁医生、丁香园)、医生社区(医联)、医生继续教育(诊立拍、医客、医脉通)、医生随访(杏树林)。
在移动互联网,抢到医生资源占据了桥头堡。不同的行业背景出身的创业者,如何对待医生、患者和医院的关系,方向和重点都不一样。
与传统医疗关系较深的创业者,常常把诊后做得比较重,做熟悉的医患管理。而对医院,则比较注重优化医院流程,帮助医院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效率,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服务资源都在医院。一个例外,挂号。因为挂号需要从医院、卫计委、卫生厅拿到号源,而传统医疗行业出身的创业者,往往就具备跟医院、卫计委、卫生厅搞好关系的这个先天优势。
而依靠互联网的创业者,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跟传统医疗行业的关系不深,再加上对医院流程不熟,大多数创业者会从诊前入手,例如患者轻问诊,或者绕开医院,直接把医生从医院拉出医院,到平台上和患者沟通。医生给平台带患者,平台给医生打造品牌,帮助医生创业,春雨医生、腾爱医生等。但是最终能否满足医生前面提到的两个需求,还要拭目以待。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传统HIS厂商不能进入移动医疗行业?一是HIS厂商本身把产品做的烂,很烂,医院的同学说,经常死机,等半天软件没反应。你会问为什么这些his厂商产品这么烂还能进入医院?前几年新闻报道,政府一个U盘报销几万,所以你懂得。二是嗅觉不够,对互联网移动医疗不敏感,不敢轻易进入。三是his厂商本身只是做产品,没有患者数据。患者数据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那有没有人从医院his入手,让医院开放HIS、LIS、PACS接口给App,这样就只需要花钱,就能轻松拿到大量的真实可靠的患者健康数据。这就要看医院愿不愿意把这些核心数据给到公司。医院肯定不愿意,患者数据是医院的核心资产,怎么会轻易给出去?医院要患者、要收入、要影响力,给出患者数据给创业公司,对减少医院收入、患者问诊量肯定有很大的影响。第三,开放这些数据接口不安全,会泄露患者信息,信息安全也是医院不愿意开放接口的原因。
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仍然在医疗外徘徊,App们的医疗价值并没有得到大医院的认可和接受,核心的医疗数据信息化和共享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总结来说,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最核心的就是扁平化以后,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医患间隔,病人有了一个一站式服务团队。移动互联网不会让医生成为一个好医生,只有医疗工作本身才能让医生提升医疗水平,移动医疗会让医生能更好的服务患者,让医学技术更加先进,让医生的诊疗更高效,给病人带来价值。
至于国家政府层面的分级诊疗,关键还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包括医生、设备、资源等,提高病人报销比例、大医院协同社区医院促进分级诊疗的方式,也有见效,但是速度太慢。要教育病人,要协调大医院、社区的利益,耗时长。
医疗行业很大很深,结合互联网能做出很多优化和创新。例如医药(掌上药店)、电子病历、单科领域(糖护士、血压管家)、电子处方、第三方支付(医保、互联网金融)、保险、硬件、医疗新媒体(医学界)等等。
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