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教育行走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宁超群。第一届教育行走的亲历者。分享之前,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她,读初中的时候,常常被人嘲笑来自最偏远的村小。读师范的时候,也常常因为自己来自边远的乡镇而自惭形秽。在县城做老师,有人笑话她来自边远山村,见识浅薄。在省城做老师,“来自边远山区的教师”一度成为她的标签。不过,她坦然接受了这个标签,并以自己来自边远山区而自豪!因为地域可能会限制人的某些见识,但是这种限制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打破,而边远山区人特有的那种善良、勤劳、坚韧与质朴却让她受益终身。
鉴定完毕,此人就是我——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普通教师,我现在坐标成都,我的教育生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边远山区”这四个字一直和我的命运绑在一起!
文质老师曾说:“人是应该有一点‘命运感’的。这个‘命运感’,不管你怎么去理解它,它可能在帮助你,也可能在限制你,最后当你直面它的时候,它也在成全你。
今天,我就围绕着“命运感”这个主题,跟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生涯中的几次重要的遭遇与危机。
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说起:“天命”之召,“地命”之应,“人命”之变,“生命”之寻
1 天命之召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故事。
“你们家了不起哦!爷爷是教书先生,爸爸也是教书先生!”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人这样议论我家,我总会昂起头,“我以后也做一个教书先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你个小女娃,人小志气大哦!将来一定是个好先生。”在那重男轻女的偏僻乡村,很庆幸我的家人以及善良的乡亲们从来没有打击过我的梦想,反而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一天,爸爸带我去他的教室。村小很简陋。爸爸在讲台前教:春眠—不—觉—晓,”小朋友们就跟着爸爸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那个时候,我觉得爸爸好神气。
一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跟爸爸说:“爸爸,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当老师。”
“好啊!好啊!明年你就读小学啦,要努力读书哦,考得上大学,才能当老师。”
“我要上大学,我要当老师”,这个信念在整个学生时代,一直支持着我寒窗苦读。努力+幸运,我如愿以偿考进师范,最后走上三尺讲台。圆了自己的教师梦。谁说这些努力和好运气里没有梦想的力量?
直到现在,我都会我跟孩子们聊梦想。孩子的梦想天马行空,纯真之极,我小心地守护他们的梦想,鼓励他们朝着梦想前进。
做老师后,我发现自己太喜欢小朋友了!看到小孩的模样,我的心就融化了。清澈的眼神,甜甜的笑容,活泼的身影,让人毫无抵抗力。更吸引我的是他们的天真、率性、热情,说话做事从不遮遮掩掩。爱你时,他们会向你飞奔而来,抱着你说:“老师,我好爱你啊!”生气时,他们会向你剁脚,会急吼吼地嚷:“我不喜欢你了!”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喜欢思考,喜欢分享……浑身洋溢着生命活力。他们是真的使者,善的化身,美的代表。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言语能够准确表达我对孩子那种浸在骨子里的喜爱。文质老师有一次开玩笑说:“宁超群啊,你看孩子的眼神,就像一个慈祥的老奶奶!”这个说法很形象也很贴切。
做老师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别的职业;做老师之后,更没有想过不再做老师。冥冥之中,我接受了“天命”的召唤。
2.“地命”之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工作第一站是一个很偏远的乡镇。差一点就是孤灯孤庙孤身一人守山神。最后因为身体不好,幸运地留在了中心校。
任教第一学期,教数学,因为数学老师请产假了。把数学当噩梦的人,居然要做数学老师?解读教材,痛苦,上课,痛苦,面对学生作业,痛苦。刚走出师范学校的大门,根本不知道怎么上课。没有师傅,没有教研,也不好意思去请教他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看到成绩后,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哭了一场。“我很努力啊,学生也那么喜欢我,为什么会考砸呢?肯定是我的方法不对!”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整个寒假,我都在为下学期的数学准备。读教材,读教参,请教父亲……凡是我能想到的可以帮到我教数学的事情,都去做。
第二学期,原班数学老师回来。我的岗位被调整到另一个班级教语文,做班主任。我从小就喜欢语文,做语文老师,甚合我意。没有了学科抗拒的痛苦,我的语文教学很快就上路,半期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明白了:人可以补短,但是,如果有机会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事的效果会远超预期。“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看孩子,首先去看他们的可爱之处,擅长之事。如果老盯着孩子的不足,让孩子日子难过,自己心里难受,教育效果反而打折扣。
第二个故事说起来很沉重。
新手期间,我总会想各种办法拉近跟孩子的关系。有一天,为了表达我对他们的关心,我故意去看孩子们饭盒里到底蒸的什么菜。孩子们笑嘻嘻地打开饭盒给我看,有的蒸土豆,有的蒸南瓜,有的蒸豆角……咦,那个孩子看见我去了,怎么把盒子盖起来。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
我笑嘻嘻地说:“你这里面蒸地什么好东西?给我看看嘛。“随手去拿孩子的饭盒。孩子着急地要推开我的手,不小心推到饭盒上了。”啪!“饭盒被他打翻在地,几根清蒸红薯掉在地上,一粒米也没有。孩子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埋下头去收拾地面,我分明看见了泪光。我也呆住了,怎么会这样?等我回过神来,心里堵得慌,赶紧蹲下去,和孩子一起收拾地面,给孩子道歉,带着孩子一起去我的宿舍,给他煮了一碗面条。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孩子家庭极为贫困,早就不想让孩子读书。因为孩子的坚持,才留在学校,他的餐食基本上是红薯。后来,我找各种借口照顾这个孩子。但是读完小学后,他还是辍学了。
我不确定他的辍学跟那盒红薯是否相关,但是那“啪”的一声,却重重地落到了我的心上。作为老师,太容易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强加一些东西给孩子,甚至让孩子受到伤害。己所欲,慎施于人。每个人背后可能都有不愿意示人的一面。不要用你的好心践踏孩子的尊严!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我工作的第二年,我承担了三年级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天,我要上古诗《登鹳雀楼》,进教室才发现主任带着几个人坐在教室后面。第一次有人听我的课,我一看到他们,脑袋嗡嗡作响,直接懵掉了。那节课怎么上的,我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主任黑脸甩了一句“上的什么课?乱七八糟!”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回家后,我也很纳闷:平常上课好好的,怎么有人听课就变傻了?不行,我还要上一次课。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跑到街上买回了杨梅,还请美术老师将杨梅的颜色变化画出来。准备齐全后,我主动去请主任再听一次我的课。主任听完课后,笑容满面地跟我说:“短短一周时间,上课的感觉前后判若两人。你这个女子好好钻研,一定会有大出息。”
我没有想过什么大出息,只是觉得自己喜欢的就应该好好做。一个人,凭着天然的喜欢,就可以把日子过得很舒服。
乡下的休闲时间,男人们喜欢凑在一起打牌喝酒,女人们就凑在一起织毛衣、唠家常。我不喜欢凑热闹,带班、上课,很满足。工作之余,参加了自学考试提升学历,然后就是随性读读书,偶尔写写日记。
那个时候最喜欢领着学生们去爬山,去捉鱼,去放风筝,去玩游戏……放到现在,开发出来就是一系列很棒的课程。那个时候没有课程意识,单纯地觉得,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应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
我和孩子们都享受这种悠闲自在的学习生活。
有时候站在山顶远望,也会生出一丝惶惑:难道我就这样在乡村里待一辈子?
3.“地命”之变
一次意外,打断了我的悠闲自在。
两个孩子发生了小摩擦。我及时做了处理,女孩也原谅了男孩。
第二天,女孩爸爸气势汹汹地找到我说:“他把我女儿的头打坏了。现在女儿头晕,必须叫他家长赔钱。”我急忙把对方家长找来,带着孩子去医院去检查,医生诊断没有问题。
第三天,女孩爸爸又来找我,说男生家长买通了医生,检查结果不算数,要求对方赔钱。
男生家长要带女孩去县城重新找医生检查。女孩家长不愿意再检查,非要对方赔钱。如果对方家长不赔钱,就让老师赔钱。
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求助谁?那些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我反复观察了女孩,活蹦乱跳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呀!他明明就是想讹钱。我凭什么要给他两个月工资来息事宁人?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我把女孩叫到一边,轻言细语地问:“你的头疼吗?”女孩摇头。“你的头还晕吗?”女孩还是摇头。“那就好,我真的很担心你头疼还是头晕。”女孩哭起来:“老师,我头不晕,是我爸爸故意这样说的。他,想你们赔钱。我不敢当着他的面说实话。回去后他会打死我的。”
我抱着孩子,心疼得哭起来。可怜的小女孩!
女孩爸爸又来找我了。我把情况跟他讲了,很难过地对他说:“如果你因为这件事就要打你的女儿,我赔你两个月工资,请你不要打她,好吗?”
那位穷困潦倒胡子拉碴的爸爸抬头盯了我一阵,默默地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出现过。我的心却像被刀子狠狠地割了一次。
儿子快读小学了,难道我就让他在这里读小学?不,我得带着孩子离开这穷乡僻壤,出去见世面。我一定要走出这个小乡村!
现在回头想,离开那个小山村,看似偶然,其实是我必然会走的路。
正好遇上搬迁县城,新县城考调老师。我对自己说:改变命运的机会到了,我一定要抓住。
为了考试,我开启疯狂的应考模式。整个暑假,除了带孩子,两眼一睁,看书做题;两眼一闭,梦里还在做题。
笔试结束,我考了第一名。朋友劝我:面试入围的老师全是老县城及其附近的老师,不仅专业厉害,背景也非常厉害,就你一个偏远乡镇的老师。原来她看到我如此努力,担心我落榜会受不了,让我有心理准备。这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一周时间准备面试。我把孩子送回老家,白天泡在县城书店里,翻遍了我觉得有用的资料,写了厚厚一大摞笔记。晚上就对着镜子练习说课,模拟讲课。只要你足够想要,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我如愿考进了当时新县城最好的学校。
如果用“悠闲自在”形容乡下的九年教育生活,“埋头苦干”就是县城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
县城六年,是疯狂工作的六年。有一年我同时任教五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班主任,还兼职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别人打牌,我在工作;别人散步,我在工作;别人游玩,我在工作。
县城六年,也是快速成长的六年。成长的主要途径就是磨课。
第一次在全校上新老师见面课,自己磨自己。根据所选的课题《爬天都峰》,我将家里的《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翻了个遍,又借用别人的电脑,查阅了那些名家的课堂实录,最后综合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家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现在不记得课到底是怎么样设计的,只记得当时的课得到了很多听课老师的赞扬,副校长最后却加了一句:“缺少自己的东西,还需要好好打磨。”后来,这位严格的副校长成了我的师傅。
第二次磨课,是代表学校参加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学竞赛。师傅领着一个磨课团队给我磨课。怎么朗读课文,怎么确定目标,怎么寻找重点难点,怎么运用教法学法,怎么设计教学流程,怎么过度,怎么总结,怎么点评学生的回答,板书、站姿、手势、语气语调……一次次试教,一个点一个点过关,常常到半夜才歇。那一次收获的不仅仅是全县赛课一等奖,更让我明白:不能只凭着天然的热情做老师。一堂好课的背后,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来支撑。我个人需要弥补的专业能力实在太多。
因为赛课,结识了县语文教研员吴林涛老师。他指定我为全县老师上一节语文示范课,他亲自参与磨课。我再一次经历了学校磨课团队的魔鬼式磨课,更有吴老师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心指导。他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课,就是要切切实实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能只有花架子。”他说:“文章有思路,寻路始识真。解析文本,要把自己当做普通的读者,还要当一回学生,最后才是教者身份的解读。”他说:“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路,更要考虑文路,还要考虑编者的意图。要教路、文路、编路‘三路’合一。”至今,他的很多话还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那一次磨课,引领着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过那一次磨课,我也明白了:团队磨课,磨的不是课,是人。磨的不仅是执教者一个人,而是这一群参与磨课的人。
最惨烈的磨课应该是2009年代表全县小学语文老师参加全市“教学大比武”。最初通知是现场抽课,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做全方面的准备。比赛一周前,突然通知从指定的5篇课文抽签比赛。师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一天磨一课!晚上,磨课团队就在一起做教学设计,白天试教,听课,升级教案,晚上再准备第二堂课。那段时间,不止我一个人,整个团队都会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吴林涛老师也随着关注着我们的磨课进程。那次赛课结束,我整整瘦了七斤。那个“一等奖”,不止是我的付出,更离不开吴老师的指导,离不开师傅的引领,离不开磨课团队的心血。也是那个赛课荣誉,让我有了敲开省城大门的勇气,我才能有今日。这么多年,我时常感念当年那一群帮助过我的人。
后来,我又多次被磨课团队折磨。同时,我也开始带领团队为其他年轻人磨课。磨着磨着,我慢慢地寻着一些门道,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开始写一些经验文章参加各种论文比赛。几年下来,看着那一大叠赛课证书、论文获奖证书和各项荣誉证书,满满的成就感。这样顺风顺水地在县城里待下去,这一辈子挺值得!
“妈妈,我想到成都去读初中。”我被儿子热切的眼神感染了,想要实现儿子的愿望。一打听,读公办,没户口不行;读私立,家里经济不允许。而且省城离家那么远,放孩子一个人去读书,有很多担心。
在网上查看到省城招聘教师的消息,我想,如果考上,就可以带着孩子到成都读书了。全家反对,朋友们也反对,理由一致:现在的日子那么好,不要再去自讨苦吃。而且,一个边远山区的小县城教师,去考省城的学校,不过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认准了要帮儿子实现愿望,一边承担着学校工作,一边悄悄准备考调。工作十五年,做题已然是短板,我不是聪明人,只能用笨办法。心理学教育学考试还好,最难的是要考行测。我只能每天晚上做题到两三点,最后做了几十套行测试卷。然后揣着地图,一次次报名,一轮轮笔试,一轮轮面试。
很幸运,我再一次改变了“地命”,我和儿子如愿来到了省城生活。
“人命”之寻
省城十年,是自讨苦吃的十年,也是自得其乐的十年。
认知局限的苦头
在县城,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觉自己还算个小小的“人物”,到省城,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心里的落差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坎。最难过的时候是领导问我们: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你的教学主张是什么?你的治班策略有哪些?你如何看待家校关系……其他老师侃侃而谈,我却悄悄低下了头:我从未思考过这些!我就像一只丑小鸭站在一群白天鹅中,向往着白天鹅的美丽,也惭愧着自己的不足。
行为方式的苦头
以前都在中高段,从未教过一年级。第一次带一年级,才发现刚入学的小朋友,老师的说话方式与中高段完全不同。我甚至不知道如何说话,孩子们才能听懂。以前教材版本是人教版,突然换成北师大版本,对教材体系不熟悉,按照以前的备课方式也行不通。这边的家长都是高学历高素质,对老师的要求也非常高。尽管学校一再培训,让我们注重家校沟通,在家长面前要不卑不亢。当我面对家长的时候,还是不够自信。我,一个经历重重考验才考调过来的十五年成熟教师,这才发现自己仅仅是一个教育新手。
改变认知,立刻行动
我对自己说:勤奋第一,天分靠后天。勤奋不只是单纯的竭尽全力和刻意训练。我是教师,我有我的方向,我的使命,我的动力。我不是机器,被别人操控着去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事宜。主动,主动,再主动!
突破认知局限,抛却那些自大与自怜,立刻去学习儿童化语言,学习与一年级小朋友交流,让孩子喜欢我这个人,喜欢跟我说话,喜欢和我一起上课;立刻去熟悉整个教材体系,学习新的备课方式,去听课,去请教,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立刻去了解家长群体,去寻找和家长们对话的技巧,主动找家长们沟通……适应很痛苦,很煎熬,终究是熬过来了。
领导一开始抛出的问题我渐渐有了思考:教育理念不是喊假大空的口号,教学主张也不是一朝一夕提炼出来,治班策略一点点探索,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追根究底,理性处理。
第一年,忙,忙得晕头转向;第二年,忙,忙中摸索出一些规律;第三年,忙,忙中有预见性,有计划性。后来,更忙!班主任、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策略;教研组长,行政助理,中层干部,任务一层层加码。这样的忙碌中,自主学习不能停下:外出参加各类培训,不管公费自费;线上学习常常听,不管教育内教育外;看书是必须的,文字也有写写,还和好友成立了“桐下读吧”“桐下写吧”民间学习共同体,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读写。
儿子受益,自己成长,辛苦并幸福着,这种自得其乐一直持续到2020年春。疫情让全民出行按下了暂停键,学生的学习不能暂停。抗疫保学期间,我领着全校语文老师完成了130节精品预学微课的打磨。
一边打磨着课,一边我开始重新去思考教育,去理解学生,去认识自己。我发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摸到了天花板:班级带得正常,却没有我想象中的特色;语文教学仍然是感性占主导,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成果;学校服务工作也做得尽心尽力,但是自己的管理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培训参加了很多,收获却很少;感觉读了不少书,却觉得没有读出什么名堂;写了不少文字,都是那样浅白,随性,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更缺乏独创性。
我有热爱,有勤奋,有专注,我的教育情怀始终没变。可是,我的方向在哪里?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4“使命”之启
我总是一个幸运儿!在我四顾茫然的时候,我遇上了新网师,我的心逐渐沉静下来。
我知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翼就是: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职业认同度超级高,但是专业发展却有待提升。
我知道了三专:专业读书、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这三点都是我的短板。读书没有精神打底的根本书籍,写作趋于浅薄与狭隘,专业共同体虽然有加入,我往往是最安静的那一个,处于单向的接收信息中,算不上交往,更谈不上专业。直面自身的“贫瘠”与“狭隘”,抛却“自我感动式”努力,跟自己的短板叫板。
“浪漫”拓展阅读的广度!
“精确”夯实阅读的深度!
“综合”锤炼阅读的高度!
“实践”增加教育的温度!
“写作”提升自己的厚度!
第一学期,网师通识课程。跟随讲师学啃读。
《儿童的人格教育》:当我再一次面临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不再把孩子当作问题,而是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
《教育的目的》:无论是人的成长之路,还是学习之路,乃至一堂课,都要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基本节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育写作》:李镇西老师给我们上完课后,我的将课后作业投稿到《德育报》,变成了铅字。
《共读共写共生活》:我开启了和孩子们的共读共写,和孩子们一起写班级的人,校园的景,生活的趣。寒假开展了在线“朗读者大会”,在线“好书推荐活动”……读书和写作成为班级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教育人类学》里的“遭遇与危机”,我曾经仔仔细细读了,每一句话都认识,合起来的意思却不懂;再看,还是不懂;再看,再看,一连读了五次,还是懵的。切切实实地遭遇了一次学习的危机,深刻地体会到学习背景的重要性。寒假猛补哲学类书籍皆源于此。
三读《教学勇气》,重温了“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含义,重启这本经典书籍的啃读,启发我去挖掘伟大事物的魅力,去打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共同体。阅读札记被“祖庆说”转载,大家也可以到我的微信公众号看。
从加入新网师那天直到除夕,每天坚持读书、批注、打卡177天,每篇保持千字左右,文章36次置顶,6篇文章被设定为精华。7次预习作业均被评为优,总分625。回头看这些 ,不是被自己感动,而是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路。
通过讲师讲解《致未来的教师》,我返回经典书籍,慢慢啃读、梳理书中的重要观点,“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的教育思想,“第二套教育大纲的使用”等等教育策略直接改变我的课堂。
学习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寒假我在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中尝试用“基础目标、核心目标。附着性目标”的方式来目标定位,进行教学设计。
学习了年度报告《共读共写共生活》,马上开启了和孩子共读共写。寒假,腊月二十七开展了《云上朗读者大会》,正在进行《海鸥乔纳森》的共读活动。
《年度生命叙事》更是让我回看了一年的生命历程。哦,原来我在这里!
就这样跟随新教育读着,写着,实践着,前方的路逐渐清晰。
当我再问:我的教育之路在何方的时候,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条鱼游到一条老鱼旁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海洋的东西。”老鱼说:“海洋?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但年轻的鱼儿说道:“这儿?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其实,我现在就走在教育的正道上,和我自己,和我的同事,和所有热爱教育的同仁,和屏幕前的你们。走正道,总会遇上志同道合的人。
朱永新先生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的成长,出来外力加持,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回看自己二十五年,天命也好,地命也罢,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我所有的教育行走,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让自己活得更为淡定,更为从容,生命更为舒展,更为丰厚。期待能用我的生命去润泽孩子的生命,去温暖相遇的所有生命。
回头再读文质老师的这段话,感受更真切。帮助?限制?成全?对我而言,都有!
那么,你呢?
愿我们所有人都有直面命运的勇气,获得命运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