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天生就有夸大的表现欲,如果母亲能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积极回应孩子的自恋需求,他就会形成良好的自尊感。
然而,很多家长都给出了以下错误的回应方式。
1、直接打压孩子的自尊,随意进行贬低斥责。
孩子受此挫折,就会采用压抑的防御机制,将夸大性自恋需求压制到潜意识里,水平分裂出一个弱小的自我,并呈现出低靡的状态:没有价值感、自卑空虚、缺乏活力。
2、父母有赞美孩子,但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而不是满足孩子的自恋;或是父母只根据自身的欲望和期待,强化孩子特定的行为或人格面向。
例如,小丽钢琴弹的好,别人夸奖她时,父母会说:“那是因为小丽遗传了我们的好基因,我们还给她挑了全国最贵最好的老师呢。”(父母在满足自己的面子)
小明在其它事上都得不到父母认可,唯独在学习上,父母会说:“我家小明智商很高,以后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成为社会精英,给我们光宗耀祖。”(父母依照自己的期望强化孩子的特定面)
这两种情况里,孩子貌似也得到了肯定,但都是扭曲和病态的。于是孩子在水平分裂出一个卑微的自我后,又启动解离的防御机制,垂直分裂出一个带有原始夸大欲望的自我,以此来保护自尊和希望。
孩子受到创伤后,无法发展出健全的自我功能,所以不能整合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出来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自我。于是二者虽同存于体内,却各自为政、分而论之。因此,最终呈现的状态就是,他会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时而唯我独尊目空一切,时而妄自菲薄卑微无助。
垂直分裂是很严重的病态心理,让个体身上存在显著的矛盾信念和矛盾行为,就仿佛是有不同的人居住于同一个身体中。这很可能导致行为障碍,包括:成瘾行为、饮食障碍、行为不良和性-变态。
对于垂直分裂,治-疗的关键是,促成各个分裂部分的整合。病-人对治疗师分裂移情后,治-疗师要觉察到这些分裂,并努力完成自己对它们的整合。然后向病-人诠释这个整合,并让病-人努力完成它。
自恋型人格(NPD),成因于早年的生活环境。
当儿童的自恋需求受挫时,会采用压抑的防御机制,将夸大性自体水平分裂到潜意识里。由于夸大性自体的力量被压制,个体就无法从这种古老的源泉中获得能量补给,就会产生自卑、抑郁、空虚的心理状态。
然而,大多数自恋者不仅有水平分裂,还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垂直分裂。
水平分裂的那部分,是直接受挫的自恋诉求。而垂直分裂的部分,则是自恋需求被以不正常的方式获得了满足。由于满足的方式不正确,导致夸大自体以未经修正的原初形态 留存于意识当中,外在表达方式就是:浮夸、傲慢、自命不凡,是无所不能的婴儿陛下。
大部分NPD们,体内同时存在这两种矛盾心理,于是他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双标,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经常徘徊于极度自负和极度自卑之间。
由于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的内容共存着,却又无法被现实自我进行整合,所以二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当NPD体验自己一方面的时候,相反的那一面 就会被投射到别人身上。比如,他们在感受自己的大度时,会觉得别人都在斤斤计较;感受自己的无私时,认为别人都是自私自利之徒。但不知道,别人身上的那些东西,其实全都是自己身上真实存在的部分。
从机制上看,垂直分裂比水平分裂更具病态,但它也有些好处,就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保留自尊和动力,从而产生积极时刻。
不光NPD,其实所有的人格障碍,都会有水平分裂,而垂直分裂只是程度问题。
正常人也会有这两种分裂,只是没达到病态程度。比如,每个人在家里和在外面,都是两种状态,但差异有限,整体人格能保持协调统一。
而人格障碍者们,其两幅或多副面孔之间,差别之大、转变之肆意,仿佛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多个人共居于同一个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