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自习,又到了把学生手机收上来统一管理的时间点了。
我班总共15个住宿生,除去一名女同学没有手机外,应该收上来14部手机,没想到却只收上来12部手机,我问专管手机的童同学是啥原因,他说他自己的手机让走读生拿回去了,周五再给他带来,另一位杨姓男生说把手机放在他姑姑家了,并说他妈妈和他姑姑都知道呢。
他们虽然说得很诚恳,可我依然不放心。
我走到楼道,先给杨姓同学的妈妈打电话核实情况,结果被告知电话就在该同学手中,根本没有交给他姑姑。接着给那位走读生打电话核实情况,对方说童同学的手机确实交给他带回去了,让他代为保管。为了避免再出什么幺蛾子,我让该走读生周一早晨把童同学的手机带到学校交给我,他同意了。
电话打完,我把杨姓同学叫出教室,再次问他手机到底在哪儿,他坚持说放到他姑姑家了,我让他听了他妈妈发给我的语音,他低头不语了。
我让他把手机掏出来交给我,然后没多说话,让他回教室学习去了。
本学期开始,学校对学生的手机管理真可谓高压,一旦发现,扣除班级量化分20分,给学生警告处分,并扣除一学期资助金,班主任在班内更是软硬兼施,奈何个别学生依然铤而走险,冒着被处分、被扣资助金、失去老师的信任等风险,想方设法私藏手机,只为偷偷摸摸玩,我不禁想,手机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
联想到今天下午接到班里一位走读生家长的电话,她说儿子快把她气死了,在学习上不用一点儿心,在家里啥活儿都不干,光打游戏,说得轻了不管用,说得重了和她对着干,说到最后带着哭腔让我想办法把她儿子管严些,要不然以后连个吃饭碗都没有。
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明天班会宣布一项制度,即把走读生的手机也像住宿生手机一样统一管理起来,周一早晨收上来,周五下午放学后再发下去,用这样的强制手段,让学生把玩手机的时间往学习上用一些。当然,给学生们宣布这项制度前,需要和走读生家长一一沟通好,说明意图和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手机的吸引力太大,自我管理能力太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周围的学生都这个样子,于是学生们有样学样,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就目前的状况,要让学生自觉,或者仅凭老师、家长的苦口婆心,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只能采取强制措施,比如管理手机,加大作业量等,把学生们那颗无处安放的心拉回到学习当中。
看着这帮比自己的女儿还小的学生,换位思考,我完全能理解家长们的无奈与苦衷以及他们对学校和老师所寄予的厚望。
既然在孩子面前,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有份量,老师的要求还有震慑力,那我身为班主任,就多说一些,多要求一些,多检查一些,既是我的职责,也不枉家长们的祈盼。
人都是有惰性的。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所以无论老师上课、批改作业或是班主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凭着良心在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非常普遍。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少,有些课程甚至没有作业,这样,学生就无事可做,就无事生非,管理难度自然就增大。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必然要给学生找事做,布置作业必然就要批改作业,否则学生们绝对不做。所以要真正管理好班级,真正帮助学生们成长,就得投入更多的心血,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此而已。